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眼看温州     
有人说,温州和韩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上一样都是一个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的地方。一样是通过开放,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一样是以精明能干的经商才能闻名于世。因此,温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在他们当中,韩国人最多,目前人数大约有400多人,主要在温从事温州和韩国间的商贸往来,这些陌生的“北来之客”在温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况,他们是否已经融入温州人生活的圈子?在他们眼中,温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位,记录下他们眼中的“温州”。  相似文献   

2.
朋友说:“投资是一种艺术。”温州人大概最深谙其道。从上世纪80年代的销售大军到90年代的温州人经济,再到后来的炒房团、炒煤团,直至最近的股市和基金热,温州人始终深涉其中。  相似文献   

3.
不错,温州有很多老板,大老板或者小老板,他们的不少公司都姓“温州”,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温姓公司的创办者们,却并非全部都姓“温”。谱写温州财富歌曲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温州人。在很多时候,他们淹没在温州290万平凡的外来务工者人群之中,和大家一样,曾经被称之为“打工者”,当他们说着普通话上街问路的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些人带上有色眼镜看他们,是的,“这些没钱的低素质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4.
新手入市     
火星人都知道中国股市火了。我要火线入市。将这一消息告知比我资深了几个月的股民朋友,她立刻惊呼:“你现在去开户?下午肯定排不上队,还是明早去吧。”  相似文献   

5.
新温州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温州有777万常住人口,而外来人口有290万,平均一下,两个与你一同行走的人中,必有一位是新温州人。近20多年来,他们逐渐成为温州产业的最前沿的战斗力,为温州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州人与新温州人的关系也日益融合。新温州人是温州不可缺失的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在这个金色的五月,劳动者的五月,我们策划了此组报道,向新温州人表示真诚的致意。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在温州,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新温州人”他们占了我市劳动人口一半有余。其行踪遍布皮革、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行业。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成了温州产业的支柱。  相似文献   

7.
温州一直是人们有争议的地方。文革时期,温州两派武斗的惨烈震惊全国。70年代,温州又成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80年代初,改革的浪潮刚开始在中国涌动,“温州模式”已驰名全国。温州偏居海隅,被丛山阻隔,至今连铁路也不通,人多地少,每人只有3分多耕地,国家投资少……但温州人却创造了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温州人走南闯北,不仅有一百万温州人遍布全国各个角落,还有30多万温州人闯荡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像蜜蜂…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温州人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觉醒年,”中行温州市分行零售业务部副主任王海涛如是形容温州火热的金融市场,“无论推出哪个产品,都有人关注。”这是温州人理财投资的花样年华和黄金岁月。或许任何事物都有极致,随着高潮与疯狂的过去,随之而来的又将是怎样—个理财之年。回顾2006,展望2007,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会红了樱桃,也能绿了芭蕉。  相似文献   

9.
智缘 《山西老年》2012,(9):47-47
有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他说:“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禅师缓缓地说道:“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的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中,包成粽子后,它可以卖出三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可卖五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可酿酒,勾兑后,能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远招商证券总经理股市下跌,机会跌出来在中国股市领跌全球的情况下,投资客不必惊慌,因为机会也是跌出来的。这就是我要谈到的"价值投资"。06—07年,很多温州人接触股市都是因为这个价  相似文献   

11.
温州商人阳先生2009年下半年投资省外煤矿败北,不过,目前他在海南楼市忙得不亦乐乎。有地方官员私下告诉他:其实,你们温州人很可爱,即使煤矿被兼并、重组,也不会纠缠得‘鱼死网破’,甚至连吵架的工夫都不愿意浪费,就风风火火地赶往下一个‘淘金地’。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确实有一部分资金从煤炭领域转战到海南,但具体有多少进入楼市一时难以统计。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要素贫乏。背靠群山,面向大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温州人愿意往外走的精神,他们投资意识比较强,不管从哪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只要能有收益的可能就大胆地往前走。温州商人认为风险中暗藏机会,这或许是他们眼下轮番进军海南岛与中东迪拜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股市上也流传着这句话,那么股市是否会有大调整。去年以来进入股市的新股民是否会体验到过去5年熊市时期股民们所饱尝的痛苦呢,真的很难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无论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在赚钱的同时也要绷紧风险控制这根弦才是要义。  相似文献   

13.
董安理,1999年出生在意大利verona,一个以朱丽叶与罗密欧而闻名的文化重镇。日前,他回到了父母的出生地——温州,和父母一起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这位意大利最炙手可热的华裔童星名叫 alessandrodong,中文名字董安理,是个温州娒。曾有人用意大利语问他“你是意大利人,你父母是中国人,你喜欢中国还是意大利?”小安理毫不犹豫地用意大利语回答:“中国好,我喜欢中国。”听他父母讲,小安理是姐姐安琪身旁的开心果,活泼幽默的他时而哼哼唱唱,时而做个鬼脸,只是交流大都用意大利语。他习惯了意大利的生活,在温州也怀念意大利的面和熏肠。但孩子跟他们说,他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玩具、喜欢关公的长枪、喜欢温州城市的新房子、喜欢温州的江蟹;前一阵子在九山游泳池学游泳还认识了不少温州孩子,即使存在语言障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派还是“细节写真”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论“新写实”小说的越来越多,而且把这一批小说称之为“新写实”似乎也已成定论。不过,细究起来,这个定论实在是很成问题的。对这一批小说家和他们的小说,如刘恒、池莉、叶兆言、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等,注意到他们的写实倾向并从理论上首先归纳为“回归”现实主义,我以为是从池莉的《烦恼人生》出来后开始的。后来这一类小说多起来,雷达的“回归”说不再被多数人所认同,遂有新写实的说法了。不过,有人对新写实小说的渊源推到了王安忆的《小鲍庄》,可见,新写实小说的说法其实和回归现实主义无大区别。  相似文献   

15.
温州有777万常住人口中,而外来人口有290万,平均一下,两个与你一同行走的人中,必有一位是新温州人。且不论新温州人对温州的经济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单从这庞大的基数,也可以显见新温州人对构建和谐温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股民人数为世界之最的中国股市,宛如社会的一座大舞台,正在上演瞬间“牛气冲天”、瞬间“熊影绰绰”的悲喜剧。为什么说“不成熟的股市造就了不成熟的股民,不成熟的股民形成了不成熟的股市”?全球性股灾对中国股市发生了哪些风险警示?扬帆股海的人们该怎样面对′98中国股市?本期“特别视点”向你一一坦陈。  相似文献   

17.
这个“老朽”的公司证券之星不过创办10年。凡是有过网上炒股经历的人,很少会没有接触过“证券之星”网和那个免费的股票行情软件“证券之星”,尤其在股市大牛的那几年,“证券之星”几乎就是股票行情查询的代名词。但正是开发这样一个拥有广泛客户的网站和软件的公司,在历经投资方10年、超过1亿元的持续投资后并没有实现赢利。没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大地,精明的温州人转战中原,挺进京沪,低买高卖,把许多地方的房价“抬”上了天。在美国的温州人也一样精于此道。纽约有许多“炒”房的温州人,他们有的买好几套房子,然后租出去,以租养房;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还有的专门低价买旧房子,把它装修一番后再出租或卖出。 其实,“9·11”之后,随着美国贷款利率的不断下滑,股票、基金等投资手段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房地产成为人们新的投资手段。本来就偏好买房置地的华人,更是对此趋之若鹜,尤其是在美国东海岸的许多地方,房价更是因为华人的到来而飞速上涨。  相似文献   

19.
站在眼前的张积敏儒雅清秀、成熟稳重,有些像孔子描述的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然而却有着温州人特有的干练和精明,略有不同的是,他的精明中还多了一份真诚。现今,在他掌握下的瑞田钢业一路狂飙猛进,迅速成为行业排头兵,这家四年不到的钢铁企业,在2005年,实现销售额和产值都突破了十个亿,原温州市长刘奇曾在春节后亲自登门,送匾祝贺。2006年1-3月份在温州工业企业50强中已经名列16名。瑞田钢业爆炸式的发展速度,不仅在温州商界引起轰动,就是在中国行业内也是惊人的,有人形容这是“瑞田速度”。推动这颗“新星”冉冉升起的,其中就有张积敏一双“手”。  相似文献   

20.
殷保华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两幅“春牛图”,殷保华解释道:搞股票的人最开心的事就是遇上“牛”市。股市,是一个制造奇迹的地方。它不仅可以使人一夜暴富或者一夜破产,而且也是一个造就奇人的摇篮。按普通人的眼光,很难想像眼前的这位相貌平常的人,就是被誉为整“股”专家的殷保华。因为,在小股民眼中,殷保华可是个奇人,他预测的股市点位与实际情况的误差常常只有几个点,为此,他们称他为股市中的小“若查丹玛斯”。殷保华从1996年进入股市,从一个小股民成长为股市职业操盘手,又成为股票专栏作家、股票咨询师直至沪上有名的股民“教练员”,算起来不过7年时间。一切的一切还得从殷保华46岁那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