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华天宝的四川向来就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古往今来,多少巴蜀儿女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经过滋养后成就大业。随着第三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的评选落幕,又一批在各行各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四川杰出人才走进人们的视野,让每一位天府之国的儿女为之骄傲。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和调动各类人才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争作贡献,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第六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评选活动。现将评选活动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奖项设置  相似文献   

3.
"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设立的人才创新创业功勋奖,旨在宣传表彰在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2005年7月以来,第三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参与。省内外百万社会公众积极进言、献计献策,各类人才踊跃报名参评。最终获奖的10名人选中,专业技术人才4人、经营管理人才4人、技能人才1人、农村实用人才1人;平均年龄46.9岁,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56岁,50岁以下7人,占70%;女同志1人;中共党员9人、群众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大专3人、初中1人;中央在川单位6人、地方单位4人;高校2人、企业7人、农村1人;民营企业2人;高新技术3人、装备制造4人、医学1人、化工1人、农业1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一个完全颠覆明星诞生概念的年度,一个让许多老明星不怎么睡得着觉的年度,小辈们可以一夜成名,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就可以终止超女的旅程。每个电视台的卫星电视频道几乎都在继续或创造着关于制造明星的节目,到处都在海选、复  相似文献   

5.
江世英 《人才开发》2007,(12):11-12
一、创新人才的定义1.教育视角从教育学的角度,创新人才应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创新型人才要求具有广博的和专业相  相似文献   

6.
"海龟"与"土鳖"之考证 随着中国大陆各用人单位对"海龟"和"土鳖"的认识日趋理性,两者之间的文凭同高薪、高职的关系虽然还内外有别,但差距并不是很大了.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们?是目前人们较关心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就人才工作而言,不容我们有过多的乐观,应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个现实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和人才资源开发国际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建立人事人才工作新机制,以新制胜,争取未来的主动权。具体说,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创新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应该说我们与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处于竞争的弱势,要把人才引进来并留下去,需要动一番脑筋,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市场配…  相似文献   

8.
秦岭 《人才瞭望》2010,(1):55-56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近日就“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之问”作出回应:现在的校园文化被“权力通吃”严重扭曲。如果让教育行政化继续大行其道,无论设计的目标再好、管理体系再健全、规章制度再多,也难以解决应试教育的顽疾;现在许多人热衷于讨论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但都没有找准问题的根本症结——学校的严重行政化。  相似文献   

9.
以奖金、物质等经济手段激励劳动者,这在当今社会上要算一种定律了,然而其效果如何呢?近日笔者在某企业提及此事时,只听这位厂长连连摆手,声称这种手段“不灵了”,现在他不得不转向从思想上、精神上来引导、激励职工了。我为这位厂长的见识、精明喝彩!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决定着经济手段的存在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奖”并非一把“万能钥匙”,也不是一剂“通用药方”,长期单一使用,往往适得其反。在我们周围,不是经常就有职工声称“我不怕扣奖金”依然我行我素么?这就是长期单纯依靠“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劳动报》获悉,某企业把原计划青工技术培训的几十万元资金抽出来,用于去外地高薪“抢”人才。结果虽然“抢”来了人才,但却荒废了本厂一大批青工的学业,这种“招了女婿荒了儿”的做法,使人感到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24,(3):36-3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称赞合肥是个“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并祝科技人员“创新愉快”。合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养人之城”“创新天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活了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相似文献   

12.
规划不搞"一张脸",延揽不搞"一招鲜",资助不搞"一窝蜂",服务不搞"一阵风",考核不搞"一刀切"。相关专家建议———人才规划不搞"一张脸"。人才工作创新,重在规划引领。但常见规划"千城一面",常沦为"一张脸"。科学的人才工作规划既是区域性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量化,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个性化目标追求。人才延揽不搞"一招鲜"。你组织这个"会"、我举办那个"周",活动揽才越来越成为不少地方招才引智的“拿手戏”。  相似文献   

13.
中共吉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深刻地分析了吉林省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高屋建瓴地规划了吉林省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的富民强省战略。把“人才兴业”首次纳入富民强省的全局性战略,应该说,这是深刻领会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的结果,是我们现代化建设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真正把握了时代进步潮流和规律的体现。本刊从这期起,特辟“人才兴业论坛”,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共商人才兴业大计。  相似文献   

14.
秦仪 《人才开发》2002,(8):40-41
“海归派”是近两年媒体最热衷使用的新名词之一,最初“海归派”是指那些出国求学归来,在国内创业的科技人才,尤其是活跃在高科技前沿的互联网、IT领域的人才;现在“海归派”有泛化趋势,比如足球明星有“海归派”,演艺界人士有“海归派”,证券股市人士有“海归派”等等,到底什么才是“海归派”?本人认为“海归派”是指那些具有在国外生活、求学、工作经历,通晓国际规则,回到国内仍喜欢沿用国际规则行事的人。这样定义只是为了更好地和所谓的“本土派”相区分。一般意义上,“本土派”就是指在国内土生土长,受中国文化熏陶较深的人才。在这场“海归派”与“本土派”的大讨论中,事实上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七一”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贯穿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坚持学习不松懈,坚持务实不空谈,坚持创新不守旧。 加强对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学习,把人事编制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中来。紧密联系当前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学习讲话与转变思想、研究问题、促进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实践…  相似文献   

16.
董事长多半都是“土鳖”,执行层一般都是“海龟”让相对理性的人做管理,相对感性的人做经营。在我们的企业中,董事长多半都是“土鳖”,就是本土的,做经营的;首席执行官,就是执行层,一般都是“海龟”。处得非常好,工资待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日前,美国加州皇家信息咨询公司与南京一民营“猎头公司”合作创办的江苏省首家中外合作人才服务中介──仁人经理人咨询有限公司在南京诞生。与此同时,英国、美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国内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人才中介公司,也纷纷派出业务代表与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才服务机构广泛商谈合作事宜。洋中介抢滩国内人才市场“风高浪急”。 洋中介:朋友们不请自来求“身份” 不久前,从南京结束的“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 上传出消息,200多家境外人才中介机构已通过认定,获得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资格…  相似文献   

18.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相似文献   

19.
王启发 《国际人才交流》2006,(4):I0001-I0001
3月5日晚,“炎黄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四季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将“炎黄奖”杯授予为祖国内地人才培养做出杰出贡献的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郑家纯先生。“炎黄奖”是为了表彰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及人才培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团体而设立的荣誉奖,郑家纯先生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二位香港人士。国家外国专家局万学远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高祀仁主任、新世界哈佛项目学员代表、科技部尚勇副部长等出席并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合江县紧扣中心,突出特色,注重创新工作载体,开展百名优秀人才四进活动、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施少岷技工和荔乡妹子品牌人才培养,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