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尔伯特·莱尔(Gilbert Ryle)是英国分析哲学牛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些西方哲学家认为,莱尔与后期维特根斯坦一起支配了本世纪中期的英国哲学,并对六十年代的美国分析哲学有很大的影响。莱尔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二个主要部分。一个主要部分是他的哲学方法论思想,另一主要部分是他的精神哲学,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具体运用。弄清楚他的哲学方法论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哲学的本质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的一个主要倾向。本文试对莱尔的哲学方法论思想作一初步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和乔治·爱德华·摩尔创立的分析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美国当代哲学家莫尔顿·怀特把这个时代叫做“分析的时代”,即20世纪的哲学。他在《分析的时代》一书的序言中说:“本书旨在简要地记载这样一个事实,即20世纪表明把分析作为当务之急,这与哲学史上某些其他时期的庞大的、综合的体系建立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让·保罗·萨特是当代最有影响最卓越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他把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自由当作他哲学的重要内容,并努力把它付诸于实践,终生致力于人类的自由、和平、民主和进步事业……。但是,萨特哲学如同他本人一样,常常引起人们的争议;许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意义问题已经受到当代西方愈来愈多的哲学家的普遍关注。对语言现象的哲学研究已不再仅仅为分析哲学家们所独有,它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起于欧洲德奥诸国而广泛流传于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道路之后,今天却出人意料地返回到它的理论出发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并分析了英美语言哲学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奇异的循环现象,即从反形而上学的逻辑起点走向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毫无疑问,新的形而上学的出现显然违反了哲学家们从事语言分析话动的初衷,但这种循环却是英美语言哲学发展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语言哲学的发展是否就此走向了绝路?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欧洲大陆哲学家们对语言的哲学研究为英美语言哲学摆脱困境开辟了新的道路。只要不是囿于英美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的传统偏见,语言哲学将会在结合两者优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语言哲学的比较、对语言哲学的发展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对语言分析方法的批判,使身处英美哲学圈中的他显得像是一个异类,不过波普尔赋予语言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语言哲学家.语言其实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文本中对语言的论述到处可见.波普尔语言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日常语言论、语言存在论、语言功能论.语言观是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一条思想脉络,能够将他的主要哲学观点串联在一起,构筑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6.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新实在论哲学,开创了逻辑分析哲学,对今天盛行于西方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思潮影响极大。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里,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陈述了他自己的历史观。罗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其历史观,代表了当代西方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特征,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有些哲学家是建设性的;有些哲学家却旨在根除错误、在人类自欺的一个固定范围内进行消毒,并指出某些信仰,即使仍旧可以保持的话,也不能原封不动了。后世也许把莫根索教授列在后一类哲学家中。在过去15年中,他致力于美国教育工作,讲授外交政策原理,从而出现了一种非常有力的政治哲学,这种哲学富于说服力而不激动,复杂而不微妙,对战后一代研究国际事务的英美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比任何一个学派都大。他认为政治哲学就是  相似文献   

8.
约翰·杜成(1859-1952)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是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的;若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看,他又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当代教育哲学无疑应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鍪,不仅应把教育与哲学相联系,更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断批判和反思教育生活并使之不断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9.
分析方法是现代英美哲学的基本方法,正确和传递信息是对分析方法的直觉要求。摩尔把分析的对象限定在概念而不是语言表达式上,朗福德指出分析方法会陷入悖论。布莱克通过逻辑分析揭露出相似的语法形式其实表述的是不同的逻辑命题,从而消除了分析悖论。布莱克的解决方案本身已经成为分析方法的精彩注脚。  相似文献   

10.
陈四海 《东方论坛》2012,(2):100-103,108
分析方法是现代英美哲学的基本方法,正确和传递信息是对分析方法的直觉要求。摩尔把分析的对象限定在概念而不是语言表达式上,朗福德指出分析方法会陷入悖论。布莱克通过逻辑分析揭露出相似的语法形式其实表述的是不同的逻辑命题,从而消除了分析悖论。布莱克的解决方案本身已经成为分析方法的精彩注脚。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399年)是古希腊哲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有的著作称他是西方的“圣人”,我不敢苟同;有人把他说成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也缺乏说服力.为了对这样一位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给以正确的评价,我想就苏格拉底的政治立场和哲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波普民主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波普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在全世界的哲学界、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政治哲学方面,他批判了历史决定论的观点,阐述了开放社会的主张,论证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的理论,形成了一种自由主义的国家学说。民主理论是波普的国家学说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波普否定西方传统的民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民主悖论”问题,反对将民主定义为大多数人的统治,并对民主作出新的解释。本文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波普的民主理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西方其他科学哲学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当代科学哲学中最大的异端”。他属于历史学派,反对科学沙文主义、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理性主义等,并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韧性原理”和“增殖原理”等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他认为他的任务乃是宣告科学哲学的终结,成为科学哲学的送葬人。  相似文献   

14.
阿瑟·丹托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哲学家和评论家之一,他与美国艺术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后现代艺术流派例如波普艺术和达达艺术进行了哲学层次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影响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他认为艺术品是在艺术界之中获得艺术品的地位.他提出,在当代艺术被哲学化了,从而导致了艺术的终结.他的艺术终结观对于国内外的美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艺术的哲学化与终结"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最大的一个哲学流派。自罗素和摩尔在本世纪初倡导以来,它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其间虽有变化,但经久不息。三十年代前后,分析哲学以流行于中欧的逻辑实证主义闻名于世;到了五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衰败,分析哲学的中心转到美国,以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代表了该流派的最新势头。当代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之一奎因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哲学家更加关心的是实践哲学、行为问题,而不是思辨哲学;而且他们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一般是深刻人性论的方法。在这些哲学家当中也许没有谁比墨西哥人约瑟·瓦斯孔塞洛斯·卡尔德隆(JoséVasconcelos Calderón,1882~1959)受到更广泛的尊重并产生更大的影响了,他所努力的范围从政治、教育到哲学、文学。他被称赞为“现代拉丁美洲知识分子中最富于创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从语言和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当代英美语言哲学的批判性认识和思考。对语言意义 和指称的研究不应该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仍然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基础;语言并不能等同于思维和存在;语言哲学家的语言研究缺少对自然语言的全面认识和理 解,干扰了人们对语言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im)是廿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a lism)的主要代表理论,它对当代哲学,文学批评和美学等学科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当代语言哲学讨论的热点——语言、存在和隐喻——出发,着重剖析其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J.Derrida,1930——)的基本思想,力图证实德里达是一位学有渊源和具有独创性的哲学家,决非尼采似的虚无主义者和非理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乔治·贝克莱以其唯我论哲学而名贯哲学史。多年来,对贝克莱哲学的评价呈一边倒趋势,且颇有简单化、脸谱化之嫌。笔者试图对贝克莱的哲学作出重估。基本的论点是:贝克莱是一位拥有两重身份的人,即严谨的哲学家和狂热的神学家。他的第一种身份使他成为认识论上的主观唯心论者,其第二种身份使他成为本体论上的唯灵论者。然而这两种身份和两种哲学却是互不相容的:作为哲学家的贝克莱,不可能在本体论上主张唯我论;作为哲学家的贝克莱,则不能赋予上帝以经验色彩。  相似文献   

20.
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析哲学家对分析哲学的性质、任务以及范围等关键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解,强调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风格、路数的重要性;他们重新关注哲学史,力图从传统哲学资源中寻找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其研究兴趣则从意义和指称问题转向了人类心灵问题,导致了心灵哲学研究的转向。心灵哲学根据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通过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去观察和说明心灵的活动,这导致了心灵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同时,它更倾向于采取唯物主义方式处理身心问题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