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间的著名文学家 ,也是一位有特色的思想家 ,他在世时和身后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尽管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差异甚大 ,但其思想和作品无疑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轻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2 0世纪 5 0年代后至 70年代 ,由于种种原因 ,袁枚主要作为被批判、否定的对象进行评介 ,80年代始 ,随着思想解放之风吹进学术领域 ,袁枚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王英志先生就是新时期最早在这方面进行重新探索 ,并在其后一直以之作为主要课题、成就卓著的学者 ,二十余年来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出版了《袁枚与随园诗话》、《续诗品…  相似文献   

2.
读《许衡评传》蔡方鹿陈正夫、何植靖两教授新著《许衡评传》(附《许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503页),是前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被列为国家出版局八五规划。读者深有体会,因我过去曾对许衡作过一些研...  相似文献   

3.
曾华鹏、范伯群的《郁达夫评传》是一部相当严谨,具有匡正价值的论著。郁达夫本是一位有着复杂、深刻的矛盾而难以把握的历史人物,而长期来对他又多偏颇之论,影响所及,遂使人们更难清楚地认识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了。如果说郁达夫踏上文坛之初主要是受封建卫道者和“含泪的批评家”的攻讦的话,那么自二十年代末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则主要是为“左”倾思潮影响下的论者所歪曲。郁达夫是浪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清诗研究受到重视,研究者、论文和专著已见增多,但在纵览之下,可以发现对清初与晚清(通称近代)叫好声多。一般来说,这是清诗最具时代特色的部分,涌现了许多抒发民族感情与爱国思想的作品。前者处明清鼎革之时,尖锐激烈的民族矛盾,把汉族人民反抗征服的正气和精神张扬到极致;后者是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斗争,使爱国主题增添了反帝的新因素,赋予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崭新意义,为历代诗歌绝未曾有,也是清诗中最可宝贵的精华。相对来说,中间一段时期,由于清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钳制思想,大…  相似文献   

5.
周国全 《中华魂》2010,(8):45-46
近年来,有的关于民主法治、反腐倡廉的文章中,往往提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的文章以朱元璋的"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类推共产党的领导。开始,我感到这样类推不合适。但究竟问题在哪里.一时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袁枚是中国 18世纪最富个性、最具创造精神的文学家之一 ,但对他的认识与评价一直存在着很大分歧。有学者称其为“袁枚现象” ,是深有道理的。石玲博士的《袁枚诗论》 ,就是在前人基础上继续开掘、深化的一部力作。石玲的这本书冠名“诗论” ,涉及的范围其实却不止诗之一端 ,而是扩及到了袁枚身外、身内的广泛领域 ,称得上一部袁枚论。我印象最深的 ,首先是有关袁枚幼年生活的评析。这方面 ,过去是不为研究者注意的。作者指出 ,袁枚家境虽然比较贫寒 ,但父亲常年出门在外 ,全家三代八口人中只有袁枚一个男性 ,他们———祖母、孀姑、母亲以…  相似文献   

7.
钱大昕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后人研究者颇多,但往往限于一隅,仅展示其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成就,未能将这位百科全书式学术宗师的全部成就一一体现。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推出张涛教授的大作《钱大昕评传》,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钱大听在文史等各个领域中的独特贡献,可谓是一部前无古人的钱大昕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8.
王子野《槐下居丛稿》最后一篇《名文未必无讹》,不满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笔者读后颇有同感, 因作此篇,以助张目。这里仅论以下三点。 一、安石原文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非也。 《史记·孟尝君传》:“文(孟尝君)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父]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三王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伟人.具体地说.他是一个诗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都在号呼转徙,用锥心泣血的呼唤告诉世人或唤醒世人;他们的国家在遭受着外敌的侵略,他们的国家要被毁灭了;大家别再耽溺于安乐或自我安慰,也别再骗自己,国破家亡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已经铸就的事实。研究历史应从已有的事实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指导今后的工作 ,以造就新的历史。历史工作者的价值就在于发掘过去 ,着眼点却在未来。近日读章育良、曹建英的《刘锦棠评传》 ,深感此书不仅在理清刘锦棠一生的主要事迹之后 ,对他作了中肯的评价 ,而且对当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颇有启发意义。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 ,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例如“奏稿”、“汇编”之类 ,对百年前的史实作了深入的研究 ,理清了刘锦棠的主要事迹。刘锦棠在 1871年以前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镇压太平军 ;二是剿捻 ,这两件事是很不光彩的 ,是…  相似文献   

11.
统编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张衡传》,节选自南北朝时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传》全文,全面记叙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并以较多的篇幅收录他的文学创作,最后还对他有所评论。节选的《张衡传》是其中的一部分,就节选的这一部分说,是一篇科学家传记。 传记是记载人物一生事迹的文章,包括姓名、籍贯、行为、品质以及各方面的事迹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文人袁枚,在诗文、史论、说部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作为诗人,他九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八十高龄,仍然乐此不疲,可谓终生嗜之。他集创作、评论、采选三任于一身,以出众的才华、中肯的评论、巨大的热情,博得广大群众的爱戴,称之为“诗佛”,颂其境界广大也。他主“性灵”说,独树一帜,与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温柔敦厚”的“格调”说分庭抗礼,成为富有生气的随园诗派领袖凡五十年,在中国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随园诗话》十六卷及补遗十卷,近五十七万字,是袁枚毕生辛勤采选、评论诗歌的结晶。他刻苦读书,到处游历,广收生徒,结交诗友,时时处处注意搜求好诗,那怕是残墙断  相似文献   

13.
袁枚与《袁枚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一号存斋,因居于江宁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仓山叟等。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袁枚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夏历三月二日诞生于钱塘东园大树巷,嘉庆二年夏历十一月十七日卒于随园。(按:嘉庆二年为1797年,但夏历十一月十七日已为1798年1月3日,袁枚卒年应为1798。)综观袁枚一生行状,可大略分为三个时期: 一、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四年(1716——1739)为求学与求仕时期。袁枚5岁时开始受孀姑沈夫人家庭教育,7岁正式受业于杭州史玉瓒先生,读《论语》、《大学》,9岁始自学古诗词赋。雍正五年(1727)12岁为秀才,从学于学使王交河先生。雍正十二年(1734)19岁  相似文献   

14.
历史长河的流动,并不是各个河段都表现出同样的水文状况.正如长江,三峡"江湍纡迴",水势"峻激奔暴"(<水经注·江水>);下游则"潮平两岸阔"([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漫流和缓平静.青年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曾经说到读史的个人情趣倾向:"吾人揽(览)史,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  相似文献   

15.
一篇议论文,短到只有四句,恐怕是从来罕有的吧。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正是这样一篇被誉为“千秋绝调”的短文。 “孟尝君能得士”,这一点是从来没有人怀疑或反对的。他门下也不乏象冯欢那样的有识之士,并非全是“鸡鸣狗盗”之辈。这一点,王安石当然知道,但他为什么要在此文中一翻旧案,认定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呢?我认为:他是有所为而作的。 为了推行新法,实现政治改革,王安石对人才是十分重视的。他在有名的《上仁宋皇帝言事书》中明确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他一方面就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等问题,向皇帝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同时又规劝皇帝:实行改革要坚定,不要因为“一有流俗侥倖之人,不悦而非之,则遂上而不行”。也就是说,对力行新政的优  相似文献   

16.
17.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引起学术界巨大的反响.郝润华教授的《晁公武评传》是其中的一部.该《评传》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很强的学术性,尽管有关晁公武的资料十分缺乏,但作者仍能利用各种蛛丝马迹的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晁公武以及《郡斋读书志》做出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于宋代目录学乃至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并世而称的大诗人,当时及后世皆以“诗人”目之。而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则以思想史的视野来观照,以发掘有着丰富生活经历、坚强操守、跌宕于宦海波澜、饱含热情的“诗人”白居易的丰富思想及其给后世文人所提供的范式意义,凸现通常为人所忽视的白氏的思想活力及价值取向;认为白居易是以诗人面目出现的、为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本文在评述的同时,探讨思想及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及方法问题,倡导重视以某一领域“专家形式”出现的思想家及其思想之研究,关注他们在思想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郑伯农 《中华魂》2008,(11):57-58
本书作者田海兰是欧阳山的亲外孙女。人们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欧阳山的隔代人,一个生长在阳光之下的弱女子,能够真正理解一身风雨的老外公么?人们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欧阳山的亲骨肉,她会不会把亲人的偏爱带到评传中来?看了书稿,一切疑问都烟消云散。我以为,作者不但熟悉欧阳山的生平和创作,对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文学史也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20.
《性灵派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全面系统地研究性灵诗派的一部力作。本书无论是在材料的梳理、研究的视野、研究的方法 ,还是得出的结论上 ,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 ,在我国学术界的性灵派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