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钟霞 《职业》2011,(25):63-63
一、仪征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特点 1.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更多农民走出去 培训券制度是国家对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种补助方式,也是各地开展农民培训的主要方式。目前,仪征市19家定点培训机构以实施培训券制度为抓手,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培训日常管理中,重点抓好第一堂课的督查,  相似文献   

2.
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增加,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技能培训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构建哪些内容,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保障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王海波  赵兵 《职业》2011,(26):118-118
最近,江苏省出台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1]147号、苏财农[2011]51号),决定从2011年起,针对农村劳动力实行普惠制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发放补贴的主要依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笔者认为此项惠农政策为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工作,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宏奇 《职业》2008,(11):17
当前,各级政府在推行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开展培训工作,但较少同步开展技能鉴定工作.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识不足等因素.笔者就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两项工作的基础上,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但这些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从业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笔者所在技工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晶 《职业》2017,(7):99-1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还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曾旭  何柏才 《职业》2012,(29):152-153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要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等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观”的课程思想,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动态化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规范农民工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8.
林爱玲 《职业》2011,(36):183-18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管理。自2005年6月笔者学校  相似文献   

9.
杨军霞 《职业》2013,(3):40-40
培训质量是培训教育稳健发展的基石.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根据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组织培训,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刘瑞 《职业》2014,(21):118-118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方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更好更快地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社会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何晓 《职业时空》2008,4(2):84-85
纵观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范围的界定大多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本文的研究则认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一是科学又化基础教育。二是农业技能的培训。三是非农业技能的培训。四是引导性培训,主要是针对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转型带来了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技能状况是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最突出表现。他们的职业流动性大,相关工作技能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少,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应该从国家、政府、家庭和本人等多角度对职业技能培训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职业技能培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潘景霞  朱景丽 《职业》2011,(26):114-114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几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190人,考核鉴定合格率100%,安置就业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1,(32):12-12
近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有培训愿望的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新录用人员、新生劳动力和来京务工人员等政府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意见》明确,北京市将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制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赵丽 《职业》2010,(32)
河南焦作市化工高级技工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把培养"社会欢迎、企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自信"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集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培训基地,为推进我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邢晓宇 《职业》2013,(1):104-105
2010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共培训各类人员19.7万人,其中失业职工培训4.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9.7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7万人,创业培训4.1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5.8万人、稳定就业8.1万人,创业成功率3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4.9万人,累计支出培训补贴6514万元,全面提升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农村中,劳动力过剩现象十分严重,阳光工程培训的发展与实施对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显著效果.同时,还能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农民劳动能力,引导农民掌握快速致富的方法,推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就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阳光工程培训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确保阳光工程培训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8.
尹平 《职业》2011,(17):85-86
为促进农民工提升技能,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着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群体中,从事汽车维修的人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9.
两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多家企业纷纷裁员、停产、转型.大量在城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家乡,农民收入锐减,三农矛盾突出.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实现农民增收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农村职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几年来在职校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娴  李麟 《职业》2016,(25):74-75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农村中职学校须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