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只有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转化,充分发展农业的基础作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有长期稳定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度规模经营已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它适应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喜获丰收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理论问题。我国11年农村改革中反复出现的农业剧烈波动证实: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现我国农业的稳定增长,关键在于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江泽民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问题要从政治高度、从全党工作大局来认识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是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科教兴农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发展邓小平农村商品经济的思想 ,提出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围绕农村专业性的商品生产,继续推行和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各地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如皋市建设农村商品经济小区的实践证明,建设商品经济小区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客观要求,更是把农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则是解决农村经济诸多矛盾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五大也明确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应着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农业市场化、现代化。不少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十三届三中全会也决定要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作为明后两年工作的重点。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的经济生活在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过程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有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出现了一些“无序失衡”的现象。诸如市场机制运行混乱、通货膨胀、以权谋私,“官倒”猖獗等。现实最强有力地告诉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深化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有利抉择。因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专业户、重点户、新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了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本文拟就分工协作、“两户一体”与农村商品生产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抉择。我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实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其必然的活动形式——生产的运行调节方式的关系,因而是决定被决定、作用反作用的关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改,最有利于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13大报告关于商品经济的逻辑思路是这样展开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才能发展生产力。那么怎样才能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呢?只有发展商品市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才能发展商品经济。从商品经济一般来说,商品经济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众所周知,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物,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的表现。随着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0.
自七十年代末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为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代替,单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为多种合作经济并存的体制所代替,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这些巨大变革,迫切要求乡镇行政管理作出重大调整,使之协调发展。乡镇行政管理如何调整?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加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这些道德观念和行为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本文从考察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入手,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既有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这5个要求中,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任务.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心任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前言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自愿集资入股建立起来的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的主渠道,是联系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贯彻方针政策的窗口和前哨。 供销合作社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其主要职能,一是组织城乡商品流通,不断把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使商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二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扶持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村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三是在搞好服务的同时,实现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身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更好的向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为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实践,包括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都告诉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十分有害的。我国正在开始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但是,经济改革主要应解决什么问题?应按什么方向进行改革?如何改革?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中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不是商品经济?经济理论界对此进行过很多讨论,但尚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实践,包括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都告诉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十分有害的。我国正在开始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但是,经济改革主要应解决什么问题?应按什么方向进行改革?如何改革?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中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不是商品经济?经济理论界对此进行过很多讨论,但尚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也要用市场机制调节千千万万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保持农业发展的十项措施》,江西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九条措施.这些"措施"是江西省各级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90年代农业持续发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行动纲领.在农村无疑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经济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农民是这一历史性转变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农村发展的面貌。恩格斯指出:“要把生产提高到全新的水平,就必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来。”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指出:“我们既需要合格的领导者,又需要大量的具有新素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具有深邃远见的,农民在我国是个大头,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三亿农业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生产资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一个工业落后、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定性环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领导广大农民首先实行土地改革,紧接着就发展互助合作化运动,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到一九五六年。我国五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创造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若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倡导者、支持者和领导者,他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新局面。邓小平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现代化和乡镇企业的大量论述,构成一个具有突出特点的理论认识领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巨大成就。而在今后,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将依然是我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说: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路子。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我国广大农民奔向小康,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党在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建立适合新疆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路子,不仅关系到新疆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