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与心理互为构建.文化的变迁与转型,必然引起少数民族心理的变异.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研究对于民族杂居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在研究目标上要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需充分重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紧密结合、思辨分析与实证调查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散杂居蒙古族有着独特的地域、身份和文化认同,散杂居民族特征非常明显。作为移入族群,重庆蒙古族形成了对族源地和居住地的强烈地域认同观念。同时,重庆蒙古族还体现出以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重庆蒙古族固然体现出对国外蒙古族民族属性的认知和认同,但同时也强烈关注到国籍与族籍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巨大差异,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武陵走廊是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的物资与文化通道,伴随着散杂居民族的迁徙、流动与定居,武陵走廊逐渐形成了散杂居民族和自治主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场景。蒙古高原南迁的蒙古族及其先民、云贵高原东迁的白族及其先民和华南北上的侗族及其先民共同构成了武陵走廊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也相对集中的散杂居群体。在民族交往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恒久过程中,散杂居民族体现出文化变迁与文化固守并存、文化认同与边界意识明显、文化寻根与文化重构交融的重要文化特征。强化散杂居民族的走廊研究视角,对推动建构有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走廊学”学科体系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杂居地区社会治理兼具乡村治理和民族事务治理的双重属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社会治理需要将村民组织起来再造乡村集体,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以青海民和杏儿藏族乡为例,从文化资本视域展示一个藏土汉三种语言交汇、藏汉信仰交融、半游牧与农业等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共居的民族杂居社区是如何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融合建构出一个乡村文化振兴与社会治理的耦合文化单元的内在逻辑。针对当地村民社会治理参与度低、地方政府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缺乏深刻认识等问题,提出将文化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焦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时期各民族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旧有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散杂居的弱势性决定了散杂居民族关系成为新时期民族关系的焦点.而关于散杂居地区的快速发展及其与聚居地的差别、与汉族地区的巨大差距使得散杂居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成为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焦点.经济发展下的劳动力二维流动构成了散杂居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使城市和民族乡成为散杂居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学给研究散杂居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互动有力地证明了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形成原因,这成为共生互补理念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这种语境下,多元文化的生态关联、系统论的分析脉络是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中不容忽视的新内容,共生互补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本视野、方法论和话语体系,并对散杂居民族关系作出逻辑上的推演,提出多元民族文化共存与相互尊重、各民族在共生中发展互补性竞争与规则性合作。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杂散居地区民族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就共同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域,又有互相杂居和散居的状况。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民族杂居和散居的状况会进一步发展。民族间杂居和散居虽然便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共同进步。但如果杂散居地区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聚居区的民族。因此,研究杂居散居区的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杂居散居民族的概念  “杂居和散居民族”是我国民族事务工作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不是指某一民族是杂居、或者是…  相似文献   

8.
散、杂居少数民族是当前中国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并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受到关注。我们通过十余年中国知网载文篇名中含散、杂居少数民族及相关概念的名称使用及其内涵的梳理发现:作为一个特殊的、新的研究对象,同时因其自身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使得这一对象在概念界定上显得纷繁芜杂。因而,结合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发展现状,依据统一标准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对于多民族国家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民族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9.
广西东兰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杂居生活中产生了民族相互之间的民族称谓语言,这些民族称谓语言有自身的内涵,背后隐藏着当地民众强烈的话语情感色彩指向,并在经济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发生变迁,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情势背景。对这些民族称谓语言民俗的变迁进行考究、观摩,对研究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和搞好民族团结等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概念的提出,突破了多民族国家单纯依靠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传统惯性思维限制,转而从社会结构层面为解决多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提供了新视角,其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民族间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并非传统视野下的"杂居",也非多民族之间的简单"混合",而是建立在族际间充分交往、文化深入交流、情感深刻交融基础上的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生成路径,是多民族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由于当地有良好的文化互动底蕴,吐蕃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互动的政策,居住格局的杂居化以及民族间通婚增多,使吐蕃和汉族在语言、服饰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采借、交融,实现了汉蕃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散杂居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平等总政策和政治、经济、教育、风俗习惯等具体政策措施,具有独特的内容与特征,对保障散杂居民族平等权益和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族在我国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在历史的发展中,回汉杂居地逐渐出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通过对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从服饰、饮食、婚俗以及葬礼等方面当地回汉民族文化出现了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族际通婚、社会网络与社会交往等方面,以山东省平邑县为例对当前散杂居地区的民族社会交往状况做出了经验分析,并尝试总结了散杂居地区民族社会交往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大地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殊地缘环境,汉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域内各族和周边各国,故中华大地上的民族融合基本上是在域内进行,且主要表现为其他各族不断融入汉族之中。但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有各自特点。北方周边各族一般只能借助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非常方式,方能实现与汉族的杂居;但一旦杂居后,融合进程发展较快、融合较为彻底。南方各族与汉族的交流和杂居进行比较自然,但由于南方存在不少相对封闭的局部环境,使居住于此的各民族能够较长期地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形成了在汉族民众包围中的本民族小聚居的“孤岛”,这是我国南方、西南方山区保留少数民族众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以来,哈萨克族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积极建设新牧区、创造新生活。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散杂居城镇的居民。在生活中他们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质朴,又接受着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传统,又接受着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解放后各少数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民族关系格局;其次是改革开以来,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民族关系新的格局和特点.深刻认识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现状,是我们处理好民族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在急剧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民族边界随着民族间的频繁交往而更趋明显。笔者深入实地,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加入村撒拉族、藏族、汉族、回族等民族的关系状况作了调查,分析了现今多元民族类型、多种民族文化共存地区的民族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急剧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民族关系做了分析,旨在为当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陇川县户弄村是以德昂族为主的村寨,周围分布着傣族、景颇族和汉族等民族.德昂族在适应生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并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在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交错杂居的主要民族--傣族的文化就深刻影响了德昂族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