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然而有少数同学在这里行为、举止有失规范,社会公德方面存有一定缺失,本文对此现象的成因进行探讨并对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提出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有别于会计法规的非强制性会计规范,它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公德缺失有多种表现,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相背离,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种种表现入手,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阐明了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责任意识和精神。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及独生子女的年代特征,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在对比国外相关研究水平的基础上,从校园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建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使得高校不得不进行反思,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责无旁贷、重在千秋。  相似文献   

6.
黄桂玲 《人才瞭望》2017,(10):148-149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具体的环境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但作为我国教育指导方针"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未变.笔者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关系,并提出顺应时代的新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党精神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最佳精神写照,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帮助大学生解决信仰迷失、理想信念知行脱节、理想信念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社会理想迷茫等现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主渠道、隐性教育、实践教育及网络教育四个方面,切实把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的升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人们在此问题上认识的滞后,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回炉上技校、学历恐高症、个人的教育投资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认识升学、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困扰社会的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回答是: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我们需要的人才哪?人的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经过多年政教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0.
当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归因问题。从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角度来看,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供给的需求定位存在较大冲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解铃尤须系铃人",高等教育必须服从或契合社会人才需求定位导向。从高校教育理念、学科专业设置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诸方面入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公民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公民精神的缺失是最大的障碍。本文从社会公德领域与政治领域阐述了公民精神的内涵,并针对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学校公民教育、加快法制建设、发挥公民社会作用、完善政府与公民交流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李莹 《人才瞭望》2017,(14):106-107
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课就是学校开设的德育课,其是每个专业的必修课,大学开设的德育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的讲解和职业指导.因此,大学中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从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出发,探析思想政治课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针对性地提高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使思想政治课不再是让大学生反感的理论讲解课.  相似文献   

13.
现今,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新鲜元素的涌现也变得多元化,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陷就尤为突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树立健全的人格品质的同时,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本文将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着手,通过了解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它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观念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公民主体意识作为一种现代观念,能否在广大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树立起来,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加强公民主体意识教育,推动大学生向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现代公民转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人的劳动为核心,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独立人格,积极主动就业;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实现职业发展;激励大学生担当使命,不断修炼自我。而在现实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思想认知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完善、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高校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一步结合,才能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折射,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必须努力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处理好信仰主导性和多样性、信仰继承性和创新性、信仰理论性与现实性、信仰泛化与淡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的一种道德情感。理想和追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梦想,责任则是一这个梦想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身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认真思考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侵害社会肌体的毒瘤,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全社会反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使大学生廉洁教育收到良好成效,应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认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实践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者——大学生党员综合素养的必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