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国家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标志着"双轨并一轨"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2.
李富娣 《职业》2015,(25):32-34
近年来,在全社会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养老并轨”随之也成为当下热点。为了回应社会呼声,加速社保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3.
近日,深圳事业单位新聘员工告别财政养老,试行“社会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退休“双轨制”向“单轨制”这一重大转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符合社会公平理念。二是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有利于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用心地服务社会事业,同时实行了年功积累,也体现了服务贡献程度,保障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理的退休待遇。  相似文献   

4.
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多位专家表示,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此将与机关体系松绑,有望走入长期平稳增加的通道.(5月26日(《京华时报》)专家之所以做出事业单位职工将要"涨薪"的解读,可能是《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提出了"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事业单  相似文献   

5.
孙平 《老年人》2006,(5):50-5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于2005年12月29日联合发出《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就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工作人员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6.
动态     
《职业》2014,(22):46-4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打破终身制【本刊讯】近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8.
张建新  黎小新 《职业》2011,(29):16-17
"得了多少先进和奖牌并不重要,那只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打造社会保险惠民工程,要把这项实惠送到每一个离退休人员家中。"钟元军主任总是这样勉励自己。钟元军,196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1988年元月入党,现任湖南省桃源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处主任。他先后从事乡镇财会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1995年,桃源县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他的全部精力和情感也就和社会保险紧密融在了一起,他的名字也深深刻在了参保人员的心中。在他的带领下,桃源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04年开始,连续几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绩效评估先进单位"、被市局评为"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钟元军连续六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相似文献   

9.
最近,两条与“养老”有关的消息引人注意。一个是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披露,2009年初就已获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5个省市,尚没有一个省市出台正式的改革实施方案,也没有哪个事业单位真正启动了改革。  相似文献   

10.
孙瑞灼 《职业》2010,(10):70-71
据媒体报道,《社会保险法》草案将于今年10月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年内有望出台。据知情人士透露,各方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统筹层次、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以及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济南日报》8月18日)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9,(4):24-24
近日,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公布《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实施细则》,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办理手续、缴费标准、享受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参保人员户口迁居外埠的,其保险关系连同缴纳的保险费本息,可转入迁入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相似文献   

12.
李志明 《社会学研究》2012,(4):221-240,246
伴随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权的发展轨迹也愈加清晰:从德国《1881年帝国诏书》中面向劳工阶级的"书面性"权利,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中"较为丰满"的法定权利,再到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描画的国民普享式社会权利,并经受住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保守主义及其政策导向的考验",经历了从工业公民资格到社会公民资格的螺旋式演进。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险制度呈现出的全民化、福利化和私营化趋向,已经、正在、未来必将继续影响社会保险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海南省养老机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养老机构和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2004,(2):38-39
本刊2003年第12期、第10期分别刊登了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伤残保健金标准规定后,有读者来信询问企业单位的工伤人员是否也享受伤残保健金。国务院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单位工伤人员根据《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不称为  相似文献   

15.
王芹 《现代交际》2011,(8):86-87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非盈利性,同时对于稳定社会生活、再分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险法》是最高国家首次就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立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保险法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深刻剖析各项条例的含义,发现新内容,更好地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1,(14):11-11
吴先生:我最近在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面有一章叫“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究竟是指什么?是不是就是指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好像跟“社会保险”意思差不多?请问,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到底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酝酿已久的事业单位改革完全拉开了大幕,相关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下半年以来媒体和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社会公众更为关心的是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即所谓养老金并轨的问题.但在事业单位人员中,影响更大、关系更加直接的可能是“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03,(5):42-42
问:我是某公司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有权利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吗?答: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作为企业聘用的劳动者,当然同样有享受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你可以请求公司为你办理有关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在《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终于在世纪之交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上为社会保险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救助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特殊时期的特殊制度 )等一系列法规文件 ,构筑了一个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骨架的中国城镇社…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4,(22):46-46
近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