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正焕发着新的生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联接中国和亚欧国家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新疆拥有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其对外发展尤其需要俄语翻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俄语口译人才。文章依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解目前新疆地区对俄语口译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旨在为新疆高层次俄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优势语序对语言变异有强大的影响力。汉语和突厥语相同的语序类型对新疆中式俄语产生综合作用,遂使"修饰语+中心语"成为新疆中式俄语定语语序的基本形式。源语类型、数量及影响力是造成受语产生变异的重要因素。新疆、内蒙两地中式俄语定语语序的变异并不同步,说明语言接触环境对语言演变有制约作用。母语使用程度和语言接触途径对语言变异有制约或推动作用。纯俄罗斯族定语语序的变异和混血俄罗斯族定语语序的变异程度不同,内蒙古俄罗斯族母语使用程度较低,汉语接触只限于口语,母语功能退化,因此很多结构规则趋同汉语语序。  相似文献   

3.
由于晚清政府在新疆治理措施的日趋腐败,出现经费紧缺、民众起义、沙俄入侵等情形,使新疆自清朝统一之后出现的六、七十年的稳定局面产生了严重的危机,使清朝政府在新疆的统治面临严峻的挑战。后虽经爱国官兵的努力平复新疆,但原先治理新疆的军府制度难以为继,进而调整为与内地治理方式一致的行省制度,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后期新疆屯垦事业弛废,由此出现了新的边疆危局,主要表现在新疆内部连续发生动乱,而外部又面临着俄、英等帝国主义的入侵。如何应对西北边疆危局,成为清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左宗棠果断进兵新疆、平定危机,成为清代后期成功处理边疆问题的范例。这其中既与国家决策果断、用兵及时有关,也与此前新疆屯垦发展和此后新疆屯垦逐渐完备有关。该文通过对边疆危局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出新疆屯垦事业与西北安防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也谈东干族族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干”和突厥语TUNGGAN (读“通干”)在语音和语义上可能是某种巧合。TUNGGAN意为“站下来 ,住下来” ,与陕甘回民移民至新疆的史实相符。但清政府移民于新疆不只是陕甘回族 ,所以“东干”的原义、本义指地理方位 ,其演变线索是 :“东岸”或“东岸子”———дунганц———дунган (俄语读音“东干”)。这也是东干人对自己族名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新疆社会发展,使近代新疆社会变迁达到了顶峰。收复新疆失地、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讨论和制定建省方案,为新疆社会变迁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新疆社会变迁构建了全新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废除腐朽落后的伯克制,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选官吏,改变了分而治之的民族隔离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制度开始走上近代化轨道,增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边防。  相似文献   

7.
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守中治边”和“守在四夷”是清前期统治者治边理念的核心。与历代王朝不同的是,清朝设立了主管西、北边疆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为了巩固和加强对新疆的统治,稳固西北边防,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置伊犁将军,在新疆实行军府制统治;八旗、绿营分驻新疆南北;在边境地区设立卡伦,定期巡边;辟治交通,建立新疆台站体系;屯田实边等等。  相似文献   

8.
清朝统一漠西蒙古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此后,又相继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和张格尔之乱。清末同治朝时,新疆地区又出现了动荡,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使得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面临崩溃。综观整个清代,在清朝保卫甘肃、统一新疆、平定叛乱、收复领土的过程中,哈密一地始终都是清朝经略新疆的支点和依托,也是保卫中原地区的屏障,起着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俄语中存在的绰号为语料,概述俄语绰号的发展、研究状况,分析俄语绰号的语言和超语言因素,说明俄语绰号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描写和表达-品评功能。俄语绰号的翻译要考虑语言、文化、语境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清季新疆屯田始于康熙中叶,盛行于乾隆年间,发展于嘉庆时期、新疆屯田对新疆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挽救西藏地方的危局,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用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实施“倚康治藏”方略。数年间,赵尔丰等人在川边辖境做了许多抗英、拒俄、实边、固藏的工作,深受学界好评。本文专论川边藏区鲜为人知的林事活动,如森林保护、植树造林、漆液采割、纸张生产以及边茶贸易、药材经营等,并指出其在实边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具体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制度的理论成果,其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新考察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问题的理论境遇与历史意义,对于深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疆地区的国家意识教育面临来自于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入侵、网络阵地负面信息的能量释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干扰等一系列现实挑战。如何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层面,从新疆地区性社会策略的层面,系统论证新疆地区国家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竹枝词是产生于南方的文学形式,到了清代,随着边塞诗第二次兴盛开始关注新疆民俗风情,它由南入北的前提是清廷一统、官员流放到新疆。同时,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如宗法性和泛政治性对创作者有着深远影响。新疆竹枝词可以分为兴起期、发展期和定型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但总体来说它们与新疆民俗有着不解之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逐步从中国沿海传播到新疆,这与基督教全球化运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人口迁徙、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暂时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然而新疆浓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交通的闭塞、传教士的不光彩角色以及20世纪30年代新疆社会的动荡不安最终导致基督教传教失败。只有综合分析政治、地理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才能对近代基督教传入新疆及传教失败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清朝统一新疆后,面临着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困扰。为了有效治理新疆,保障西北边疆安全,清朝重视北疆的开发,在天山南北实施重北轻南的屯田战略。这一屯田战略改变了汉唐以来新疆南农北牧的经济格局,北疆地区逐渐成为新疆的经济重心;这一屯田格局有效保障了西北边疆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部沙俄的威胁。但由于南疆屯田相对稀疏,这种南北屯田布局的不平衡性,也为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7.
新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新疆目前总体情况是:高技术发展水平低,产业化应用推广不够,高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弱。在加速发展新疆高新技术及加快产业化步伐方面,政府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历经了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隐蔽走向公开,进而发展为常态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诉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在场体现,也深度契合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迫切需求。面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话语、文本和媒介等现实问题,党和政府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建构话语路径、翻译出版经典著作以建构文本路径、完善本土大众传媒以建构媒介路径等来化解问题,从而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基础,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地区的组织建设,也推进了本土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提升,更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传播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