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维娜 《理论界》2004,(2):128-129
金圣叹作为明末清初的小说评点家,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评点的《水浒传》,在艺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有许多真知灼见。在人物性格评点中,金圣叹自觉地将人物性格加以对照,把他们鲜明地区别开来,而他的许多艺术见解也渗透在对照之中,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金圣叹十分推崇《水浒传》中人物的塑造,他赞叹道:“《水浒》所叙,叙一百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水浒传序三》)因此,在《水浒传》评点中,他自觉地把人物性格分析作为重点。他采用对照法来分析人物性格,或是将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加以…  相似文献   

2.
试论李卓吾对《水浒传》的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自问世后,就被封建反动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看作是“诲盗逆书”,受到各种歪曲、毁谤和摧残。长久以来,从事《水浒传》研究的,往往言必称金圣叹,甚至于对金圣叹挖空心思诬蔑歪曲《水浒传》的评点文字也加以美化,硬把金圣叹看作是“同情农民起义”的文学评论家,称他作“封建文化的贰臣”、“封建政权的叛逆”,等等,而对于在士大夫文人中间第一个大胆肯定这部小说的明代的杰出思想家、通俗小说评点家李卓吾(公元1527—1602年)和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则几乎被湮没,很少有人加以研究和重视。关于李卓吾是否评点过《水浒传》,他评点的是哪一部《水浒传》,他是如何评点这部小说的,以及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占什么地位等,这在我国学术界是有过不同的意见的。这篇文章想就李卓吾对《水浒传》评点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读者和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论及《水浒传》的思想意义、历史背景、艺术手法等许多方面,其中不乏系统的、慧敏的、正确的见解,本文仅就他评点《水浒传》文法的论述略析于后: 《水浒传》的艺术是成熟和卓越的,它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文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少有的。我们读《水浒传》,对它在文法方面苦心孤诣的铺排若无了解,就不能很好地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金圣叹在金本《楔子》回前总评中说: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早期《楚辞》评点家中,陈深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位。他在文章创作上主张"辞丽"、"道明"相统一。其《楚辞》评点在万历时期影响甚巨,但至天启以后逐渐消弱。其《楚辞》评点对《楚辞集注》、《楚辞章句》有所择取,同时对《楚辞》文句及篇章意旨,《楚辞》艺术特色、文学成就以及相关有争议问题,都有评述。其评点对于《楚辞》评点"文学性"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宗岗是小说评点派的佼佼者。他和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但明伦并称为清代小说评点派的五大领袖。他修改、评点的《三国演义》,自十七世纪四十年代问世以来,迄今已逾三个世纪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对他评点的《三国》,尽管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既点头又摇头,但都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毛评本”一出,使所有版本的《三国》无不相形见绌,并一直为有关的专家、学者所重视。毛宗岗评点《三国》的理论和实践,何以  相似文献   

6.
试比较菲尔丁与金圣叹的小说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明末清初的小说批评家金圣叹(1608—1661)在《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系统的小说理论,他的《水浒传》评点除大量的眉批、双行夹批外,每回回首各有一段总评,或对本回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作概括说明,或阐述前、后回间的有机联系,或生发开去发表自己的小说理论观点,近似于一篇独立的议论文。有趣的是,比金圣叹晚了一个世纪的英国启蒙主义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菲尔丁(1707—1754)的代表作《汤姆·琼斯》十八卷的每卷开头第一章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文言小说《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文言小说创作的低潮不无关系。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随即吸引了文人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评点也应运而生。在《聊斋志异》诸家评点中,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推冯镇峦。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和“作品一历史”的宏观视角,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严复的《老子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五千言,两千余年来一直有人为之疏义注解。这些注疏无不反映时代的特色和作者的政治见解。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进入新的社会阶段,出现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注老学者中也崛起了新的一家,这就是严复的《老子评点》(《老于评点》原文为《侯官严氏评点老子》,1905年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这部书确有它的独具特点,因为在此以前对《老子的注疏》,无论是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反映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色,而严复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机械唯物论、庸俗进化论和自由政治观点来评点老子,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政治要求和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9.
李卓吾小说创作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季,思想界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小说理论也随之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出现了较全面的小说创作论,主要标志之一便是李卓吾对《忠义水浒传》的评点。 署名李卓吾的小说评点多系伪托,只有《水浒》评点确实出自他的手笔。然而,李评《水浒》也有两种刊本,孰真孰伪,迄无定论。据我们考证,容与堂所刊百回本为卓吾评点真本。(参见拙作<水浒传>李卓吾评本真伪一辨》,《南开学报》1981年第3期)本文主要就容本评点中李卓吾提出的小说创作理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0.
俞玚的《文选》评点保存于后人传抄的《文选》评本中,其中以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昭明文选》60卷所录最为真实可信,较能反映俞氏评《选》原貌。俞玚评点的最大特色是以"法"析《选》,他关于章法、句法、接法的讨论,反映出提倡秦汉文章的复古态度及对官方倡导的清真雅正文风的认同与附和。通过俞玚《文选》评点,我们能更感性地认识到文学批评与时代风气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的情节,历来是受人称道的,古代评论家早已作过评论,尤其是金人瑞评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对多方面问题均有惊人的见解、发现,如果进行研究,对我们今后阅读《水浒传》以至对其作多种艺术形式改编、取材等,都不乏一定的借鉴作用。《水浒传》版本有好几种,明清以来,评点家也不少见,今人编有《水浒传资料汇编》,辑录有李挚、金人瑞、王仕云等多家的评点注疏等,曾由中华书局出版,其中“金批水浒”的数量及质量都是最突出的,并且已有相当的体系性。另外,江苏古藉出版社《金圣叹全集》(一)(二)集即收全了“金批…  相似文献   

12.
姜云鹏 《理论界》2013,(6):132-134
唐顺之是明代评点古文的大家,其选评的作品有《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十二卷、《荆川先生精选批点〈汉书〉》六卷、《唐会元精选批点唐宋名贤策论文粹》八卷、《唐荆川批点〈文章正宗〉》二十四卷、《文编》六十四卷等。其中《文编》是唐顺之古文评点的集大成之作,最能代表唐顺之古文评点的成就和特色。现以《文编》为中心,试对唐顺之的古文评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因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而得大名的金圣叹,他的艺术见解,有些是当时颇为独到的,当然也有他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而且删改原书,自称获得古本,那手段也实在使人摇头。至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卷四那篇所谓施耐庵“自序”,则更是伪品,也早有人指出了。但是何以证明它是伪品,而又是金圣叹所伪造的?’辨伪者还未举出有力的理由。严敦易先生曾经怀疑这篇施《序》本来不是拿来序《水浒》的。“因为他一句话也没有涉及《水浒传》的任何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用所谓"消遣法"评点古书"当赠后人",达到以批评鉴赏命世、垂名不朽的目的。他把《西厢记》视为"天地妙文",既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伟大文学价值,也揭示了《西厢记》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来就存在的"天地自然"。他推重才子、佳人之间所发生的"必至之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叛逆。此外,他对艺术虚构、人物塑造、捕捉灵感等问题的论述,都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有益于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5.
韩梅 《东岳论丛》2004,25(3):114-117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 ,完善了小说、戏剧评点的内容和形式 ,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批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文学评点还在朝鲜半岛得到广泛传播 ,文章介绍了金圣叹文学评点在朝鲜半岛传播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阐明了中韩两国古代文学的密切关系 ,揭示了中国文学对朝鲜半岛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龚自珍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文学理论上有独到、新颖见解的文论家。尽管他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留给后世,但综观散见于他诗文、书信和评点友人诗歌中的言论,他的文学观点和见解仍然可以得到明确而系统的反映。龚自珍的这些文学主张,不仅在他生活的当时给人以启聩振聋之感,并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的《管锥编》是当代中国学术史上一部经典。它选择《毛诗正义》等九种 文化典籍,以全新的视角、方法,加以考订、辩证、诠释,重在抉发文心艺理。并以此为枢纽, 辐射而及美学、哲学、史学、语言训诂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它对周秦至六朝文学的名篇秀句所 做的评析,皆与《昭明文选》有关。其见解多有勾玄取奥、探妙赏奇的创新价值,足可谓《钱 氏<文选>评点》,堪称文选学研究的新阶段。评点法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范式。钱先生对 《文选》的评点,则突破了前贤的固有苑囿。他善于以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 以及语言文化学的多方面的视角观照历代名篇名句,并且从具体的评点中引发出具有普遍意义 的理论系统。这些理论不只对文选学研究,尤其是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与美学史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庄丹  郭丹 《兰州学刊》2013,(8):106-109,10
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是《左传》评点学史上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左传》文学评点有着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上的发展,即由感性的"悟"上升到理性的"法"。文章通过分析金圣叹前后期《左传》评点之不同美学特征,结合《古文观止》《左绣》《左传义法举要》等清前期《左传》评点学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左传》文学评点著作,揭示金圣叹《左传》评点在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小花 《南方论刊》2011,(3):92-93,91
《水浒传》是非常经典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最大的艺术魅力是刻画出了几十位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金圣叹作为明末清初小说评点家,他把水浒人物划分为上中下四个等级,本文从他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点入手,总结出他划分人物等级的依据和标准,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是明代末年出现于中国文坛的著名文艺评论家,对于文学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的许多富于美学价值的评点文字,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由于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精辟超卓,更使其声震遐迩,名噪当时与后世。金圣叹评点小说和戏曲等方面的理论成就,学界多有论述。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