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其研究范式的讨论日益迫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应该秉持科学理论维度、发展实践维度、中国问题维度、研究者个性维度等几个基本维度,遵循以下内在逻辑:在开阔眼界中判明历史方位、在拓宽视域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凝练问题中设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选准研究方法、在提出新的分析单位中确定核心理念、在上述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人民欢庆建国59周年和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有幸读到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书。这部由肖浩辉、谭运宏、肖毅敏、周发源等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著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终成果,洋洋75万字、分5篇51章,其题材宏大、视角新颖、思路开阔、观点辩证,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品力作。品读之后观其特点,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实质和核心。从内在逻辑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在整体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一致性,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从而增强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同和信仰的自觉性,增强社会实践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方面的内在理论逻辑:一是树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把"老祖宗不能丢"与"说新话"结合起来,二是树立科学的国情观,把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结合起来,三是树立具体的结合观,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四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功地根植到中国本土,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与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魅力是分不开的.说服人和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魅力追求.科学性、实践效用性、开放包容性、人民性、世界性与民族化相统一等要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魅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魅力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其逻辑前提涵盖以下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前提;解放思想是认识前提;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是物质前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视阈融合是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产生结果,结果来自过程.立足过程本身,多维透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探索其中文化选择、思想斗争、实践运用、理论创新、问题解决等不同方面的历史运动过程,无疑有助于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本质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点在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点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生长点在于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脚点在于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以上逻辑进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蕴涵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践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是一个必须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可能或是否成立的大问题。如果前提性问题没有理顺好,科学理论的基础就显得苍白无力,或存在着从根本上被颠覆的可能性。因此,明确提出和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理论前提、思想认识前提、现实前提和文化前提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全面阐释,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它的逻辑脉络,这对于巩固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刚纪念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理论创新经验更应很好地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就是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以有三个理解重心,即重心在"中国"、重心在"化"、重心在"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三个重心中又是以"化"这个重心来统领其他两个理解重心的。"化"的本质就是实践,它不仅要求尊重中国的现实,也要求尊重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且必须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积蓄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理论源泉和支持背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逻辑形态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从两个逻辑形态的理论基础、灵魂还是立足点和文化基因等具有本质规定性的核心要素来看,它们是具有同质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源流发展审视,无论基于实践视角还是理论视角,两个逻辑形态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关系;从微观视角考察,两个逻辑形态在内容方面的逻辑关联,以及形成背景、条件、基础等方面的历史差异,体现了它们既联系又区别的规定性,证明了它们是并列的而不是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统一律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一规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进程的相互关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总体上是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既不能脱离,也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内容、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互动等多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然而,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的把握才能达到对其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总的指导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实践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贯穿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内在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包括了新民主革命时期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既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同时又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条件下力求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创立中国马克思学是基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而提出的科学命题.科学理解和把握刨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四个基本理论维度,有利于肃清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促进新的思想解放.中国马克思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马克思学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和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意义元素.蕴含其中的人民至上的立场、实事求是的方法、综观全局的观点、共产主义的理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支持系统.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与灵魂,是意义支点,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意义支柱,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综现全局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视角,是意义视域,是实现实事求是的路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论,是意义归宿.  相似文献   

19.
涂秋生  肖雪莲 《天府新论》2006,(3):F0003-F0003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中共中央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有许多成果相继问世。其中,由朱世宏、杨先农任编委会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堪称精品力作。该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题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是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根本目的;时代化是中国化的客观依据,中国化是时代化的理论总结;大众化是时代化内在要求,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内在活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必须联系时代,理论必须联系群众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中国的表现形态的科学总结,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