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观点分歧很大,可谓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根基,就在于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结.而这种内在联结的始源不是别的,正在于"自然界和人的通过自身的存在".人"通过自身的存在",是指人是在实践中自我筹划、自我生成的;自然界的"通过自身的存在",是指实践中生成的感性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部活动即实践基础上的关系,亦即对象性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都只能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2.
论人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学研究有必要昭现自身所蕴涵的生存论基础。传统哲学实际上通过形而上学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一种异在的生存论关怀 ,现代哲学对人的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则体现了人们自觉的生存论追求 ,但人们未必明确生存论对于人学的基础性地位。因此 ,有必要揭示人学的生存论基础 ,通过这一工作 ,重审形而上学的生活价值 ;重视非对象性的诗性生活对生存论活动的内在意义 ;深化现代哲学对人及其实践活动的理解 ,并克服在这一研究领域所陷入的主体主义及外在化困境。生存论的内在结构即真实的个人、社会化的人与自然的人的三位一体的同构关系 ,其中 ,社会化的人的生成对于现实地理解生存论具有前提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观──兼论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任维德,张宇一、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界关系进行痛苦探索和思考的理性结论人猿揖别,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以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并在漫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当前,哲学界正经历一次生存论转向。生存论是关于人的生存样态的理论。它以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点,探讨人与世界的关联性,引导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生存论的诸多特点直接引发了对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关注。当今强势推进的实践活动已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危机的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理性的沦丧和主体性的异化。因此,立足于生存论视域,反思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引入相应调适机制,有着极大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立脚点和基本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过程。从这一论述所阐明的原则及其结论看,毛泽东的《实践论》其实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发挥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生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重大的理论发挥。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理论基石,它首次把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为感性的、现实的、对象化的活动,认为人的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从而使人能意识到自身与自然界其他东西…  相似文献   

6.
环境意识乃当代人类生存观念的重大变化 ,本质上是生存论意识。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内在要素。环境具体承载着由人与自然所构成的开放性的生存统一体。通过反省技术理性的状况 ,重思伦理学的本体论原旨 ,自然的生存论本体论意蕴得以揭示出来。应当通过对人的感性活动的肯定以及当代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自身批判 ,赋予人与自然以主体间性。人与自然的生存论统一是通过社会化的人的历史性生成所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无疑是中国思想文化特质所在.这个命题中各个字眼的含义多样性决定了天人合一命题意涵的丰富性.从生存论视域来看,天人合一无疑揭示了人与自身生存世界之间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而实现这种良性互动关键是人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在把"天人合一"看成是人生存的基本价值信仰而非单纯把"天"视为功利性索求对象,才可能实现人类生存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8.
王英 《兰州学刊》2010,(11):45-47
生态问题业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文章从生存论角度,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进行解读与阐释。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逻辑基点,"人化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平等的,"现实的自然界"与"现实的人"互为本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影响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核心障碍就是"资本逻辑",科技进步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维度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马克思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开启的生存视界不仅使人的生存向人自身敞开 ,而且实际上导致了哲学因获得生存论维度而发生范式转换 :从抽象的非生存论哲学转向现实的生存论哲学。具体地说 ,马克思分别探讨并解答了关于人的“生存”、“生存方式”、人的生存的“实然”和“应然”的关系等三大问题。论文指出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思想对于认识和解除当代人类生存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在于它们所提供的辩证生存观和重视人的生存条件的现实态度 ,而且在于它的视域仍然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涵盖当代人类生活 ,其思想资质仍然具有透视当代人类生存问题的能力。论文最后还阐述了马克思的生存论思想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当代哲学在人类的生存关注中重新测度价值。从生存论的视角看 ,价值植根于人生存的二重化结构中 ,它根本上具有属人的本性。人是价值性的存在 ,人的生存规定着价值 ,而价值则表征着人在生存结构的内在矛盾冲突中对自身本质的确证与创生。从生存论的视域去体悟价值 ,就是要走出狭隘的价值主客体论 ,在生存和价值的内在关联中确立价值的形而上学根据。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哲学中,人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存在的特殊存在方式被规定为生存。此在生存着,对此在的分析构成生存论。历史、历史性及世界都因为此在的生存而获得自身的存在。能在规定着此在生存的本质,只要此在生存,此在就必定以能在的方式成为它尚还不是的东西。生存规定着此在的存在,能在构建着生存的本质。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生存即是死亡,存在与死亡没有之间。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在把抽象的人还原为活生生的人的同时,也解构、摧毁了人的精神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张国启  王秀敏 《兰州学刊》2006,1(8):118-119,117
利益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是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生存论视域下谈论的人本身的利益,是“此在”在对世内存在者揭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展开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物对人的具体需要的满足,而且表现为在人所建立的普遍的社会关系中所实现的人对人的利益的实现。利益离不开主体需要的满足,追求利益是作为主体的人区别于动物而去生存的一种方式,由人自身出发所建立的关系越广泛,追求的利益就越明显和便利。人类正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来追求自身利益,从而在追求利益中奠定人生存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生存论人学是把人学的研究直接引向人本身,通过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存状态的研究,来揭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的状态的内在秘密。在这种人学的生存论结构中,实现了身与心、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生存论建构的人学理论,是西方人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人学从主体论向生存论的转化,标志着人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移位,标志着从一元论、统一论向多元论的转化,是西方人学发展史上的前进,也是一种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14.
张登巧 《北方论丛》2005,1(5):120-123
生存论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生存论视野中的人是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即现实具体的人、感性活动的人和历史生成的人.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是一致的,从人学的维度解读生存论转向,其实是人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传统人本主义在当代的根本转型.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但这并非两个不同的转向,而是同一个转向,即转向实践-生存人本主义.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所开辟的新哲学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他的新人本主义就是生存(实践)论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型的建设性理解 ,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利益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是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生存论视域下谈论的人本身的利益,是在对存在者揭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展开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物对人的具体需要的满足,而且表现为在人所建立的普遍的社会关系中所实现的人对人的利益的实现。利益离不开主体需要的满足,追求利益是作为主体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生存方式,由人自身出发所建立的关系越广泛,追求的利益就越明显和便利。人类正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来追求自身利益,从而在追求利益中奠定人生存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倾听”:哲学生存论的意义阐释与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听”是哲学最本己的存在方式,由于它所包蕴的浓浓的生存论意味,“倾听”才表现出本真的哲学品性。“倾听”首先指我们对于置身其间的生存境遇的“倾听”,这种倾听显示了“在”所“在起来”的天然生命价值。饱含生存论意蕴的“倾听”如同歌德所说的“整体性的精神灌注生气”的活动,因而能够听出“此在”的生存论意义的必定是一种“共在”,“共在”是我们作为生命整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存在,由“倾听”所获得的生存论体认即是这一共在性的自觉展开。只有在对这一“共在性”的体验中,所有主体的相互“倾听”及自我“倾听”才是可能的。由此反省西方哲学演进的三种主题状态:近代哲学高扬“纯思”,现代哲学守住“语言”、后现代哲学则凸现“文本”,可以发现哲学的生存论意蕴在不断失落,哲学离“倾听”、离生存论体认、离生活世界、离历史感越来越远。因此,有必要整体性地反思西方哲学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澄明意义的实存内涵,还原“倾听”活动作为一切哲学活动的原生地位并进而凸现哲学作为人学应有的生存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美学生成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员精采、最具理论生命力的部分。但理论界似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重要美学思想颇多隔膜。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的述介,而着重论析该思想的理想色彩和科学品性。人的美学生成就是人自身按照美的规律重塑,人在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方面达到优化与美化的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之初,就异乎寻常地关注着人的美学生成的问题。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恩一开始就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来研究人的美学生成的水平的。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恩格斯…  相似文献   

20.
王德军 《兰州学刊》2007,18(7):13-16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高级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事物的一切属性.存在是人作为自然物质最具普遍性的在世方式,表现为自然界盲目的运动;生存是人作为有生命的生物(动物)在世方式,表现为人的本能的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生活是人作为人(劳动实践、社会关系、理性、意志、神性、文化等)的在世方式,表现为有意识的功利性目的活动和超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存在生存都是人在世的基础前提和手段,生活才是人在世的目的意义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