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和郭沫若的悲剧观有很大的不同,创作风格也迥然有别.鲁迅的小说主要写"下层社会的不幸",郭沫若写的多是"历史转换期"的大悲剧;郭沫若的悲剧人物比较单一,鲁迅的悲剧人物则具有多样性.但是,鲁迅和郭沫若的悲剧理论与实践,在差异和互补中共同为中国现代悲剧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鲁迅和郭沫若都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翻译家,在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问题上,郭沫若提出了"翻译是媒婆"的说法,鲁迅在不同的场合与文章中多次批评了郭沫若的说法,认为贬低了翻译的地位.围绕"翻译是媒婆"的问题,鲁迅和郭沫若就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辨析,推动了现代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双峰并峙的两位文化巨人,是我国文化战线上两面光辉的旗帜。这,已成为公正的历史结论。他们同是有过艰苦的战斗历程,同样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鲁迅和郭沫若相互敬慕,相互支持,并且有过联合起来的实际行动,但彼此又曾发生过激烈的笔墨交  相似文献   

4.
偶然翻到《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的一篇短文——《“郭沫若的化名之作”小解》(作者史明),读后想说点意见。该文作者指出我和单演义先生合编的《鲁迅与郭沫若》一书中,对鲁迅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五日致杨霁云书中所说的“郭沫若的化名之作”,未能注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和鲁迅的现实关系,鲁迅曾作过这样的概括,他说:“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我以为这是最真实、最准确的论述。为着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这个“同一的目标”,鲁迅和郭沫若几十年如一日,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形形色色的走狗“战斗”,因此,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冲突”,甚至“曾用笔墨相讥”,但“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确确实实地体现  相似文献   

6.
论及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首先不可避免的是郭沫若的译介问题,在这方面,针对不同译本的整理、综述、比较或是评论还鲜有专著和固定的专题研究,只是在极少的研究论文与专著中有所提及.与英语世界中的鲁迅研究相比,郭沫若研究开展得并不广泛,其研究学者相对较少,领域相对较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弱.尽管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由于郭沫若与政治联系极为密切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性,郭沫若的潜在研究价值有可能超过鲁迅.但是,从国外的郭沫若研究状况来看,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正是不少英语世界学者对郭沫若研究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极度偏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与精神分析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交相辉映的两面大旗,然而,他们在思想特点与创作个性等方面却有显著的区别。即以对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例,我们就可发现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某种角度来看,鲁迅对弗氏学说来取的是“冷处理”,在沉思和批判中显露出深沉的理性:先是指谬,再是辨误,然后认同,达到了批判与扬弃相统一的境界。①比较起来,郭沫若对弗氏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说是进行了“热加工”,在热情地拥抱和兴奋地发挥中展示了自己的激情。由此我们看到,郭沫若就是郭沫若。对待同一种学说、同一个客观对象,郭沫若有郭沫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专门从事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是没有的,但现代历史小说作为一个文学品种却在"五四"时期就出现了.1922年鲁迅的《补天》便是现代历史小说的一篇发轫之作.自此以后,一些著名的现代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王统照等也先后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到了三十年代,茅盾也秉笔创作历史小说,鲁迅则在这个时期又连续写下了五篇历史小说.除鲁迅、茅盾而外,郭沫若、巴金、郑振铎、严敦易、施蛰存、宋云彬等均有历史小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郭沫若的旧体诗词,意境声调,俱极深闳,誉驰中外,脍炙人口。他们生前都曾为日本友人书写过传诵一时的诗章,这里介绍的是他们在同一时期、用同一题材为同一位日本友人书写的旧体诗。鲁迅所写的是《送O.E.君携兰归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郭沫若所写的一首(未著诗题),则很少为人所知,现录郭诗如下: 菉葹盈室艾盈腰,谁为金漳谱寂寥; 九畹既滋百亩树,羡君风格独嶕峣。小原荣次郎君作兰华谱索题赋此以应丁丑新夏郭沫若(印) 鲁迅的一首写于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二日,即柔石等五烈士被害的前五天,是他避难花园庄旅社时所书。当时处境十分险恶。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契诃夫的作品和作风有若干相似。1944年郭沫若在《契诃夫在东方》一文中发表过这种见解。 1936年苏联《真理报》刊载的一篇文章写过:“外国的批评家以鲁迅先生的作风比之契诃夫的作风。”契诃夫的祖国的作家法捷耶夫同样说:“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的弱点的这一点,鲁迅与契诃夫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是新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对我国新诗的发展贡献卓著,但他在《沸羹集·序我的诗》中却说:“我不大高兴别人称我是‘诗人’,但我却是喜欢诗。”郭沫若确是“喜欢诗”的,除创作之外,他还写过不少关于诗的评述,尤其对鲁迅的诗,推崇备至。在《鲁迅诗稿》序中,他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说来奇怪,鲁迅也不喜欢别人称赞他的诗。他说: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郭沫若的一篇重要佚文《和大众握手——谈目前的文学论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口号”的论争提供了最新的材料。佚文反映了在“两个口号”论争中郭沫若与鲁迅、茅盾的一次新的论争和发展态势,因此特别具有文学运动研究的价值而受到现代文学家的重视。 一 这篇文是四川省图书馆的朱美兰同志发现的。文章写于1936年,发表于1937年2月出刊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郭沫若的儒学观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郭沫若的儒学观平议贾锡信,邱文治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位巨人,但是,他们的思想性格、哲学情趣、学术探求和文学创作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儒学观,形成强烈的对照,可谓两峰对峙,双水分流。鲁迅毕其一生,始终是批孔的,近年来有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郭沫若研究应当突破那种空疏的思想文化概念 ,更加重视我们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努力与作家本人的感受沟通起来。“超越于时空之上的绝对自由”这就是青年郭沫若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的理解 ,是他居于狂飙突进时期对于人生的一种基本感受方式。他自信自己真正领悟和掌控了生命 ,能够永远居于时代发展的颠峰 ,永远充当历史的弄潮儿。正是这样的感受方式给了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动人的艺术创造力 ,但也因此而使其陷入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当中。对比郭沫若与鲁迅的感受方式 ,将给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现代作家的精神世界以启发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曾经先后步鲁迅同一诗韵写过两首诗,两次都是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和个人生活、创作的关键时刻。他自己很重视这两首诗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反映了他和鲁迅之间关系的本质和主流。第一首写于一九三七年,收入一九三八年出版的《战声集》。郭沫若在北伐战争和参加南昌起义以后,由于革命转入低潮,为了保存和准备力量,他离开祖国,旅居日本,以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但是,在这十年中间,他一天也没有忘怀苦难的祖国。日本朋友们知道,他庭院里种的雪白的木莲  相似文献   

16.
林笳 《学术研究》2000,10(6):109-116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老聃这一中国历史人物在中德文学中如何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个性,并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文中分析的例子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克拉朋德、布莱希德、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朱德发 《文史哲》2002,1(1):17-24
世界化与民族化相互变奏的现代文学制导性传统是在“五四”前后的文学变革运动中形成的,鲁迅、郭沫若、茅盾以及诸多文学群体从理论到实践坚持并完善了这一文学传统,使其在现代文学的建构和演化中发挥了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擅长旧体诗,其成就可与鲁迅并驾齐驱,这是人们公认的,但他也会写新诗,却是注意者不多,兹特介绍一首一九二一年随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发表的《百无聊奈者之歌》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毅和鲁迅     
“并世不识面,文藻实我师。”这是陈毅同志在1955年2月初参观了上海的鲁迅故居之后所题的诗句。句短意赅,是陈毅同志热爱鲁迅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和鲁迅关系的真实写照。 早在1924年,陈毅同志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时,经由著名文学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统照先生的介绍,加入了这个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团体。基于“为人生”的共同文学见解,鲁迅先生与这个进步文学团体保持着经常的密切联系。1925年3月,陈毅同志发表论文《我们的生活》,在回顾五四文学革命战绩时,陈毅同志特别称道鲁迅先生的小说和郭沫若同志的新诗。同时,陈毅同志提出了“不是在向大众撤谎”的文学见解。这正与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谋而合。鲁迅先生在同年七月写的《论“睁了眼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思想文化的第二故乡,他们在那里度过了十年左右的青年时代——那是一个人求知欲望最强,最富于热情和理想的时代——贪婪地吸取了世界文化的乳汁。倘若他们不曾留学日本,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必定又是一个面目。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都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都由学医转事文学,都在五四前后名重文坛,并成为我国新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这一历史性的巧合,似乎展示了一条完全相同的路,然而细察起来,三者的出身、经历、思想、气质,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至同在日本留学,他们接受外国文化的方式和内容,他们的文学爱好和创作个性,也都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