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清词·顺康卷》蒋楛小传云:蒋楛字荆名,江苏山阳(今淮阴)人。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尚在世。与杜首昌等友善,唱酬甚多。有《天涯诗余钞》。(《全清词·顺康卷》,第5154页)按蒋楛为江苏山阳(今淮阴)人,误。现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丘如升刻本《天涯诗钞》序云:吴郡蒋荆名先生,自号天涯布衣,名家硕彦也。遭时多难,隐而躬耕之不逢年,饥驱出疆,留寓吾淮将三十年矣。明言蒋楛为吴郡人,留寓山阳。清长洲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  相似文献   

2.
李桂芹 《殷都学刊》2008,29(2):92-96
《全清词·顺康卷》的出版,把清词、甚至清代文学研究推向一个新台阶。然而,把清词网罗无遗显然难度极大,搜遗辑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笔者近期关注清初词,发现许多唱和词集有《全清词·顺康卷》未收词作,顺便补录274首,以俟补编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四册收有满族词人佟国器的6首词,其小传云:“佟国器,字汇白,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东北),移居江苏南京,隶汉军正蓝旗。”谓“汇白”为佟国器的字,非是。“汇白”是其号,“思远”才是其字。佟国器历官福建巡抚、江西南赣巡抚和浙江巡抚  相似文献   

4.
《词综》卷二十二“宋词”录赵旭《曲入冥》词,其词曰:“握管泪盈眸,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在西楼。几行候雁下汀洲。一个思乡寒夜客,万种离愁。”又见《历代诗馀》卷二十六。另《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下(共三卷)录元好问《浪淘沙》词曰:“诗句入冥搜,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倚西楼。衡阳归雁满沙头。一种江城寒夜客,一种春愁。”以上两首词,实际上是同一首词,只是第一句和最后两句在文字上略有出入而已。《词综》所录赵旭词,其调为《曲入冥》。…  相似文献   

5.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清词·顺康卷》于 2 0 0 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凡 2 0册 ,85 0万字 ,计收录词人 2 10 5人 ,词作 5 340 0余篇。宋词发展号称全盛 ,但《全宋词》仅 2 6 0余万字 ,收录词人 14 30余人 ,词作 2 86 0 0余篇。“顺康卷”仅占清词的五分之一 ,规模即已全面超过《全宋词》 ,可见有清一代的词学之盛。因此 ,《全清词·顺康卷》的出版以及《全清词》后续各卷的陆续出版 ,将极大地推动对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对词学的研究。但是 ,清代的资料量大面广 ,多未整理 ,收藏情况复杂 ,流通渠道欠畅 ,加上各种其他因素 ,都给编纂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 ,在这…  相似文献   

6.
钱大昕作为乾嘉时期的一代通儒,不仅在经学、史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兼擅诗、词方面的创作与评论。《嘉定钱大昕全集》收其《潜研堂诗集》与续集,但未见词作与词论。现从汪棣《春华阁词》所附诸家同作、题辞以及《昭代词选》《国朝词综》等选本中辑得钱氏词作四首,存目两首;另从邵玘《花韵馆词》的卷首题辞以及《練川五家词》所附的评点中,辑得钱氏词论若干条。钱大昕填词清朗疏快,不堆砌典实;论词则持平两宋,兼收众美,体现出通达开放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卷八九。录白居易《长相思》两首,其二云:“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云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林大椿辑《唐五代词》录此词,题白居易撰。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张宗橚《词林纪事》、朱彝尊《词综》亦以《长相思》“深画眉”为白居易作。  相似文献   

8.
有名的“西塞山前白鹜飞”等五首《渔歌子》词,千百年来都认为是唐人张志和的作品。但实际上,它的作者不是张志和,而是颜真卿。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关,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张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道出了《渔歌》词与画的关系和来历:《渔歌》五首是  相似文献   

9.
陈雪军 《兰州学刊》2007,(12):123-125
明末清初的梅里词人有很多,和朱彝尊年岁相近有缪永谋、李良年和李符等.《浙西六家词》刻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浙西六家中,梅里居其半.除朱彝尊之外,李良年、李符也同是梅里人.素与朱彝尊为文字交的缪永谋却没有入选,缪永谋其人其词也因此鲜为人知.《全清词·顺康卷》也失收其《南枝词》.文章粗略地勾勒缪永谋的生平、与朱彝尊等梅里词人的交游以及其词创作的风貌.通过考察缪永谋的词,可以了解梅里一地词坛创作的情况,亦可以明白早期浙西词派形成过程以及由云间词派向浙西词派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全清词·顺康卷》第四册收有吴骐(字日千)的《留穷词·庄天申作送穷词,日千反之》《留穷词·天申又送,日千又留》,这是吴骐反其意而酬和庄永祚(字天申)的《菩萨蛮·送穷词》《菩萨蛮·又送词》而作,后来还有赵虎文酬和的《西江月·代穷为答》。然而,笔者查阅了《词律》《钦定词谱》《中国词学大辞典》以及《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等,却没有找到“留穷词”这个词牌。《全明词》第三册也收录了吴骐这两首词,词牌却作《西江月》。笔者认为“留穷词”不是词牌,吴骐这两首词的词牌应是《西江月》。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先生的《<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见《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乙编上》)一文,其中有一段引文,现录如下: 涵芬楼影南宋本续幽(玄)怪录壹辛公平上仙条云: 洪州高安县尉辛公平、吉州庐陵县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县,于元和末,偕赴调集,行次阌彡,(绿衣吏王臻)曰:“我乃阴吏之迎驾者,此行乃人世不测者也,幸[鸿年按,陈先生谓应作辛]君能一观!”成公曰:“何独弃我”?曰:“君命  相似文献   

12.
《全清词·顺康卷》第九册第5099页收有赵吉士的《满庭芳》,其序云:"风鸢有作美人形者,曹秋岳先生言此题甚佳,戏拈此调."其词云: 蝶拍初敲,莺梭渐掷,东皋依旧清明.飘飖一纸,翠袖映红裙.便欲凌虚仙去,玲珑骨、飞燕前身.却疑是,桥成乌鹊,窃药向西行.轻盈.风度处,秦筝赵瑟,天外争鸣.似九嶷云断,共诉离情.试看红灯一点,昏黄近、撩乱疏星.归来也,游丝收尽,何处梦行云.  相似文献   

13.
清初河南词的创作就其在本地的纵向发展来看,可以说相当繁荣,但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明晰。现在以《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为基础,结合运用图表形式,揭示清初河南词的留存数量和词人的地域分布,分析其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并对河南词人的词学思想和词学活动加以阐述,以期呈现清初河南词坛的基本面貌,从一个局部透视整个的清初词坛。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日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其关联》中的失误郭延礼近读《齐鲁学刊》1997年第3期上刊载的王向远先生的《近代中日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其关联》一文,发现文中有数处硬伤,应当指出,以正视听。一、王氏文中第81页引用了觚庵的《觚庵漫笔》(按:王先生误写为《觚庵随...  相似文献   

15.
论金初作家蔡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荡剧变的宋金之际,蔡松年(1170—1159)是自宋入金、由宋人向金人转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人物.他出身宋朝官宦之家.弱冠之龄,金源铁骑粉碎了他在宋朝的仕途梦想,断绝了他赖以生存的傣禄.不得已,他随父亲蔡靖降金,出仕金朝.旋即又矛盾不安地随金伐宋,为金王朝献计献策,获得了异常亨通的官运,历任户部尚书、尚书右丞、右丞相等要职.他诗词成就颇丰,是金代词坛领袖,成为《金史·文艺传》中“爵位之最重者”.在文学上,蔡松年创作了大量诗词,现存诗歌五十九首.均见于元好问编纂的《中州集》.蔡松年与自宋入金的宇文虚中、吴激等人一样,“皆宋儒,难以国朝文派论之”(《中州集》卷一蔡珪小传).但他直接开启了以其子蔡珪为代表的“国朝文派”(又称“中州文派”),影响整个金源一朝的诗歌创作.他的词更是备受世人推崇,与吴激并称“吴蔡体”,是金源百年词史中屈指可数的大家,有《明秀集》(魏道明注)残卷传世,《全金元词》录其词八十四首,这一数量在金代词人中仅次于元好问.正是基于这些简单的事实.本文拟从政治态度、出处心态、诗歌和词作四个方面对这位金初作家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仕履误
  1.《明诗综》卷二四戴缙小传:“成化丙戌进士,累官工部尚书。”
  按:《国朝献征录》卷五二南京工部一收录有雷礼撰《南京工部尚书戴缙传》。《国朝列卿纪》卷六三《南京工部尚书年表》列有戴缙。《弇山堂别集》卷五一《南京工部尚书表》:“戴缙,广东南海人,成化丙戌进士,十八年任,本年削籍。”《国朝典汇》卷一八六“工部”记曰:“十九年,以戴缙为南京工部尚书,九月,革职为民。”《两朝宪章录》卷三七“成化十九年癸卯至二十年甲辰”:“升都察院右都御使戴缙为南京工部尚书。”明代职官分京师与南京,所记自当有别,《明诗综》小传言戴缙“累官工部尚书”,有误,当为“累官南京工部尚书”。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六○年出版的徐鹏校点本《陈子昂集》,“补遗”中收入一首《杨柳枝》:“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去不回。”此诗系采自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而其它诸本及《全唐诗》子昂诗均不见收录。蜀本称补自《遗录》,向读陈子昂集颇觉此诗不类子昂所作,只似中晚唐人口气,然无确凿证据辨其伪,近读彭庆生注子昂诗集,亦疑此诗伪托,收录以备考。并云:“此诗仅见于杨本,其他各本均无,《乐府诗集》录杨柳枝七十九首,亦无此篇。按杨柳枝原是民歌,经  相似文献   

18.
《东坡续集》卷五有《与鲜于子骏书三首》。在这三封书信的第二封中,苏轼讲了一些关于他自己作词的话。文如下: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六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 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苏轼曾经作过一首行猎词,并于数日后写呈鲜于子骏。词学界一般认为,信中所说的这首行猎词,即指《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人傅按编《东坡纪年录》云:“熙宁八年乙卯,公在密州。……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诗和梅户曹会猎,……又作《江神子》(雪涛按:《江城子》词牌亦作《江神子》)”。可见该词乃熙宁八年(1075)冬作于密州。因此,其数日后写给鲜于子骏的这封信,亦当作于是年。词学界一般均如此说,笔者亦以为然。  相似文献   

19.
正胡槻,《全宋诗》小传云:"字伯圆,庐陵(江西吉安)人。铨孙。"(第54册,第33796页)录其诗《赠刘升之蛰龙岩》一首。李裕民著《宋人生卒行年考》(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3页)把胡铨之次子胡澥误作"伯圆",胡槻、胡榘实为胡铨长子胡泳之子。胡槻字号,据汪森编《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卷二"穿山题名,庐陵胡仲威伯圆,约张维翰和甫陈次贾倪俊孺来游嘉定五年(阙)月"之  相似文献   

20.
《江汉论坛》1990年4月号刊载了张应斌先生撰写的《“西塞山前”是张志和的作品吗?》一文,内称:“有名的‘西塞山前白鹭飞’等五首《渔歌子》词,千百年来都认为是唐人张志和的作品。但实际上,它的作者不是张志和,而足颜真卿。”其根据是庸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的一段话:“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关,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张先生还从张、颜的关系、张志和作品风格等方面,论证了《渔歌子》必定是颜真卿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