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李广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0-26
美国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援助政策,始自于杜鲁门政府时期.1948年苏南冲突的发生,为美国冷战开始后确立的分化瓦解苏东集团的政策提供了契机.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体制下,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对南斯拉夫的NSC18/4和NSC18/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及其进程报告的形成与实施标志着杜鲁门政府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政策的形成.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利益的,其目标是利用南斯拉夫来分化瓦解苏东集团. 相似文献
2.
朱晓东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50-52
从陈寅恪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入手,分析其既不守旧泥古、抱残守缺,也不全面照抄西方、失去自我本色的第三种文化视角。从陈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世渊源,陈寅恪自身开放自由的学术心态和独立的学术品格,探求第三种选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际局势的变化和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使得里根时期美以特殊关系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都有明显的表现,双方进入了战略合作的新阶段,美以特殊关系达到了顶点。它对双方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4.
王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76-78
美国-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础之一,论述美以这种“特殊关系”形成的基础:美国对以色列的认同感,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战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犹太人的力量。虽然冷战以后以色列的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它两个基础仍然存在,这种“特殊关系”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由市管县到省管县,其焦点集中在管理幅度大小和行政层级多少的关系问题上。市管县的弊端、浙江模式的局限性;管理幅度、行政层级与成本、效率的悖论等,都反映了由市管县向省管县体制转换的复杂和艰难。"两害相权取其轻",本研究旨在从改革的"两难"处境中,探寻体制柔性转轨、降低改革成本以达到省、市、县共赢的可行性路径:即从单项改革入手,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稳步推进;适度扩充省级机构;扩展中心城市辖区;省、市分别事项共同管县;撤销乡镇建制,强化农村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6.
朱晓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6,6(2):50-52
从陈寅恪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入手,分析其既不守旧泥古、抱残守缺,也不全面照抄西方、失去自我本色的第三种文化视角。从陈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世渊源,陈寅恪自身开放自由的学术心态和独立的学术品格,探求第三种选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员工关系工作中的两难困境——兼对企业社会工作应用与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艳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38-43
当个人与企业之间发生冲突时,企业会如何处理?以H公司为案例.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对其经验材料的分析表明,目前中国企业中实务工作者面临着两难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实务工作者如何协助员工?在"弱势"与"强势"之间该站在哪一边?如何在科层组织中满足员工需求?在对以上两难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就社会工作在企业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讨论:企业员工关系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性问题;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地位、角色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合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
1970年代初,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问题成为影响苏埃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由于美苏缓和、苏联与萨达特对在处理阿以争端理念上的分歧等方面的原因,苏联对埃及采取了保守的军事援助措施,并将援助承诺一再搁置,这引起了萨达特对苏联的不满,进而导致了苏埃关系的恶化.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政策,是使苏埃关系走向破裂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苏埃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十月战争后,美国和埃及复交,而苏埃关系逐步走向终结,美国有效地防止了苏联势力在中东的进一步渗透. 相似文献
9.
现代知识女性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100-102,124
现代知识女性面临事业和爱情的两难选择:一方面,由于对自身角色定位认识的改变、成就动机的增强以及婚恋观的变化,她们倾向于选择事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性别角色定位、顾全两者时的角色冲突以及传统婚恋观的影响,她们又举棋不定.从社会学角度来仔细思考这一问题,唤起社会对她们的关注和了解,从而帮助她们摆脱困惑、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楼春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71-76
近年来,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介入日渐强烈和明晰,手段更加多样,成为制约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变量。不过,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介入也面临政策抉择困境,对华关系两面性导致“尺度”困境、意愿与能力失衡导致“实效”困境、与相关国家难以铁板一块导致“角色”困境。未来,美国会继续干预南海争端、深入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且日益重视“软介入”方式,但其政策抉择困境也为中美合作磋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贾长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5):537-543
抗衡限制性援助是美国政府贸易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限制性援助的使用 ,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项主要战略。一是推动并参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关于限制性援助的一系列谈判 ,直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二是设立限制性援助基金 ,直接抗衡限制性援助。 相似文献
12.
《国际论坛》2020,(3)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和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2019年,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相继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的驱动下,在资金规模、地缘分布、援助领域、执行机构等方面加强对外援助的"工具化"效用。随着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不仅是维护其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工具,更是在重要的地缘战略节点与中国进行"大国博弈"、制衡"一带一路"的抓手。深入研究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的规模与内容、特征与趋势,不但为把握美国亚太政策的动向提供直观而丰富的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105-107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而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能否形成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和完善的制度规范对于审计独立性至关重要。要全面分析和处理好独立性和效力的关系,明确在现实环境下制约审计效力的各种因素。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吸取其教训,正确认识解决会计师公正执业问题的难度,提高我国会计师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郭建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79-83
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同美国的初步接触。国共内战时期 ,美国在“遏制”苏联这一大战略的框架下 ,对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前景 ,一直持敌视和阻挠的态度 ,从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积极看法。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争取外交承认的努力。但终因朝鲜战争的爆发 ,美国势力染指台湾 ,中美矛盾激化 ,美国成了新中国的“头号敌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军人教育资助体系保障了美国现役和退伍军人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学费资助,不仅为军 人安置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而且也对美国军队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起到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美国教育资助体系在资助方式、资助范围等方面灵活多样,对于中国军人在 职教育和退伍军人职业重塑教育有着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艳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121-125
美国新主权论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的历史条件下出台的。它是为了美国的一家利益而挑战国家主权的一种反全球化思潮,是一种自私和霸权的行为。新主权论对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都是有害的,也不利于全球化进程。新主权论所体现出来的单边主义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对美国有利的结果,但最终会使美国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阿富汗反恐军事行动的合法性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瑶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5):561-566
“9.1 1”事件后 ,美国领导的在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 ,在国际法上找不到依据。美国以“自卫”为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 ,未能遵循武装冲突中的人道主义法规则 ,其行动的合法性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19.
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宝存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启动了肯定性行动计划,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对少数民族、妇女等社会不利群体给予某些优待和照顾,有力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和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但30多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存在和实施必要性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的争论趋于激化,一些州正在修改甚至取消肯定性行动计划,现有的以种族和性别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计划很可能为以个人需要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计划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仇朝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1-48
冷战时期,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关系。1991年帝力事件后,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在国会的压力下中止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1999年8月东帝汶公投独立后,印度尼西亚军方及其支持的民兵对东帝汶进行了攻击,美国国会对两国军事关系进一步作出限制,两国军事关系跌入低谷。“9·11”事件后,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力量平衡的微妙变化,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恢复两国的军事关系,在印度尼西亚有巨大利益的美国大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政府也都积极游说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和国会。这些因素促使两国军事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美国全面恢复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