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拉康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康的思想中,关于欲望的概念处于其理论的核心。拉康认为,欲望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中心,也是精神分析学关注的焦点。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主体的成因。拉康的三层结构说彻底修正和重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相似文献   

2.
俄底浦斯情节是拉康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是对弗洛伊德关于性驱力起决定作用的俄底浦斯情节观的重新解读。拉康指出 ,俄底浦斯情节是人类主体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两个功能性阶段之一 ,并强调这一概念中的主体间性关系。本文目的是以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悲悼》为文本分析剧中人物奥林的主体即人格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尝试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无意识欲望理论和象征界对《洛丽塔》进行解读。镜像阶段既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又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人通过镜子认识现实就会使认识与现实存在偏移与误差。正如小说中亨伯特通过自己与安娜贝尔的关系这面镜子来看洛丽塔,结果把洛丽塔作为自己童年的旧爱安娜贝尔。这就是亨伯特认识的错位,这是人的认识欺骗性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用镜像理论对小说的解析来说明人早期的记忆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的认识的错位与欺骗性。所以,要想找到真爱就必须破除这种认识上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4.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从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这三方面,阐述了关于个人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说明了自我是一个虚无、是错误地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所造成的幻象。  相似文献   

5.
《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埃德娜不满足于她为人妻为人母的生活现状,于是尝试着在身体欲望的解放和浪漫爱情中探寻一种新的自主的生活,但最终却走上自杀的道路。从拉康的主体三界理论来看,埃德娜经历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心理历程:试图摆脱象征界大写他者法则所界定的社会化的角色,沉迷在想象界中身体感官的愉悦和爱情的幻象,面对实在界主体结构中心的“空无”,走入大海,试图回到生命最初的他者——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6.
运用拉康理论研究《裸体吃中餐》中鲁比主体确立过程,认为人独有的认同欲望使鲁比的主体确立,但由于欲望是对他者的欲望,所以这种欲望使得鲁比主体确立的过程也是其主体分裂离异的过程———这是人成为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对司汤达的经典之作《红与黑》的评析历来停留在社会层面,该运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的欲望主体进行分析。认为小说主人公在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与被动的自恋欲望造成了他人格的分裂、异化与斗争;欲望主体的缺失使之发现真正的欲望对象永远无法企及,是人类存在本身所固有的缺失;欲望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在欲望主体的追求中,始终有一个客观化了的他者在注视着所谓的责任与事业。这是主人公走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中有许多性及性变态的描写,这种描写,当时许多卫道者侮以"诲盗诲淫",后来多有论者从社会历史批评,作家批评等多角度进行了批评,说法不一.用拉康的主体间性中的说话主体理论,解读郁达夫小说<沉沦>中的性及性变态描写,指出这种性的欲望只是一个"能指",而其"所指"潜藏在无意识在场的说话主体的言说的欲望中.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拉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改造。拉康认为,无意识不具有实体性,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是空无,"我"不断被他者建构,不断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10.
《暴力夺取》中的主人公塔沃特拒绝成为一名先知,在经历精神和身体暴力后最终回归耶稣接受自己的命运。从拉康的三界理论来看,塔沃特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心理历程:在想象界中想成为一名舅老爷式的先知,之后理想自我遭到破坏;来到象征界城市,由于对父亲法则的拒绝,陷入代表想象界的南方宗教文化和象征界的现代世界之中,成了分裂的主体;最终,在暴力和失语的帮助下,进入实在界,完成主体的同一性,同时实现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1.
《灿烂千阳》讲述了两位女性主体-玛丽雅姆和莱拉在社会和家庭的重压下,逐渐缔结母女般的情意和怀抱希望,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笔者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三界说对她们的生活经历进行理论关照,阐明了她们从混沌的实在界,至虚幻的想象界,最终到法律规定欲望的象征界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以及在她们主体性建构进程中他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拉康有关主体建构的三界说理论,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比较非裔美国作家理查.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和《黑孩子》中几个典型的黑人形象,探讨美国种族主义制度下不同黑人悬殊命运背后的深层原因,就能"以史为鉴",为现代人如何合理地进行主体建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代欲望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特与拉康在构建和阐发各自欲望学说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相似之处。二人理论最重要的共性便体现为对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的确立和彰显。而在正式引入欲望主体之前,萨特与拉康还不约而同地对自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研究,由此澄清了自我相对于真正的主体即欲望主体的对象身份。此外,二人都认为主体问题不可避免地牵涉他者问题,欲望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得到奠定。另一方面,萨特与拉康在相关问题的论述思路与立场观点上所存在的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由于恰恰体现了两套欲望学说各自的理论特色,因此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拉康与萨特欲望学说语境下关于自我、主体与他者问题的探讨进行梳理、比较与反思,当代欲望主体的基本哲学处境将得以被勾勒。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再现了第一代华人移民在异域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基于对拉康三界论的释读,剖析小说中三位主要人物的主体建构历程,发现他们皆遭受想象界中“小他者”的映像之欺和象征界中“大他者”的异化规训。小说人物在象征界屡受重创后,陷入主体建构的僵局;透过知觉的缝隙,认知到符号秩序的荒谬,企图回归实在界实现自由。这无疑在警醒主体需要保持反思的意识,审视虚妄的他者映像和既存的符号教化,从实在界中积攒力量,超越不合理的秩序。  相似文献   

15.
<白鲸>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复仇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恒久的主题--人与神的抗争,抗争的动力源于主人公体内勃发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对上帝与世间一切的叛逆,这种勇往直前的叛逆与反抗使主体的欲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与显现.同时,在与荒诞世界相对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行动也包含了生命的矛盾、痛苦、孤独与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回归家园的模式是东西方文学中永不枯竭的文学母题,巴金的《憩园》与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在巨大的表面差异之下,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即已经失落的家园无法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7.
在对《哈姆莱特》所作的各种解释中,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解释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这种解释的支点是将哈姆莱特之谜纳入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构之中。但是,拉康作为精神分析的革命者,却从自己的理论逻辑出发,得出了与弗洛伊德完全不同的结论。他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在弗洛伊德那里,这出悲剧的关键是哈姆莱特对母亲的欲望;而在拉康这里,关键是哈姆莱特母亲的欲望,菲勒斯被拉康用来表示母亲欲望的能指。  相似文献   

18.
《老无所依》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莫斯出于对金钱的贪欲而惹祸上身,因欲望而不断地经历痛苦和恐惧。他的遭遇代表着人类的普遍欲望,人物的结局给人很多的启示。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入手,深入探究莫斯悲剧的根源所在,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欲望号街车>是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南部生活的时代写照,主要讲述女主人公布兰奇在不断寻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拉康的两个观点--"欲望即缺失"和"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在文本中得到充分展现."欲望"是布兰奇走向崩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梅雨之夕》是一篇可以归入心理分析范畴的小说,作者的创作有意识地借助了精神分析理论,尝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拆解精神分析的文本游戏,解读这篇小说叙事的欲望结构和生产机制,分析语言背后无意识深层的欲望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