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流传下来的反映漳州音系的韵书有三种,即《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汇音》、《渡江书十五音》。本文拟探讨关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一书中的若干问题,于后两种韵书暂不讨论。《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刊行于清代嘉庆二十三(1818)年,是一本流传很广、陈炙人口的反映漳州方言的通俗的书。作者署名“东苑谢秀岚”。此书无序例,“东宛”究属何地,谢秀岚之生平事迹如何,文献不可征,皆不得而知。(十五音‘声母用“柳边求去地颇他曾八时英门语出喜”十五个字表示。韵母分为五十部,凡例中列“字早共五十字”:君坚金规嘉、干公乖经观…  相似文献   

2.
藏本《图经衍义本草》源自元刻。全书音注数量不多,但内容丰富。其中同义异音类型涉及到了中古汉语语音演变的若干问题:声纽影以相混;韵部止蟹摄细音、梗摄三等入声与臻摄入声合流,入声韵尾消失;声调浊上变去。音注基本上是依据口语,符合宋代语音发展规律,且带有方言特点。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了方孝岳先生的《跋唐写本〈经典释文〉残卷》一文(截在《学术研究》1963年第1期),其中谈到《残卷》所录的音切,多不如今本《释文》正确。从方先生所根据的事实来看,这个论断是很成问题的。为了解说方便,先录方先生的原话如下:这个释文残卷所录的音切,也显然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唐本释文残卷今传陈鄂本昴□□徐又音茅无此条,《切韵》亦无此音。音茅是因《史记》“昴星曰旄头星”而再致误读。败必迈反无此条,《切韵》亦无此音,败必类隔。妻七计反千计反。妻七类隔,千字为是。窜字林七外反无此条,亦无此音,声韵皆讹。滑于八反户八反,《切韵》同陈本。滑于类隔,作户为是。寅,徐音夷,又以真反。寅如字,徐音夷。以真反是正确的,所以陆云如字,本不应作又音,《切韵》亦无寅读夷之音。陈鄂的本子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音学五书》、《六书音均表》是清代古音学的代表作,成就有二:理论创新和古音音韵系统的初步建立。前者包括高举明陈第“古音时地说旗帜,还原古音音韵本来面貌”和“采用离析唐韵、以谐声系统归纳古韵分部、本证旁证推论的科学方法进行古韵分部”;后者包括“清代古韵分部的历史发展”、“按照古音的‘敛侈’重排韵部顺序”、“四声之论”和“入声韵和阳声韵的搭配”四点。  相似文献   

5.
《五音通韵》是清代前期的一部配有较完善韵图的等韵著作。它不但具有很高的音韵学史、语音史价值,而且书中的引证材料相当丰富,文献方面的价值也很值得期待。《中原雅音》是一部记录北方时音的韵书,虽晚出于《中原音韵》,却关系密切,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惜乎此书失传已久。《五音通韵》共载录21条《中原雅音》材料:既有音切,也有释义,可以确证《中原雅音》一书的存在,能够成为我们深入探讨《中原雅音》的宝贵依据。  相似文献   

6.
《福建方言字典》(1837)是一部较早且具影响力的闽南方言字典,本文从三个层面对该字典进行研究:首先,从史料和音系考证其记录的是19世纪初期的漳浦方言;第二,将它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对比,并参照同时期其它历史语料和现代方言,考订其讹误之处;第三,结合古今语料的记载和实地语言调查来考察19世纪初期至今漳浦方音的传承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谭海生 《学术研究》2007,(5):121-125
《切韵》音系是一个动态综合音系。《切韵》的反切是一切多音。《切韵》的反切记录的是当时以洛阳话和金陵话为主的多个南北不同方言的实际字音,《切韵》的每一个反切都可以拼读多种当时主要的汉语方言的读音。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考证了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上声调类,并与中古音和现代政和方言逐一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差别颇大。这是由于方言接触,引起不同方言的渗透与融合,导致上声调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声韵调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研究了《潮声十五音》的音系性质。经过探讨,笔者认为该韵书所反映的是粤东汕头方言音系。  相似文献   

10.
扬雄<方言>在当时没有标音手段的历史条件下,大胆使用汉字记录了各地纷繁复杂的方言词语和方音,在用字记词方面很有特色.<方言>被解释语用字中的记音字共519个.扬雄在记录方言词语时,既有用几个记音字记录同一个方言词的情况,也有用一个记音字记录几个不同的方言词的情况.这519个记音字所表记的512个方言词,实词507个、虚词5个,单纯词505个、合成词7个.文章从<方言>记音字与所记词语的关系以及<方言>记音字所表词的词汇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合韵的突出特征是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属不同的韵部,本质是一个字的本音与又读异部.段玉裁用合韵解释了韵脚字异部的现象,提示合韵字的实际押韵音与所协字同部.段玉裁还把《说文解字》正篆多音,读若字表示其又读,且与正篆之本音异部的现象当做合韵.正篆之本音与又读合韵有音近与音远两类.音近不是合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杜晓萍 《东南学术》2011,(3):211-216
《中西字典》是最早的一部台湾语字典,本文通过对《中西字典》音系进行研究,并将其与现代台湾音系的比较,探讨近一百多年来台湾音的演变,并试析闽台语音演变呈现一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湖语十五音>是修订<湖声十五音>编撰而成的.本文对<潮语十五音>的音系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湖语十五音>的体例;其次,通过考察分析<潮语十五音>与现代潮汕方言的不同,拟定其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并根据现代潮汕方言,运用"排除法",考证出<潮语十五音>所反映的音系是汕头方言音系.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万历年间的<字汇>采用偏旁分部检字法,并<说文解字>的540部为214部,承继和发扬了此前字典辞书的优良传统,奠定了近代字书编辑之基础,成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影响深远.但是,编撰于清代初期的韵书<五音通韵>却不乏针对<字汇>相关正字、注音条目的不同意见,有时还批评得相当尖锐.由这些条目的具体分析,可以探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帮助我们比较切实地考察清初社会语言使用状况,亦有助于<五音通韵>、<字汇>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的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在并记中、韩两种汉字音体系的一系列并记韵书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朝鲜韵书的特征。它真正考虑到韵书在朝鲜朝时期的字典功能,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重新整理和编排汉字音。因种种原因,在效用上,它当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但在今天,该书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宋八家诗选》是韩国古代第一部中国唐宋诗歌选集,其七篇序跋记文充分展现李2)与集贤殿文士的诗学观念。《唐宋八家诗选》的编撰响应了世宗大王的文化号召,承袭并发展了新罗末以来“唐风宋韵”的传统,凸显了重实用的儒教诗学价值观。通过以“唐风宋韵”为底色的雅颂复古、学诗作诗的效法典范、和而不同的诗学观、大力推举李2)及《诗选》等四个方面考查李2)等人的美学情愫,同时探讨《诗选》对高丽朝诗话的精神通变以及中国相关诗话思想的借鉴,可以充分了解《唐宋八家诗选》对后世学诗、朝鲜朝中后期各类诗选集的编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近代音中 ,见晓组字的颚化究竟何时结束 ,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变迁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朝鲜对音文献《朴通事新释谚解》、《汉清文鉴》、《重刊老乞大谚解》以及《华音正俗变异》所显示的语音材料表明 :18世纪中叶见晓组字的颚化还处于开始阶段 ,到了 18世纪末或 19世纪初 ,颚化有所增加 ,但还是占见晓组字的少数 ,仍处于过渡阶段 ,到了 19世纪中叶以后 ,见晓组字基本上颚化 ,但还不能说全部字完成  相似文献   

18.
唐代地理总志《括地志》散佚于两宋,国内仅存后世辑佚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古抄本《括地志》残卷,残存内容记述了唐初曲阜县。"残卷原文标点校正"部分对此首次标点校正;"残卷校释"部分论述残卷所记曲阜自然地理、曲阜县治及鲁故城、鲁城其他古迹以及残卷所引古籍文献。  相似文献   

19.
朝鲜朝(1392—1910)引进和翻译中国韵书,积极推行以《洪武正韵》为汉语官话“正音”标准的中文教育。朝鲜朝从官方层面将《洪武正韵》列入蒙童学习书目及科举考试科目,翻译《洪武正韵》,刊行《洪武正韵译训》,构建汉语官话“正音”韵书编撰的标准范式。《洪武正韵》曾对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产生过深刻影响,推动了朝鲜本土化汉语“正音”韵书的刊行,是汉语国际教育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史记》八书的学术渊源,古今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史记》八书的原型存在于《尚书》之中,但对太史公创设八书体例起更大作用的是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八书所载制度,都是特指改制中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