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易卜生早年长诗<在高原>以抒情主人公"我"告别故居谷地而上高原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故事,抒写出了诗人对于自我与自然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在高处"哲学的探索.长诗的主题具有多重性,长诗的生态之思具有多维度,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而得到体现的.人生哲学之思与自然生态之维都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人生哲学之思与自然生态之维在长诗中是一种二位一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长诗《混沌初开》在彭燕郊的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是其探索诗歌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该诗歌的主题意向指向至深、至远、至美的“全光之境”,诗人对于人类精神形式的把握显示出一种深刻的洞见和深沉的悲悯。与此相适应,《混沌初开》有着一整套自己的符号系统和由这些符号形成的象征结构,使长诗形成一种多向度的、呈辐射性的诗意展开方式,从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切入这部长诗的整体意蕴,而且可以把握到诗人在艺术探索上的基本理念和极为敏锐的先锋性意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下一些知名诗人积极写作"里程碑式"长诗文本的现象,以柏桦《水绘仙侣1642-1652:冒辟疆与董小宛》、欧阳江河的《凤凰》、萧开愚《内地研究》、西川《万寿》等最近的几部长诗为例,可分析他们的写作抱负、写作特点、诗体模式和审美属性,以查看当前长诗写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长诗文体创新的华而不实,他们所实验的元诗歌写作、史诗写作、地方志写作和百科全书式写作,均显露出勉力而为的窘蹙;二是创作者艺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明显消竭,这些长诗文本的艺术水准不仅远未达至他们之前的优秀之作,且多呈粗糙生硬之相;三是诗学理念与创作实绩之间的严重脱节;四是被评价过程中过多的虚与委蛇与牵强附会。在此过程中,可进一步探析当下长诗写作中普遍出现此类问题的动机或缘由。  相似文献   

4.
《密洛陀》是瑶族人民近年挖掘、搜集、翻译、整理出来的创世长诗。这部巨著共一万四千行,比我国的《诗经》要长得多,比古代《希腊神话》警句长诗三千七百行约多三倍,是当今世界上没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神话长诗。它真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之奇葩。一九八九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学作品大连旅游杯一等奖。我在无意中看到汉译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木哈买提的长诗,对诗歌中的宗教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宗教性长诗的特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6.
就马拉美长诗《牧神午后》与德彪西之同名管弦乐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经历、创作动机、过程及作品特点进行了比较,从而分析出两件作品的共同点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高姿英 《可乐》2010,(7):M0002-M0002
2010年5月17日,东湖新雨后,空气清新宜人。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来到武汉东湖之滨,参加“柳忠秧古体长诗《楚歌》研讨会”,以一番《楚歌一曲动江城》的高论雅议,启迪年轻人。  相似文献   

8.
《黄氏女对经刚》(以下简称“《黄氏女》”)是一部白族民间叙事诗,全诗共2317行,是白族民间长诗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规模最大的一部。其产生年代之久远,艺术表现之独特,反映社会关系之复杂,情节描写之细腻,人物心理刻画之精微,结构之完整,故事情节之奇幻,在白族民间长诗中实为罕见。它不但是白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而且是研究白族地区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9.
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创作论析古远清,孙先萱著名诗人闻捷离开我们至今已整整二十五年了,诗人生前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至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注意.本文拟对这部长诗略作论析,以纪念诗人闻捷;并对新时期叙事诗的创作提供借鉴。1按作者原先...  相似文献   

10.
抒情长诗《忆拉萨》(全名《想念吉祥法轮圣地拉萨之歌》)是20世纪初藏文诗苑中的一束奇葩,深受广大藏族读者的喜爱。本文拟就诗的作者及其生平、时代背景、长诗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诸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1.
彝文<雪峨养雀>是一部抑恶扬善并带有童话性质的优秀叙事长诗.长诗叙述了一个勤劳勇敢的彝族青年雪峨,为救护一只正濒于死境的小雀以及小雀长大后报答雪峨养育之恩的经过.作品从不同侧面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贫与富之间突出的社会矛盾,揭示生活的真理.长诗在表现善恶斗争的同时,也反映了彝族人民与财主富翁的矛盾和斗争.长诗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感人,含义深刻,在故事里充满了大胆而美丽神奇的幻想.  相似文献   

12.
《阿诗玛》是彝族民间叙事长诗之一,这部叙事长诗通过描写父系婚姻伦理法则与没落的母系婚姻伦理法则的冲突下悲剧主人公阿诗玛与阿黑的悲剧命运,展现了阿诗玛这样一个不断与命运抗争却最终以悲剧告终的人物形象。本文将从社会历史原因、阿黑与阿诗玛的关系等方面揭开这部诗歌真实的悲剧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的时候,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创的楼梯式写了长诗《好!》,为十月革命铸造青铜像。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纳·赛因朝克图也以楼梯式写了长诗《狂欢之歌》,歌唱建国十周年,在革命诗歌创作和接受外来影响方面提供了很有研究价值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述源思维是对彝族精神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思维方式,它极大地影响了彝族古代诗学的审美运思方式。彝族古代叙事长诗《红白杜鹃花》述源溯始、探始寻根的致思趋向明显受到述源思维的制导,长诗叙事寻源溯始,完整详尽,写人盘根究底探寻心路历程。同时,长诗注重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古代彝民族风俗画卷。  相似文献   

15.
与谢野晶子的长诗《君莫死》长久以来被当作“反战诗”受到世人关注。但从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诗歌之道”“尊皇之道”以及政治立场分析,她的《君莫死》只是一首真情流露的“心声”诗作,甚至算不上厌战诗。对与谢野晶子的这首诗,应该放到她的整个创作当中加以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壮傣两族的民间爱情叙事长诗一比较研究,观照其发展轨迹。首先从长诗的主题进行探讨,指出两族长诗的共同主题及其不同特色。其次对长诗主人公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创作方法加以对照,指出其异同。再次从民风民俗和地方色彩作了比较。最后从长诗产生的环境以及故事来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间长诗分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抒情长诗。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具有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叙述曲折、抒发浓烈;塑人物形象,采用诗歌表现方法等艺术特征。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中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的长诗《秦妇吟》问世以后,名动诗坛,震惊朝野。此诗以不容抹煞的历史真实性和深刻感人的艺术性强烈地震撼时人的心灵,以至韦庄立即饮誉天下,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然而,这一首长诗,命途多舛。其一被公卿谤议讳隐于作者之生前;其二坠简流沙亡佚于作者之身后,诗海沉沦;其三复出于敦煌石窟,却辗转流离于域外;其四虽算回归中土,却历遭非议酷评,长期不见容于今世。  相似文献   

19.
创化衍变、历久弥新的知青文学创作●黄曼君我爱读当代、尤其是新时期文学作品。其中,知青题材是我很感兴趣的一种。记得在“文革”中读过小说《征途》、长诗《金训华之歌》,激动过,也留下了遗憾。80年代中期,以反思心理读《今夜有暴风雪》,流着泪读《桑树坪纪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的成熟,以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长篇叙事诗的崛起为标志。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在诗体变革上,既非一味摹仿旧形式,又非纯粹“旧瓶装新酒”,而是以崇高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大众化与审美化的互补为理想。其真正的意义,不是说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严格地说它自身也在摸索——而是开辟了新的艺术空间。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也难免有其局限,正视这一点,是正确认识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的需要,更是叙事诗诗体走向成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