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卷首     
社会工作者不是“救世主”。虽然也有人称社会工作者为“北斗星”,但这“北斗星”也只能发挥引导的作用,不能改变社会现况,更不能把社会变成“乌托邦”。有人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既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正好说明社会工作并没有永恒存在的价值。无可否认,社会工作是新兴的专业,其起源与现代工业社会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皮湘林 《社科纵横》2013,(10):58-63
社会工作的道德特质使社会工作的道德情感介入成为必要。宗教信念、同情心、人类的互助心理成为社会工作源起的丰富的情感动因,然而,在专业理性主义的冲击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姿态让社会工作保持与情感、价值的疏离,社会工作陷入困境。社会工作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与关怀感的道德情感的重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形态与伦理形态的。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塑造需要社会、社会工作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自身各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2008,(13):64-64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可创 《社会工作》2009,(15):22-27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群体事件不断增多。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和物质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相关。在化解这些矛盾中,社会工作能够和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社会工作能否发挥作用,与社会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工作技巧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要搞好社会工作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赢得社会的信任、尊重和认同,居家养老正好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居家养老方面,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是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家专业社会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资料搜集,探索出针对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笔者归纳总结出社会工作者的6个激励层次,依次为价值使命、人际关系、工作本身、机构条件、职业认可和薪酬福利。  相似文献   

8.
原魁社 《社科纵横》2007,19(10):47-49
权威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之一。个体评价活动的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是同一的,在评价活动中不会发生价值主体的错位。权威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是权威机构,价值主体是权威机构所属的社会群体。权威机构应该从社会群体的需要出发进行评价,如果它从权威机构本身的需要或权威机构的组成人员"官员"的需要出发,这就是权威评价活动的价值主体的错位。民主机制对于防止权威评价活动价值主体的错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接2012年第1期)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群体构成与主要类型划分谁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构成群体是什么,各类群体的主要特点、异同之处和主要成因是什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者构成、社会工作者类型均多种多样,划分标准和界定角度日趋多元,实质是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兵"。与此同时,深圳市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失比较严重,社会工作者流失率逐年攀升。伴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如何看待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建构过程和遭遇的"重重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追问的问题。本文试图在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下,去探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工作机构、同工、居民等各种社会力量,是如何与社会工作者自身一起建构和形塑了社会工作者群体的身份认同,以期通过这些考察与探讨,去了解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并希望从此角度去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出改善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道德和价值观念模糊、心理素质不高、知识技能不扎实、人际交往和角色扮演能力不足、缺乏参与社会的目标和信心等问题。笔者试图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如建立高校社会工作者队伍,在高校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加强大学社区和周边社区的建设以及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教学等,以弥补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黎小青 《社会工作》2009,(18):18-21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中立是指社会工作者有阶段性地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案主的问题和行为,并对案主的价值观不加以评价。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有效地协助案主分析解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则显得比较困难。结合实习的经验及思考,笔者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两个方面的实例阐述自己对于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的认识。个案工作不同阶段、小组工作中不同角色要做到价值中立不同的表现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attitudes of social workers and business employees regarding the community involvement of businesses and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this involvement. The study, based on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in Israel and consisted of 316 participants from two cohorts: social workers and business employees. The principal findings show that social workers are more inclined than business employees to recommend that social workers increase their involvement in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BSR); business employees are more likely than social workers to advocate that the latter assume managerial functions; both groups support a low level of influence for social workers o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a role of exchange of knowledge rather than full partnership. The discussion addr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increasing social workers' involvement in BSR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business sector.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工作世界面临着大量的问题,迫切需要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基于此种背景,笔者在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广州A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A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背景、条件及现状,并由此对企业社会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企业中是一个支点的角色,它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平衡、协调。作为企业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但是当前企业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低,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by social workers and human service administrators that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veryday reality of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well-integrated network is defined as a network in which all organizations are connected and the resource exchange among all network actors is guaranteed. To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of service networks, this study conducts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four networks among service organizations governed by a shared-participant type of govern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networks in which the governance is more developed and mature, the structure shows a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The analysis and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ance leads to an integration of the efforts of diverse service organizations, ultimately increasing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entire network toward the complex problems of the target group. Future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discussing furthe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fforts and the role of shared-participant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8.
刘发全 《社会工作》2009,(22):18-20
新市民群体是城市中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由于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和城市人的社会排斥而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因而有强烈的自卑感。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社会工作对新市民群体的介入对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和认知,消除市民和新市民之间的隔阂,以更好的融人城市生活十分有益。本文以天津市妇联城乡部新市民社区学习中心的社工服务为例,阐述嵌入式社会工作在促进新市民群体融入城市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期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工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奇 《社会工作》2008,(20):16-18
通过阐释布迪厄的实践意义与“惯习”理论的价值,对社会工作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解读。提倡社会工作者的意识与思想形态及工作方法要秉承布迪厄的实践逻辑与“惯习”的优秀品质,随着时期的更替、目标的不同、要求的求新而不断地改变。并从中挖掘社会工作者的潜质,即采用“优势视角”来给予社会工作者以认可,从而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20.
杨竹  陈鹏  章祖平 《社会工作》2011,(6):53-56,88
随着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廉租住房住户作为一个特定聚居群体逐渐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他们维持日常生活、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主要由非正式支持构成,在经济困难解决、情感宣泄和社交支持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群体社会支持网较脆弱,网络规模小、结构单一,部分住户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支持。这样的社会支持网现状难以有效地化解日后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生活危机与困难,这既无益于个体生活状况的安定,也无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策略,即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服务组织和社区工作者为依托,以赋权理念为指引,以廉租住房住户需求为基础来帮助他们建构多类型、多主体介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