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爆笑校园     
暗恋阿明暗恋一位女同学,决定先写匿名信给她。朋友问:“那她反应如何?”阿明:“很激动!”朋友:“那很好嘛!然后呢?”阿明:“然后她就报警了。”  相似文献   

2.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去公园练剑,在草地上碰到一个散步的老太太,她问:“你这剑多少钱买的?”“六十。”我如实回答。“要是我,我三十多就能买一把。”她惋惜地说。路过亭子,一个做早操的老大妈问:“你这剑多少钱?”“六十。”我小声地说。“在我家那边只卖二三十块钱。”她叹息着说。  相似文献   

4.
手握黄金     
当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自己太穷,没有机会获得更多财富的时候,他可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一位愁眉不展的青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小伙子说:“因为我手中没有钱,买不来房子,买不来汽车。看着别人出入高级消费场所,我这心里就越发不平衡。”“我觉得你很富有嘛!”老人笑着说。“您不要拿我开涮好不好。”小伙子说。于是老人问:“假如我现在砍掉你一根手指头,给你一万元钱,你干不干?”“当然不干!”小伙子回答得很干脆。“好。那么,我给你10万元钱,要你的左腿,你同意吗?”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让你的双眼…  相似文献   

5.
抱怨的开始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距离肯尼迪航天中心非常近。我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一定非常有意思吧?”“我从来没有去过海滩,”他回答,“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你在开玩笑吧?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6.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相似文献   

7.
1996年7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到唐山考察,特意安排时间会见了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余力。大学、留苏时期的老同学,一见面,围绕着经济,就打开了话题。江总书记问:“苏联为什么会垮台?”余力教授说:“他们搞的计划经济,太死了,那还不走进死胡同。”江总书记说:“我们中国要把社会主义大旗扛下去,就得实现两个转变,搞  相似文献   

8.
她已走过了人生的漫长道路,如潮的往事仿如灿灿的红叶,经她片片采摘,珍藏在记忆的宝库里。她的生命之树茂盛、挺拔。有人问过她:“您多大年纪了?”“我27岁、37岁……”原来她把时轮倒转地计算。这正寓意着她对往昔的怀恋,对未来的向往。她真正的年龄是77岁。  相似文献   

9.
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思考是智慧的起点。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识人     
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  相似文献   

11.
他仪表堂堂,她却姿色平平, 看惯了郎才女貌的人们不仅好奇: 你怎么会选择这样的女子?于是, 他笑着讲起一个“八不许”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创造快乐     
大多数的时候,快乐与悲伤仅在一念之间。畅销书《快乐诀》的作者郭泰说了一则关于“哭婆”的故事: 乡下有一个老婆婆经常哭泣,她不但晴天器,雨天也哭,所以大家都叫她“哭婆”。 有一天,来了一位者和尚,他问哭婆:“你为什么整天器呢?”哭婆回答:“因为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伞的,小女儿嫁给卖香的。只要天气放晴,我就想到大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愈想愈担心,忍不住就哭出来。下雨时,我就想到小女儿的香一定没法拿出去晒干,所以也就忧虑得哭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她就听身边的人说她是要来的孩子。椴树开花时,赶花人生下了她,又辗转托人送掉了她,然后又赶别的花去了。她回家问他。他说:别听他们瞎说!然后拉她到镜子前,指着一大一小两张脸说: 别人家的孩子谁能长得跟我一样漂亮? 她笑了,镜子里的他刀条脸,又黑又瘦,实在与漂亮沾不上边。但她信了。从那以后,谁说她是捡来的, 她都会大声告诉那人:除了我爸,谁能生出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14.
1965年,我在西雅图市内景岭(View ridge)小学当图书管理员,一天,有个四年级老师来找我,说班上一个学生完成作业比其他同学快得多,她简直应付不了。“能不能打发他到图书室来帮帮忙?”“那就叫他来吧!”我答。 几分钟后,一个瘦削、褐发、穿着体恤衫和牛仔裤的男孩露面了。“您有活儿给我于,是吗?”他问。 我把整理图书的“杜成十进分类法”教给他,他一听就会。接着,我交给他一叠超期借卡——因为时间拖得太久,我怀疑这些书实际上已经归还。万一我把卡片张冠李  相似文献   

15.
同一条河流     
阿宁  瑾轩 《人才瞭望》2015,(5):98-101
一邢丽在质监局上班,来市政府大楼取文件时碰到了市长焦远,他让邢丽下周一下午去他的办公室。焦远是邢丽的表哥,但是已经好些年不来往了。心结是焦远当市人事局长时,她求他给在环卫局扫马路的丈夫岳大健调个单位被拒绝。周一,邢丽不情愿地来到市长办公室。焦远问:大健还在环卫局上班吗?她说:他没本事,能去哪儿?焦远说:那年你找我,有个副局长正在市里告我,我压力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一次,我随工会主席下连队, 主席一路上和农工打招呼,叫着一个个农工的名它并向他们问好,农工也向主席问好,显得十分亲切。下午,在某连召开座谈会中间,有一个小青年吵吵嚷嚷走进来,说是要告连长的状。工会主席一下叫出他的名字,问他什么事?这个青年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工会主席告诉他:“我不但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爸爸妈妈的名字。你坐下,有什么事给我说吧。”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五则     
天意 大一新生军训,一女生问教官:“为什么我们祈祷了这么久还不下雨呢?” 教官神回复:“你认为你们四千新生祈祷下雨,能比得过两万多名学长祈祷天晴吗?” 夸奖 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朱迪获奖无数.无论去哪儿,她都会选几张自己拍的照片带着.一天,她到邻居家做客.“哇,”邻居桑德拉说,“照片拍得真不错,你肯定有一台好相机.”朱迪听了有些不悦.晚饭即将吃完时,朱迪对邻居的款待表示谢意:“十分感谢,菜非常好吃.”之后又加一句:“你肯定有一口好锅.”  相似文献   

18.
4月16日中午时分,我拨通了单霞丽大师家的电话,铃响了几声后,电话那头有了回音,然而那声音并非我十分熟悉的圆润、精神的女高音,而是让我有点陌生的喑哑、疲惫的女低音。这是单霞丽的声音吗?当然是!看来是我的电话铃声扰了她的清梦。我怀着歉意,向她道贺,因为三天前在她36岁生日到来的前夜,她在桂林夺得“银荔杯”赛女子组冠军。听得出她仍很兴奋,只是征战和旅途中的消耗使她精疲力尽,目前她急需“补觉充电”。我三言两语结束了通话,与她相约过几天到上海棋院见面细聊。 几天后,我们在上海棋院胡荣华象棋俱乐部的办公室里见面了,那天胡荣华老师也在。胡老师和霞丽女士都是我  相似文献   

19.
海外女人在炫耀时,就抛“女秘书”,“我的女秘书怎样怎样”。“我用过的女秘书某某”,好像女秘书是她的下女那样,真想问一问那些高人一等的女强人:这算不算践踏他人的尊严?女秘书也小是老板的侍婢,不过协助主管人把工作做得更方便容易而已。  相似文献   

20.
挫折的礼物     
成功是挫折送给人类的礼物。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 “我是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