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发展的路径,并进一步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包括实践的价值观、实践的世界观、实践的发展观、实践的创新观等。其当代意义在于发展以人为本价值观,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丰富实践发展观,推进实践操作的规范研究,追求实践创新的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对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发展观、和谐发展观和实践发展观,构筑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内核是与时俱进,实质是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全面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层面上开拓创新了发展观;先进文化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正确指导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人类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系统整体观、人文价值观、社会实践观、文化创新观。运用人文科学的思想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系统科学观,在人文科学的建设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哲学理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是邓小平理论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世界历史为视角的社会发展观、实践为检验真理标准的认识论、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对立面相结合的辩证法的视角去研究邓小平哲学思维的新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发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在发展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哲学演进到了新时代。在新的思想语境中,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所应采取的一个合理的主导性形态,就是习近平发展哲学即习近平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观。习近平发展观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新时代的发展哲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规律、共同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等。新时代发展哲学还深刻揭示了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发展的全球格局逐步形成,全球格局表征着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发展阶段,它是发展的人类主体、人类利益、全球场域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以它自在的规律存在着,直到人类诞生以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原始的根基.当前,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阐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剖析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30年来,我国哲学界的哲学观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在哲学时代观上;在哲学体系观上;在哲学功能观上;在哲学实践观上;在哲学品质观上;在哲学发展观上;在哲学世界观上;在哲学辩证观上;在哲学价值观上;在哲学人论观上。  相似文献   

9.
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重要乃至核心的地位,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推进.之所以称其为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穿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部分,不仅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而且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其所以要动态平衡地发展,盖因我们的发展以人为本;其能否做到动态平衡地发展,也在于是否真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田丰 《学术研究》2012,(11):1-7,163
以问题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历史观、一种认识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方法论。问题的哲学是实践哲学;问题的哲学是反思哲学;问题的哲学是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与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人水关系的发展观、唯物观、系统观、矛盾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实践观,认为人水和谐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围绕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发展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中关于发展内涵、发展意义、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条件、发展价值主体、发展价值标准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不同实践基础而形成的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发展观为基础和重要渊源,在发展目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创新的同时,又继承了邓小平发展观的经济发展中心论、改革开放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造哲学是以改革开放创造活动为逻辑起点,以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方法和新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创造性、时代性、开放性、反思性、超越性等特征的哲学.协调发展论是邓小平创造哲学中具有显著创新的一个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创造性实践的需要,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新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强调通过协调、合作、结合、和平等方式促进当代中国和世界健康发展的创新哲学理论;是在继承毛泽东哲学思想关于矛盾发观的基础上有很大创新的社会发展观和方法论.限于篇幅,本文只简要地探讨邓小平创造哲学协调发展论的新条件、新论点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发展观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人的精神异化,生态伦理发展观则由于一系列的理论悖谬而陷入了困境.发展伦理学正是在反省人类生存危机、积极吸收传统发展观和生态伦理发展观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的是探索出一条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之路.作为公平的正义是发展伦理学的核心价值,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伦理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绿色发展观进行探讨.绿色发展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支持,绿色发展观的内部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绿色发展观的深入必须考虑到伦理观,考虑到人与自然是绿色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绿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不仅体现着马克思的时代精神,而且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使人在自然当中合理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的统一,才能真正让绿色发展观贯彻到底,让人类共享绿色发展的硕果.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实践哲学高度建构了一个富有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的科学的合理的实践理性,它使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实践理性合理化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所构建的实践理性与当代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所内含的实践理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在理论上,要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发展;在实践上,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步推进,有机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成为党的意志、国家意识、社会时尚和全民追求.  相似文献   

19.
毕节地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控制人口"三大主题进行的追求科学、和谐发展实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劳动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观,为西部后发展地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了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是在我党的历史上首次使用"创新实践"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当令时代的实践特征.在当今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成为了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主题.因此,在哲学上研究创新问题,提出"创新实践"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实践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创新,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持久生命力,使其成为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