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某些人眼里,所谓的"普世价值"往往等同于美国式的民主制度。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在私有制条件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并不具有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璐璐 《决策与信息》2008,(10):127-128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抓住西方"普世价值"理论上的痛脚,分析其不可克服的漏洞和弱点,结合其推行者在实践上的多重标准,言行不一,揭露其旨在于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何亚非 《领导文萃》2014,(14):34-36
<正>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人们对"颜色革命"的关注再次上升。所谓颜色革命,狭义讲是指,在前苏联范围内旨在推翻苏联解体后建立的由前苏联权力人物领导的政权,建立摆脱传统俄罗斯影响、基于西方价值观、更加亲西方政权的"革命"。从更大范围看,可以说是美欧国家支持旨在推翻本国传统政权,以西方价值观为旗帜建立亲欧美政权的"政权更迭",如中东和北非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民主”还是源于西方的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然笔者不采用“中国的民主”的说法,自然也不会采用“西方的民主”的说法。这种说法不能区分“属于”还是“源于”,容易把本质论与发生学混淆起来。许多学者喜欢比较中西或者东西(方)历史、文化、制度、思想,却没有意识到这里面隐藏着许多理论和方法上的陷阱。在文化比较研究中,有两个最著名的问题,即所谓李约瑟问题和韦伯问题。模仿这两个问题,也可以针对民主提出:“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民主?”“为什么偏偏是在西方产生了现代民主?”在试图回答之前,应当审查在提问中是否暗藏玄机。让我们先从考察李约瑟问题和韦伯问题…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美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都明确表示在反对恐怖主义斗争中,要把极少数恐怖主义分子与阿拉伯国家或伊斯兰教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双方都不愿看到现有的关系再受到损害,不希望这一本来就复杂多变、非常敏感的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数。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溯恐怖主义的根源,更不是为“9·11”事件讨个说法,而是为了从宏观的视野来探讨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世界之间漫长而复杂多变的关系史。在普通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至今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6.
<正>智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组织,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智库的影响力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智库在社会系统中掌握着相当的话语能力和话语资源,智库话语的有效传播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智库话语传播已经形成了日臻成熟的运作机制,呈现出国际化大型智库的显著特点。本文拟从逻辑起点、平台建设、策略原则、舆论引导、内在目标多维角度对西方国家知名智库话语传播运行机制做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