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7年通过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莆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宜居莆田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并通过制定宜居莆田建设框架提出了宜居莆田的规划建设途径,包括与总体规划衔接,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规划试点项目、制定工作推...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核心已逐步从城镇扩张"摊大饼"转向旧社区改造"有机更新"以及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系统.针对高密度城市老旧社区水景普遍存在的维护成本高、效果不佳、居民满意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水弹性系统,进行老旧社区弹性模块化水景的构建与实践,从而提升水景的维护效率,修复社区生态.弹性模块化水景有三大优势,即富于变化与统...  相似文献   

3.
2011年,西安市将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把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作为推进老龄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4.
创新"城中村"社区治理工作,是有效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泉州市在"城中村"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要实现以"城中村"社区治理工作的创新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泉州应该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居民保障水平提高、社区管理者素质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等五个方面继续推进各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球城市竞争的背景下,宜居城市既是世界城市发展建设与价值提升的目标,也是我国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落脚点。深圳作为国内高发展强度城市,系统性、结构性地了解居民的宜居满意度对指导深圳未来的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圳居民宜居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基础,利用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宜居因子和居民属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深圳市宜居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居民对深圳宜居性总体感知差异明显,需求层次较低的生存发展因子题项解释力较高,高需求层次的环境适宜因子和服务供给因子题项解释力较低,说明深圳居民在高生活压力下呈现出需求层次倒置的现象;第二,宜居满意度在深圳不同居民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非本地户籍、青年、居住年限短、民营企业员工、原特区外辖区、城中村、男性、低学历等居民群体对深圳市宜居满意度较低;第三,生存发展因子与居民的居住辖区、户籍属性交互后解释力增强最为明显。目前空间资源稀缺、人口持续流入和购房及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为深圳的宜居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能有效针对深圳原特区外辖区、非本地户籍居民的生存发展因子,特别是对住房条件方面进行改善,将最大效益提升深圳...  相似文献   

6.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给予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优势有目共睹,同时为城市社区和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加强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城市居民的沟通互动,充分体现了城市居民的主体性,延伸了城市创建空间等。可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城市社区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能否充分抓住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扩大辐射面、增强影响力,提升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祎 《科学发展》2011,(3):72-76
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民主治理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宥于我国历史传统和民主法治国情,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仍存在民主权利与民主需求、民主需求与民主实践、民主实践与民主权利之间不相协调一致的问题,使得社区民主治理陷入“权利-需求-实践”的困境,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及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实际,完善民主权利,满足民主需求,深化民主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景全 《城市》2013,(5):31-36
宜居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建设宜居城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路径,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原经济区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宜居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镇化由量的扩  相似文献   

10.
5月30日,上海市民政局与徐汇、黄浦、嘉定、松江四区政府举行深入推进现代民政建设集中签约仪式。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位于上海市中心、人口密集的黄浦区,将围绕中心城区社区建设,打造“老年人宜居型社区”,同时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干预。据悉,这种“老年人宜居型社区”介于家庭养老与专业机构养老模式之间,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身边无子女陪伴的老人提供助餐、助居、助聊、助医等多种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