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菁菁  耿亚男  于冰蕾 《城市》2021,(12):12-24
城市更新是新时代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难点问题.笔者研究发现,城中村更新改造的关键难点在于增值利益的再分配,任何过度谋求单方面或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做法都会使项目实施难度加大、改造成本增加,最终导致成本外溢、由社会共同负担.因此,必须摒弃单方面主导城中村更新改造和谋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做法.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建立综合目标体系和多元主体协作关系,构建"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企业—外来常住人口"利益共同体,倡导"社会参与式"城中村更新改造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空间生产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再生产,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对全面改造村落后村民与租户两类社会群体的空间活动与社会交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引入空间测度量化分析方法,探究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耦合关联。研究发现:城中村改造后形成了"传统遗存/再造空间"与"重组现代空间"两种空间类型。前者属于非符号化空间,有助于延续原住村民的社会记忆与社会联系,具有排他性;村民依然有较强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社会较融合且个体间的社会联系较强,属于强势群体。后者是社区主要的公共空间,具有非排他性,但这类空间并无任何情感寄托,空间使用者很难在其中找到心理归属与文化认同,也难以实现社会关系的凝聚,新搬迁进入的社会群体出现"社会原子化"特性。两种空间类型导致社区出现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帅 《城市》2017,(12):47-53
笔者借鉴城市增长联盟理论,选择在广州城市更新过程中有影响力的猎德村改造和亚运城开发两个案例来分析城市增长联盟是如何形成、 发展和变化的,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同时,关注增长联盟中的主体基于不同利益目的产生的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更广的范围来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从全国目前来看,城中村现象绝不是个别城市的特殊现象,而是广泛的分布在全国大小城市。例如,广州市白云、天河、海珠、芳村、黄埔等区共有138个城中村;珠海市建成区内共有城中村26个:武汉经过数十年城市用地的围裹,武汉市"攒下"147个行政村;太原有75个城中村,近12万农民等等。  相似文献   

5.
刘启超  章平 《城市观察》2017,(6):119-127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农村的城市,也使深圳市成为全国城中村数量最多的城市。城中村有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深圳市政府把城中村的改造治理提上议程。在"强政府-弱社会"的背景下,城中村的改造治理往往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因此,很少有村民自发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发生。本文利用西头新村这一天然田野实验室,以集体行动的逻辑为视角,来探讨在无公权力和开发商参与下,自发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得以形成的机制。在"利维坦式"和市场化之外,为城中村的改造治理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认为在改造治理过程中,政府应转变改造治理的思路和更多地兼顾流动人口利益,为这些流动人口提供居住之所。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缘何成了鸡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更广的范围来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从全国目前来看,城中村现象决不是个别城市的特殊现象,而是广泛的分布在全国大小城市。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是指被城市所包围的村庄,也称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是对许多城中村的真实写照.对城中村的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政府快速拓展城市空间的必然.要完成对城中村的改造无疑是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方进行博弈的过程,要完成城中村的改造,无疑要突破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瓶颈,实现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正遭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导致其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减少与历史文脉的中断。为保持历史性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完整性,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引入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从"事件"、"功能"、"空间"方面提出关联性保护与利用的一般方法,最后提出构建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一般步骤,能有效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并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志刚 《城市观察》2011,(4):166-171
"城市村落"的概念提出,是对"城中村"概念的一次批判性反思。"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正如其概念一样,形成了单一性、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本文拟就广州城市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现存状况的分析,探讨广州城市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及注意问题,并提出"城市村落"的研究应从人文关怀之意义出发,更侧重于对其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更广的范围来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从全国目前来看,城中村现象决不是个别城市的特殊现象,而是广泛的分布在全国大小城市。  相似文献   

11.
My Village     
I live in a wonderfully contradictory part of Beijing. It is an environment part urban, part rural and a lot of in between. However, it is quickly becoming more homogenized, huge apartment complexesrising in the mist, extensive farmland being transformed into roads, shopping venues, new "luxury villa" complexes and more.  相似文献   

12.
Ma Linhong,26,lives in Nanyangwa,a village in Dongxiang Autonomous County,in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She now earns about 6,000 yuan(US S923)a month as a workshop employee in Nanyangwa.After Ma won first prize,in the piecework system,for several consecutive months,she was promoted from an ordinary worker to supervisor of the workshop.In the past,Ma did farm work and chores at home,with no way to earn extra money.  相似文献   

13.
14.
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大学生"村官"引进工程。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与农村工作、生活的不适应逐步显现。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这既要从"村官"自身的努力入手,也要从用人机制的健全入手,以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充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佑兴 《城市观察》2010,(2):174-182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广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讨论了广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岭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讨论了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大岭村在遗产保护、形象策划、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建议。本文认为,广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始建于元朝的国家级传统村詹外普拉村,位于云南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中国唯一的示范村项目。乡建团队运用乡村社会创新模式,逐步通过生态景观打造、生态种植推广、一院一品民宿、耕读书院、朴门永续农场及咖啡馆下乡计划等项目的落地,为老村民赋能,弓丨霄村民入村、让外普拉村走向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老村民安放身心的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17.
始建于元朝的国家级传统村詹外普拉村,位于云南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中国唯一的示范村项目。乡建团队运用乡村社会创新模式,逐步通过生态景观打造、生态种植推广、一院一品民宿、耕读书院、朴门永续农场及咖啡馆下乡计划等项目的落地,为老村民赋能,弓丨霄村民入村、让外普拉村走向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老村民安放身心的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京郊农村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认为这一角色的成功扮演,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前河村位于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知——“洛阳三彩陶艺村”,又称“爱和小镇”。这个经过艺术雕琢的乡村,仍保留着醇厚的天然趣味,山间芳树遍植,传统民居点缀其间,以陶缸为原料的创意作品随处可见,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来观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