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施行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存发展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生产要素 ,完善以质效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建立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农业科技管理新机制 ,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制约当前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诸如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不利农业科技产业化、科技经费不足,现行科研机制不完善等主要困难和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在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制约当前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诸如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不利农业科技产业化、科技经费不足,现行科研机制不完善等主要困难和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在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业科技项目具有社会性、应用性和长期性,其社会效果很难量化,因此,在绩效评价时有些内容必须采用定性分析。但定性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此可采取运用两组评价人员、关注评价结果、科学设置定性评价得分标准及权数、关注项目的"副产品"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定性分析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苏扬州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在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农业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创新的核心力量薄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主体产业化的科研支撑力量欠缺;农业科技创新链中技术链、产业链断裂。因此,从技术链、产业链搭接视角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技术链,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链式发展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面向农户户主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最基层的农民的视角反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认为中国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研究滞后、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备、是制约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农村传播与广泛应用的根本障碍;文章提出了适当扩大经营规模、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健全和规范农业推广体制以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284个农户的农业科技需要(度和类型)以及影响需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农户需要农业科技,且存在传统农业科技与新型农业科技的需要差异;农户农业科技需要是以农业经营主业为结构基础,在考虑农业科技效应情况下,综合分析农户自身科技技能掌握情况和农业科技服务完善度的结果。农业经营类型、科技效应评价和农户科技技能掌握对农户科技需要的作用具有显著正相关。提出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时鼓励农户经营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8.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现代农业强国,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围绕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中存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农业发展模式单一、基础性工程重视不够、研究趋于同质化等不足,提出了关于逐步完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多种形式拓展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以科技为翘板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目的为导向推动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的现状,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及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必须加强科研项目的立项、执行、完成情况的评估,充分结合产后效应,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为例,针对转化及推广资金筹集和管理问题展开探讨。在指出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认为由于农业科技类型不同,其转化资金的来源也不一样,并对农业科技转化及推广资金应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实施分类投入机制的具体建议,即公益性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转化资金应以政府投入为主,而经营性项目的推广转化资金则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还应强化资金管理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状况,认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具有成果互补、要素资源互补等优势,但总体上有待进一步加强,进而提出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1)优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政策环境;(2)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资源;(3)加强闽台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4)促进闽台人才及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方面设计闽台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得出技术特征指标权重最大,经济特征指标权重次之,生态特征指标权重最小的结论。技术适用性、技术先进性、产品市场前景、技术带来的产业集聚与产业链整合、技术对闽台产业优势的整合是重要的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中,台湾专家比较看重产品竞争性、产品市场规模等现实性指标及技术带动农户数量等侧重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反思其管理中因价值缺失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现象,认为生态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更需关注其本身公共性价值的追求。生态建设项目有着与其他公共项目不同的特征——外部性与纯公益性,因此基于公共价值管理范式分析生态建设项目的公共价值是一个价值体系,具体体现于公平、民主、效率、经济性、可持续性、生态效果利益等价值中。结合生态项目实践,深层分析其公共价值确定、创造、传递的过程,构建由“过程+结果”构成的生态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生态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的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可以将同行专家评审与比较评价法相结合,从而对申请项目进行择优立项.  相似文献   

15.
研究认为,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项目过程后评价、效果后评价和持续性后评价三方面内容。运用调查法、对比法、综合评价法和逻辑框架法,对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选择云南省茶树良种繁殖场项目进行实证。对推进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核能、氢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可持续利用新能源的大力开发,电力企业同时管理的能源项目越来越多,但管理效率过低,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当前能源项目发展情况,采用项目组合管理方法构建了能源项目组合管理流程化体系,包含五大部分:能源项目分类与识别,评估与选择,组合优选排序,组合平衡及评审与控制。此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自下而上的对单个能源项目进行管理的方式,以企业和国家能源战略为依据,自上而下地对多个能源项目进行高效的组合管理,解决了能源项目管理复杂的困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项目收益,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实践中我国能源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设项目绩效审计问题,采用经济评价方法,分析了建设过程中的不良现象,结合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选择了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括经费自给率、贷款比例、工程造价指标等19项具体指标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对提高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等情况,本文基于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实施过程,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分析,确定选址阶段各项工作的价值目标,构建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下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孝南区为例对其进行验证,以期指导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效率测度模型可有效探寻选址工作的不足,并有利于其改进及效率提升;同时,该模型效率测度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客观且非兼容性强,其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是指科技计划项目在获得立项批准到应用期间,根据事先制定的阶段目标所达到的,可以予以指标度量的计划完成程度及所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进步有推动作用的预期成果.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有益于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对科技计划的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统一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多类型多层次设置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和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目标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询价发行的新股数据,从新股的价格行为特征入手,借助“簿记”理论,可研究我国累积投标询价方式发行新股的IPO抑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询价制度在收集发行前新股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受制度限制而低于国外;IPO抑价是对揭示真实信息投资者的一种价格补偿;由于数量补偿机制受限,导致IPO抑价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