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被追诉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在法律层面上基本消除了律师为被追诉人进行辩护的障碍.这就对刑事辩护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现有的对辩护权保障以及对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效辩护”是英美法系国家对律师进行辩护活动的过程和产生结果所要求达到的一种标准.“有效辩护”在我国的引入,首先要阐释清楚概念内涵,其次要界定衡量标准,同时还需通过评估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配套措施包括加强对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的管理和监督、确立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积极动力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18至19日,由上海政法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在上海市联合举办的“2006年刑事司法与犯罪控制的新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到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共计140余人。本次研讨会围绕社区警务、监狱行刑与社区矫正、犯罪预防与控制三大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17日,由中山大学法学院和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联合主办、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碳交易法律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于国内外的学者、政府和实务部门专家以及中山大学师生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开始倡导和容许个体的意志自由选择,使个人意志得到尊重。旨在揭示宽容理念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形成和发展,阐明宽容司法与传统刑事诉讼秩序的关系,希望有关宽容理念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观能得到重视,以探究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秩序中的宽容度。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委托辩护应当优先于法援辩护,2022年《法律援助法》在立法上明确了该原则。实践中,个别案件中仍然存在法援律师“占坑式辩护”的现象,办案机关以被追诉人拒绝委托辩护或已经指派法援辩护为由,阻挠委托辩护律师的介入。其原因主要包括:立法规定不够明确;被追诉人同外界信息沟通不畅;被追诉人存在被客体化的倾向;缺乏完善的救济渠道。应当在委托辩护优先于法援辩护原则的基础上,细化适用规范,明确《法律援助法》第27条规定之“不得限制”“损害”被追诉人委托辩护权的具体情形,将被追诉人近亲属代为委托的辩护人也纳入到该条款的调整范围之内,以防止实践中办案人员错误理解法律,人为地就该原则的实现设置障碍。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利益争端解决机制,恢复性司法必与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和刑事诉讼制度产生冲突.正在演进中的国家追诉理念与制度,应该改变先前垄断刑罚权的局面,适时作出修正,以应对恢复性司法的到来.如何构建恢复性司法模式,"被害人与加害人和解"制度是其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面对复杂的毒品犯罪情势,我国现行禁毒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方面存在挤占司法资源、激励不相容、刑罚边际威慑力递减等缺欠,在刑事司法方面存在罪刑信息不对称、严重负外部性、司法资源配置失衡及预期惩罚威慑力低等不足。在禁毒司法成本既定与禁毒司法负荷繁重的约束性语境之下,这些缺欠和不足使得现行重刑化禁毒刑事政策未能实现毒品犯罪治理绩效最大化。从经济效率视角来看,推动现行禁毒刑事政策优化的具体路径包括:明确罪刑信息以指引毒品犯罪供给,加大适用罚金刑而减少适用死刑,提高刑罚确定性而降低刑罚严厉性,认真对待诱惑侦查的负外部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波斯纳高度简略的勾连了法官、法学界以及所嵌的司法制度,从“裂缝”、“隔阂”、“渐行渐远”、“波长不一”等词语中,反映出司法和学术间的紧张与背反。其这一研究与我国过去30年,特别近十年来的司法改革、有关司法改革的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更强有力的反思中国语境下的法官与法学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在今天的绩效社会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公平的理念,构成我们追寻的理想。为实现教育公平,在实践领域主要有三条途径:国家化与法制化、资源的公平分配、微观教育活动的公平。在中国,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当需审慎思考。  相似文献   

10.
11.
5月2713,由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同举办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美国Mason大学人类学系、美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席戴维·海因斯(David W.Haines)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研究科主任山下晋司(Shinji Yamashita)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港澳与珠三角研究中心黎熙元教授,北京大学人口所穆光宗教授等国内外人类学专家应邀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林联(IUFR0)、南京林业大学和汉城大学主办的“首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构建人类福祉的和谐未来”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8月19—2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全球森林生态经济学知名学者汇聚交流的高层学术论坛,也是我国学者向国外展示自己研究成果,交流国内外森林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来,中国外交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其标志之一就是"人本理念"的兴起。中国外交政策表现可以分为国内层面的外交"为民"、"惠民"政策与国际层面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关怀的展现。"人本理念"的兴起对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外交议程的设置、国家利益的界定以及中国与国际制度间关系的重新定位都带来一定挑战。中国相关外交外事机制与机构在应对外交理念转型及其所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自身不断得以成长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犯罪观的“交锋”:“刑事和解”与传统犯罪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事和解”的出现显示了对犯罪的另一种理解可能。以传统犯罪理论为背景,以比较分析为基本路径,可以全面展现两种犯罪知识与理念的“交锋”。从宏观角度看,两者对犯罪的不同理解根源于观察路径和方法论立场的重大分歧 :传统理论着眼于“远距离观察模式”,形成了“国家中心主义”的犯罪观;而和解理论则立基于“近距离观察模式”,发展出“被害人中心主义”的犯罪观。在这样的逻辑脉络下,两者在社会危害性理论、刑事法律关系及被害人同意等问题域中,产生出辐射性的对峙与紧张。作为某种反思性的维度,“刑事和解”在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中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为重新估价和改进传统犯罪理论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工作中具体体现为四方面,即:教育理念上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努力维护师生权益,实现师生幸福;积极建设体现厚重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这两种制度的研究存在某种“断裂”倾向。实际上,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这两种制度原本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共性与契合:一是具有共通的理论基础,体现了相同的价值理念;二是都体现了对刑事诉讼中个体权益的关注,顺应了国际司法发展的潮流;三是辩诉交易是刑事和解的体现,刑事和解又是辩诉交易得以实现的前提保障。因此,应当从理论上实现两者的对接,从弥合与互补的角度,审视二者的辩证关系,并将它们作为构建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11日至13日,由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1世纪: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全球化语境与会议主题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开幕式的发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30至31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与反思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于2011年11月18—20日,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文学理论的创新与文论教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胡颖是南宋后期的一位颇具代表性的儒家化法官,由于他既饱读经书又通晓法律,所以在他的司法审判中,突出表现出人情与法意并重,教化与刑罚并用的传统法治理念。但在南宋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却有展现出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