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产业快速发展,信用卡正在成为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结算和信用借贷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发卡方式、用卡环境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更应警惕信用卡危机。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和风险的防范监测机制,改善用卡环境,有效防止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卡,才能促进信用卡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支付工具,在创造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点方面的贡献度已越来越大.信用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各家银行都很看重它的市场潜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也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随着发卡规模的不断扩展,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也随之上升.如何正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用卡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中资银行应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快硬件建设,改革营销体制,大力发展信用卡市场  相似文献   

4.
水水 《人生与伴侣》2007,(12):59-59
“刷信用卡消费满1000元,可申请免息分期付款”、“方便消费,减轻消费者还款压力”……为了在日渐扩大的信用卡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各家银行针对信用卡的优惠,如开卡送礼、免年费、购物折扣等越来越多,而“免息分期付款”成了不少银行主推的亮点。然而,冲着“免息”、“分期”而去的消费者本以为“占了便宜”,使用后却发现,情况与当初想的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从“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持卡人、“催收不归还”的认定3个方面对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剖析。分析认为:持卡人不仅限定为自然人,还应包括单位;“明知无力偿还”应包含在“非法占有为目的”之中;两次催收应为“有效性催收”;不归还应区分情况对待。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自有大学以来,大学生总是不断带给父母许多“意外的惊奇”,从堆积一个学期的脏衣服,或学期平均成绩等,到交到“完全不入流”的男、女朋友,父母们早就“学乖”了:能不出大乱就好,别指望太高。 最近,有越来越多学生开始丢一种新型炸弹给父母大人——积欠的信用卡帐单。 不缘上一代,今日的大学生只要开口,几乎就可以取得信用额度。信用卡的发卡公司抢着他们的生意,不但在校园里摆摊、寄广告信函,甚至还雇用学生经纪人来帮助学生来获得信用卡,连刚进校门的新生也不放  相似文献   

7.
大陆应该尽快创建自己的“二板市场”.这可以大大推进大陆科技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为新兴科技企业发展融通资金,可以把大陆中小企业推进规范管理和运营状态。可以为大陆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香港加紧筹建“二板市场”的背景下.大陆创建“二板市场”可有效防止上市资源的过度外流。为此,大陆应尽快成立筹建“二板市场”工作领导小组.从事筹建论证工作。在市场的区位选择上,应遵循证券市场均衡布局的原则。并把“二板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以及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在市场的职能定位上,应以服务于高新技术项目及配套服务项目为宗旨,并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立法解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和2008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指出了信用卡的内涵在于“信用”,借记卡不应归属于信用卡范畴;强调了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应一概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应视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形,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盗窃罪。  相似文献   

9.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型诈骗的犯罪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特别探讨了恶意透支的含义、恶意透支的一些疑难问题,深入分析了恶意透支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与认定,超额超期透支的理解,经发卡银行的催收仍不归还的认定与理解,以及骗领信用卡后恶意透支的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明祥在《清华法学》2007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案件,行为人拾得他人信用卡及密码、或者猜出密码后,在ATM机上取走了大量现金。对这种行为应如何定性,目前存在较大争议。作者认为,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走大量现金的行为,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侵占罪,而应该定信用卡诈骗罪。以“机器不可能被骗”作为否定信用卡诈骗罪成立的理由不可靠。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如同拾得他人的钥匙后用钥匙开门取走财物的观点,不符合客观事实。拾得信用卡并不等于拾得了信用卡上记载的现金,而信用卡本身也不能成为侵占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货币的高级形态,信用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在广泛的领域使用信用卡。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信用卡业务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对我国信用卡所蕴涵的法律关系进行梳理,有利于我国货币信用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特约商户是信用卡交易的基本当事人之一.依法公平确定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交易中的义务,有利于保护信用卡交易中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一方面,基于特约商户与发卡行之间的信用卡受理协议,基于法律所要求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交易中应承担一定的审查义务;另一方面,特约商户承担审查义务不应超出其能力范围.  相似文献   

13.
信用关系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价值的有偿运动 ,虚拟经济在信用关系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 ;信用关系的恶化以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又给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作用 ;选择和设计能够推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以及防范其风险的信用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用卡透支功能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广泛使用,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持卡人恶意透支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公私财产安全,扰乱了市场金融秩序。文章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分析该罪在认定过程中的"非法占有目的"、"经银行催收仍不还"和数额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商事信用是人类在商事交易过程中的合作关系,其形成和扩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交易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商事信用与财产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性,一方面,财产权作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工具,是商事信用的基础;另一方面,商事交易中客观的信用需求也推动着财产权制度的变化。所有权作为财产权制度的核心,其不同历史形态与社会的商事信用状况紧密相关,从财产法历史来看,个人所有权制度的产生也是适应商事交易中信用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的实施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体制上的巨大变化,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一方面,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实施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发展与创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的实施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变化,使原有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以及信用卡共享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持卡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在信用卡核发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和信用卡交易信息因涉及隐私权均应依法加以保护,但我国对持卡人的隐私权保护在立法方面、申领合约方面和举证方面尚存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文章在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和司法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持卡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地方保护主义及部门保护主义的体制性问题。对此,一方面需要完善政府主导的个人及企业信用信息库建设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的监管职责及法律惩戒;另一方面则需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及商会组织,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用管理,必须要借助于地方性的行业协会及商会组织治理,与国家及市场有所区别而又良性衔接的社会性行业治理是未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心要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讨伐作为一种网络社会行为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在一定环境影响下产生,且在其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带来相应的社会影响。一方面起到了增强个体道德自主性、充分表达民意、锐化社会监督、补缺社会救助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讨伐的发展也潜存社会信任危机、累积暴力性倾向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征信活动中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隐私权之目的特定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特定原则对于在征信活动中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隐私权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了个人信用信息隐私权的安全性;二是在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隐私权与其他重要利益间维持平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收集个人信用信息的目的特定,处理和利用个人信用信息的目的特定,目的变更后的目的特定,目的消失后的删除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