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四"时期女作家石评梅的思想和创作受基督教文化影响颇深,这种影响是在近代社会、白话译经和西方文学等多重背景下发生的。石评梅不是从内心深处虔诚皈依基督的教徒,而是对基督教文化充满礼赞,折服于基督教文化的忏悔意识、超越追求和拯救精神,将之视为拯救社会和个人精神寄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一名妇女主义、环保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倡导者。其作品以研究黑人妇女的宗教观和宗教经历为基础,并以"精神的幸存"为主题,但与基督教信仰准则迥然有别。小说《紫颜色》体现出沃克的精神世界是对美国基督教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对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回归。她的作为"祈祷辞"作品的精神意义不仅在于祈求一个和谐大同的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中的宗教,种族和性别压迫,让世界更加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5,(5):80-84
乡村文明是自然、历史、文化、生活的和谐存在,是乡村群众价值体系、道德原则赖以维系的纽带。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之下,鲁西乡村处于"边缘化"发展状态,村落不断消失,乡村价值体系崩溃,乡村信仰共同体解体,乡村文明难以承继。乡村群众的信仰"空白"亟须填补。近现代社会传统宗教的衰弱给了基督教传播的可能,而当代乡村文明的衰落和信仰危机的出现,给基督教提供了发展机遇。基督教宣传从乡村群众心理、精神和现实需求出发,迎合了部分群众的内心需求,导致部分乡民从民间信仰转向了基督教信仰,且信教群众数量不断增多。"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让乡村文明焕发其独特魅力,需要与广大乡村群众的精神需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佛教所要实现的超越,既不是基督教的"外在超越",也不是儒学的"内在超越",而是无所执着、一切不住的"不在超越"."不在超越"是对世出世间的一切二元对立的超越,它不但超越了"凡",而且也超越了"圣",此之谓"超凡越圣",其中的"越圣"也叫"超佛越祖",是指对作为佛教之"终极实在"的佛的超越,这是佛教之"不在超越"的根本特色,因为其他一切宗教都没有也不企求去超越自己的"终极实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安徽乡土苦难叙事表现为三种文化形态,即选择关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民间苦难形态、直面社会转型视域下的现实苦难形态,以及以“新”视角透视的历史苦难形态.文化形态的呈现与历史语境、文化境遇和地域特质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源于叙事主体的文化旨趣,即关注乡土苦难本身、探索苦难社会价值和实现苦难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到了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佛教真谛,并吸取禅宗的思想,消解了痛苦,超越了痛苦.他的诗歌不是对佛理的简单演绎,而是他用自己的大智大慧达到"空"的真实写照.本文试图从李商隐的身世入手解析诗人在精神实质上与佛家义理的契合,以及诗人如何感悟无常幻灭的痛苦和如何超越这种二元观念,最终达到坐忘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禅悟境界.  相似文献   

7.
关于宗教与文明的关系,西方宗教学界有很多很好的研究,值得借鉴.应该说,就佛教本身来说,也有着丰富的文明资源,如何运用这些丰富的文明资源来构建"佛化文明",对于有着深厚佛教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古代印度佛教将佛教徒所应掌握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概括为"五明",即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名和内名.如果说在古代作为"方外"即社会之外的封闭佛教中,佛教徒掌握"五明"就已足够了的话,那么在当代作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开放佛教中,佛教徒除了要掌握"五明"外,还得要讲求文明.因为在当代开放的佛教语境中,佛教首先是一种社会体系,然后才是一种宗教体系;现代社会对于佛教,先是有文明的诉求,然后才有信仰的诉求.按照"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大乘佛教基本原理,在现代社会中,把文明纳入佛法体系,在"五明"中增加"文明"成为"六明",这是现代佛教必须完成的课题.佛教界和佛教徒应该在促进当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庄重文学作家史铁生在人生的痛苦中探究其终极的意义,使他的散文有着佛教意识、又超脱佛教意识的内涵:人类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及其超越的过程;给苦难中的人指示了一条拯救、赎罪之路;博大的爱和否定佛教消极人生态度的精神,它给芸芸众生以希望。  相似文献   

9.
艾特玛托夫的影响是张承志体认天山民族心情、将自己的精神探索向宗教领域延伸的原因之一.艾特玛托夫经历了对本民族伊斯兰文化和俄罗斯基督教文化的两次超越,达到了促进不同宗教文化融合、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层次.张承志则背离汉文化传统皈依伊斯兰教,用被他拒绝的汉语言诉说实际上说不清的哲合忍耶派.他失去了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作家在融合宗教文化与现实人生的思考中有一个比较集中、突出的命题--对苦难的认同与超越.林语堂的人生观与他对宗教文化思想的体认有直接的重要关联,他认同苦难,将苦难视为不可避免,并努力寻求超越苦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观念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和文学,都属于人类意识形态文化的范畴,二者都是人精神领域发展到强盛时期的产物.欧洲中世纪神学宗教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具有了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再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的强大能力.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出现,则表明人类具有了通过自己的大脑用形象和情感再造一个物象世界的能力.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中世纪的西方文学的观念和基督教的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基督教的思维结构与文学的思维结构、基督教目的与文学的目的以及基督教对文学的内在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忏悔意识自新文学时期始发至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在忏悔意识普遍缺乏的当代文化场域中,虹影的小说便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在继承鲁迅和郁达夫开创的现代忏悔意识的基础上,虹影将探索救赎之道也纳入创作主题。虹影明白"罪"是苦难的根源,忏悔是解开"罪"的钥匙,是救赎的前提,所以她在苦难中体认"罪"的存在,领悟苦难的意义;始终把对个体与社会的关注看作文学的使命,将写作看作一种具有忏悔和救赎双重作用的力量;最终,在徘徊和惶惑中回归童心,用爱治愈人性缺陷,找寻自我和人类精神救赎的终极奥秘。  相似文献   

13.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苏州园林的景观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生存智慧。指出了苏州园林优美的生态环境、精雅的人文环境与"心斋"、"坐忘"的超功利人生境界相结合,构成了人类"诗意地栖居"的最优雅的文明实体。  相似文献   

14.
庄子自由观的本质是与自然相联系的"道"的体现,它具有超越性,超越感情、超越社会、超越物质需求与物质存在,而且超越认知能力与想象力所能达到的一切境界,是一种大的人生智慧,是对不平衡文化结构的补充,也是对于功利风行的现实社会的警醒。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引发的基本矛盾的变化 ,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具有宇宙整体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中国佛教哲学 ,可以为调整人的心灵 ,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供世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所缺乏的某种解决思路。把佛教哲学思想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必将有助于调适人类的生存需要 ,减少人类的现实痛苦 ,增进人类的和谐友爱 ,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 ,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艾青与基督教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青与基督教文化精神张林杰艾青为诗,体现了与儒道互补的中国旧文人传统绝然不同的生命意识。这是一种直面现实而心系理想,身处苦难而担当苦难的态度,是特定的苦难时代中诗人的个人体验与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相融合的结晶,同时,其中也交织着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  相似文献   

17.
东方的文明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的文明,而精神文化的文明又来源于宗教文化,宗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使人们在信仰宗教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人具有了抽象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会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我们正确地理解宗教,深入地探究宗教的文化内涵,这将对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传统宗教文化 ,每一种宗教文化在民族的交往中都必然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这一规律体现在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宗教文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一、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 的成就与问题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以其特有的内涵和方式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佛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的长期存在、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成了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客观基础。宗教研究是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宗教研究领域中,佛教研究起步最早,研究人员最多,研究热度最高,研究范围最广,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硕。 我国历来具有重视撰写僧传教史的传统,当代学术界承此…  相似文献   

20.
(一)我对于此题目有着特别的兴趣。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在讲授关于世界上的五大宗教传统──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课程。1994年7月26日的《十字架》日报上的一篇题为“佛教、基督教与和平”的文章极有启发性,它包含着一个对于我们的世界意义重大的信息。作者D·吉拉(DennisGira)强调指出,被种种暴力所困扰的社会如吸取佛教和基督教的永恒智慧的话,将大有可为。他认为,尽管此两种宗教传统大相径庭,但它们仍能向我们提供对付诸多冲突的方法。佛教之途鼓励试图在短暂的尘世中追求永久幸福的个人去洞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