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以2007—2016年刊登在《旅游学刊》的全部70篇乡村旅游研究文献为样本,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方法、趋势及主要内容做一梳理.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研究多采用传统定性法,十年间学术性研究成果数量上有所波动,主要关注领域在乡村旅游市场研究、乡村旅游地居民研究、乡村旅游地研究、乡村旅游业研究、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归纳总结其当下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旨在为我国乡村旅游后续创新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17年刊载的460篇乡村旅游文献为数据基础,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科学知识图谱,从文献时间分布、研究作者、重要期刊、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具体可分为缓慢发展、快速增长和平稳推进3个阶段;研究群体小而集中,群体间联系互动少,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代表;研究成果主要刊发于旅游、地理和农业三大类专业期刊上,《旅游学刊》《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等都是重要的知识载体;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精准扶贫等是高频关键词,代表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经营实体、城市化、个人理性、土地流转等主题上,乡村旅游相关的基础理论、政策保障、产业融合、智慧旅游等方向未来也需重点关注。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重实证轻理论、重定性轻定量、缺少学术研究领军人物与核心团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静  黄剑锋 《旅游论坛》2023,(3):112-121
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梳理有关旅游发展情境下乡村治理的中英文文献,在研究重点、热点演化、研究历程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研究内容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了解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总体态势,发现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相关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深化拓展阶段等3个阶段;现有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发展情境下乡村治理的内涵、特征、结构体系和机制,整体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但研究深度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定性描述和案例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有待加强。未来研究需加快构建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体系,深化研究内容,拓展学科交叉和尺度转换的研究方法,提高理论研究对乡村治理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的视角出发 ,以文本内容为研究客体 ,以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结合的实证研究方式 ,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情况。通过定量的引证分析 ,全面而客观地展示出《周易》对《文心雕龙》影响的广度 ;通过定性的阐释性分析 ,则着重揭示出《周易》对《文心雕龙》影响的深度。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 ,既充分体现了文本之间的客观性 ,又注重了主观阐释的洞见能力 ,两者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发展演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旅游业经历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体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时间的角度研究旅游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惯用的方法,这种研究也越来越涉足到旅游发展的某种要素及现象的变化中。通过收集相关的研究文献,经过分析、总结,从理论、实证和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综述。理论方面,认为与旅游地相关的理论主要有生命周期理论、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实证方面,生命周期、空间演化、旅游流、旅游产业、旅游形象、旅游合作、旅游环境、政策与体制成为学者们较多关注的领域;研究方法上,定性、定量研究都有采用,但定量方法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近20年来国内学者在CSSCI类期刊发表的1 612篇文化旅游类论文,分别从年度载文数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和研究方法与理论等4个方面分析国内文化旅游研究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和特征,提出了从重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研究的发展转变、从单一的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转变,以及从独立研究向合作研究的发展转变等文化旅游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论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从使用对象、句法功能、称数三个方面对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朕”进行具体的讨论和研究,以考察它们在这三个方面所呈现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之于森林旅游区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对森林旅游区产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都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从居民对待旅游业发展和游客总体上持欢迎的态度看,方家庄村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持支持的态度.基于结论,提出吸引更多森林旅游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和旅游娱乐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外来旅游文化的扬弃相结合以及着眼于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倍增,英语国家学术界在传播和扩大旅游研究的影响力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旅游研究领域的核心刊物都是英文期刊,如《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载于这些期刊的论文作者大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尽管反映于期刊层面的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较弱,但并不妨碍研究人员、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北美、英国、欧洲其他国家、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等国之间的流通。这种流通是如何实现的?旅游研究是否存在一种如布尔迪厄所称的“子场域”(sous-champ)?假使存在,这种“子场域”属于国际层面抑或仅限于国家层面?这些问题,需先确定一个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框架,以便理解被称为“旅游研究”的这个领域的产生、发展和建构的过程。从旅游学术圈、旅游市场及不同层级(地方的、国家的、国际的)旅游组织的一个融合案例出发,分析全球旅游学界正在发生中的重构。对全球旅游研究的分析基于三个互补的角度:研究的角度、认知角度、受众及知识用途的角度。为串联这三个角度,尝试推出一些概念,运用一些文献统计分析法,以求勾勒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依据乡村旅游产品的三个分类原则,将乡村旅游产品分为9大类。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汉中市等10个区域的广大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方面的旅游行为与欲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寻游客在现实的、重复性的和潜在的旅游行为与欲望方面的现状与特点。从广大游客旅游行为与欲望的综合需求特点看,凡是能够吸引游客“重复性”旅游行为的乡村旅游产品一定是游客参与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产品。因此,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今后创新发展的种类选择应主要集中在乡村自然风景类、乡村休闲运动类、乡村休闲山庄类、农业观光园类和乡村特色餐饮住宿类等这5类产品上。最后提出了对乡村旅游产品种类进行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及创新构建乡村大型健身步道、乡村公园、大型乡村游乐园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以2004—2020年发布的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一号文件"中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与关键内容.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总体呈现"起步阶段-缓慢推进阶段-快速推进阶段"的变化趋势.政策核心内容在于乡村旅游的资本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载体、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和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内容,实时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为中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路径.未来乡村旅游政策将着力于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重视和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新、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法国的乡村旅游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在将2006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后,又将2007年旅游主题定为“和谐城乡游”,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法国的乡村旅游在活动设计、旅游要素的组织安排及乡村旅游地的营销等方面比较规范和完善,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借鉴作用:(1)尊重当地居民意愿;(2)转变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3)推行乡村旅游品质认证制度;(4)围绕“乡村特色”开发产品项目;(5)营销和开发并重;(6)拓展旅游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受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进步刊物。《中国农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受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进步刊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国农村》本身与该刊涉及的主办机构、人物、论战等进行了诸多研究。从刊物本身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农村》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评价”“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的研究”“对《中国农村》作者群、编辑理念、封面设计等的探讨”三个方面。从主编《中国农村》的机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研会“成立的原因”“主要成员”“会务问题”“主要活动和贡献”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农村派”的研究,从群像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中国农村派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性质”“贫困原因”的认知,以及“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等;从具体成员看,对陈翰笙、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千家驹等与《中国农村》的关系及其在农研会的活动有较多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农村》所积极参与的中国农村社会改造问题论战研究最早、成果最多。相关研究的主题有“关于农村经济研究方法的争论”“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对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地属性状况,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包括乡村外围吸引力、乡村可进入性、乡村资源、乡村设施和乡村性五方面,并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其权重分别为0.042、0.085、0.292、0.046、0.535。最后以安徽宿州和安庆岳西为例,实证分析,两地乡村性指数和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分别为7.56、6.72,8.15、7.48,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赋权下,段子文化日趋兴盛,段子文化的研究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检索知网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段子文化研究从研究进程看,其经历了兴起与发展两个阶段,2003—2009年是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是发展阶段;从研究主题看,其主要包括段子的概念与成因、段子的特点与创作、段子的意义与作用等;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看,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展开的研究最多,研究方法以个案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为主,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对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从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等方面评述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文章基于语料库的视角,选取《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为语料,CLOB小说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利用Word Smith 6. 0以及Antconc 3. 2语料库检索软件从词汇和句子层面进行量化统计,进而对文学作品译者风格和译者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译文在词汇、句子等方面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反映了罗慕士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9.
试运用语篇互文性分析理论,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春香传》。从宏观角度考察《春香传》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发现内源性前文本为春香故事的完成提供了素材来源,是《春香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源性前文本主要来源于中国,起到了充实作品内容和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春香传》存在的具体互文、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等互文现象,力求全面阐释《春香传》的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诗学》和《文心雕龙》是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对中西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要意义。就影响、规模、研究的对象、对文学范畴的界定、研究范式、思维方法、批判视角、文体视角、创新程度以及对后来思想传统的启发而言,从学术意义和思想史意义上看,都是值得纵深挖掘的。因此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厘定了一些问题,希望对二者的研究,乃至于中西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是在诗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