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特色农业是国家建设"三农"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各地加快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仙游县书峰乡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地研究,分析出来发展特色产业进程中的一条条清晰的思路、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件件具体事例、一次次遇到的挫折以及农村基层政府怎样执行国家的政策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确实,政策在好,如果执行力不够,那么政策就难以发挥其作用,政策的目标的也就难以达到。本文正是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对我国农村公共政策的绩效做一探讨并且力图通过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思考,探讨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如何创新公共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区域性评价制度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是难中之难,农村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在我国农村教育由"两基"迈向"两全"的新征程的今天,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以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为导向.为此,建立适合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区域性评价制度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评价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得以均衡发展和顺利实现"两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我国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为推动和活跃"三农"法学研究,建立健全农村法治理论体系,促进涉农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本刊开展农村法治建设研究征稿活动,诚邀从事"三农"法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涉农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围绕以下选题赐稿:1.农村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及其流转法律问题、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2.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农产品流通法治化环境、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村。民族地区的农村不仅被农村普遍面临的"三农"问题所困扰,而且由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成为"三农"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方。因此,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视阈,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全面分析"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制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以战略眼光、务实精神、创新意识和底线思维为基本特征,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三农"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时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农民非农化,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等,以加速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在哪里?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出台,在我国尚属首次.它不仅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本文在分析我国"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处理我国"三农"问题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农村改革的坚定性,坚持按劳分配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统一性,坚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系统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邓小平在我国"三农"问题上的探索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是我国原有的体制积淀与新体制存在的矛盾短期难以消除的表现。面对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江泽民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根据当时国家发展的实际状况,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三农"问题的缓解寻找突破口,逐步提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包括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经营体制再创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等指导性思想。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深入研究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口的技能低。实施农村"后义务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利用财政投入在全国各地创办较大规模的、有专业特色和符合质量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采取户口转移、减免学费等政策,鼓励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农村"后义务职业技术教育"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实现我国科技兴农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全面推进农村"后义务职业技术教育"30年,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或称"三农"难题,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现状,提出了用"六化"--即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专业化、优质化和知识化破解"三农"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全文对当前及今后全面解决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形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层面,只有从制度伦理的高度给予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国民待遇,从政治和经济意义上使农民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才能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农村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有密切关联.农户的"原子化"状态、农户"寻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整体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以新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目标,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当前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从分析"民工荒"现象入手,简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规律,对现阶段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一些思考,为实践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操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发展中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时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有新思路,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只能局部性改善农业问题,靠农业本身挖掘潜力不再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党和政府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浅析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流失严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公共物品资源匮乏,农业投入不足,这些是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瓶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依据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寻求一条工农互补、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突破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妥善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的工业化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体的工业化方式,城乡统筹发展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一种现实选择,它能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协调起来,并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的特点,保持劳动对产出贡献。以工促农的新工业化道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使城乡工业共同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人力资源优势发挥,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严重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破解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重要机制.我国农村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使公共服务社区化成为可能: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打下了基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零距离需求的企盼以及农村面临的社会与经济、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等外部压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经纪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各地的实践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