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东盟一体化发展与中国东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东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证了后冷战时期中国东盟关系的走向。文章首先探讨了后冷战时期东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因素,最后深入地剖析了东盟一体化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成立标志着东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东盟共同体将会有效地整合东盟各国的力量,增强东盟国家的实力和内部凝聚力,使东盟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自主性。这必然会改变东盟传统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向,也会深刻影响整个区域国家的互动。同时东盟一直奉行的"东盟方式"在东盟共同体成立后将继续发挥作用,其非强制性原则在促进合作、缓解矛盾的同时也将限制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中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东盟共同体成立后的发展和变化,并积极应对东盟未来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公共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东盟宪章》使东盟一体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将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在CAFTA框架下,《东盟宪章》生效使东盟一体化进程加速并不会减弱东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相反,有利于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经济圈”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担心和忧虑。90年代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就有制衡中国的意图。东盟经济的一体化,改变了东亚地区的经济格局,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东亚地区从经济上看,将形成日本、中国、东盟三大块。由于东盟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与东盟在产品出口、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领域将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本文旨在研究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政府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领域区域合作的兴起以及灾害防治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的广泛建立为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建立了软法性的灾害管理合作法律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义务责任不明确、没有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没有法律拘束力的缺陷,这些缺陷不利于实现中国—东盟灾害防治的真正合作。为此,中国—东盟可以通过两条道路实现灾害管理合作的硬法之治。第一条道路是制定《中国—东盟灾害防治合作条约》,另一道路是借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模式,中国加入《东盟灾害管理应急协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傣族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又给傣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文化与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回应,是傣族的当务之急。傣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资源,使之与现代精神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正面功能,以加快傣族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外循环的关键场所,为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传统经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源自中国的基建投资、财政纪律等经济指标,加强了模型与现实的契合度,提升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1)传统的制度因素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没有显著影响;(2)源自中国的基建投资对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传统的基建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互为前提和目标,相互促进;(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也会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据此提出实事求是、求同存异,依靠中国、基建为先,互惠互利、自贸先行,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多线并进、相辅相成等政策建议,以期有效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福利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合作正从贸易自由化向可持续发展演进,可持续发展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法律实践。这是中国与东盟从共同利益出发,合理解决各国的发展差距和区域的环境资源问题,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法律博弈结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演进,中国与东盟应当保持和加强建设双方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法制化,实施中国与东盟环保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9.
TRIPS协议是WTO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中国新近对国内知识产权立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新近立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扩大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加大了知识产权法律的执法力度,从而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基本形成了符合TRIPS协议要求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与发展本国金融业、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同时,带动中国—东盟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对东盟投资不足的内因主要有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银行业对企业提供的境外投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等。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欠缺也制约投资的增长:首先,东盟各国对于开放本国金融业的态度十分谨慎;其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自由结算制度有待完善;最后,东盟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政策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迅猛,保护地位逐步上升为贸易政策甚至基本国策等态势。在这进程中,存在着对创造者权利保护不完整、对人类传统文化保护缺失、对公共利益保护不利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利益考量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挑战,中国需要尽快出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健全“鼓励创新”法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搭桥”法,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在亚洲区域一体化中,东盟最早启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拓展东盟市场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对云南省的对外开放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围绕云南省若干优势产业,以部分企业为例,重点对云南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拓展对东盟贸易的技术基础、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云南企业对东盟开展知识产权贸易的对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扩大云南省企业对东盟的知识产权出口,提升云南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林淼 《今日南国》2006,(20):4-7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在南宁落下帷幕。"三会"的胜利召开,印证了中国-东盟关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但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走进博览会     
《今日南国》2010,(5):26-27
据深圳商报报道,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呈现诸多潜力空间。深圳与东盟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优势,深企如何在与东盟合作中成功“掘金”?近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贸易研究会(深圳)有关专家向企业推荐东盟市场及合作方面的诸多机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在各主要领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后冷战时期东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动因,最后对目前东盟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10月31日-11月3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三会”)以及2006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举行。其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是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通过“10 1”(中国和东盟10国)的形式聚会中国,是今年我国三大多边外交活动之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将出席会议。在中国-东盟“三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三会”广西指挥中心总指挥李金早。  相似文献   

19.
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各个国家必须接受合作与共赢的法律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也反映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人类智慧结晶和宝贵的历史传统积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之一———科技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启动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促进东盟区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区域新的产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使成员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专业化生产扩大,进而促进了区内投资的增长。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