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民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总结和创立的三民主义为主干的近代化思想体系,领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王朝,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纲领。100多年过去了,孙中山思想作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光芒依然穿越时空的界限,焕发着勃勃生机。其所蕴涵的民族平等思想、多民族中国建国模式思想、民权思想等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在当前抓民生、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宏伟目标都具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0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这以后的100年中,中国如此的翻天覆地,如此的脱胎换骨。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上升,人民地位不断的上升,两岸关系也得到重要的进展。而所有变化的最原始的源头就是孙中山所开创的中华民族共和思想以及为此开展的一系列的斗争。本期关注栏目将关注焦点锁定近年来对孙中山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思想研究的学术新成果。希望通过对众多研究成果的梳理,推动学界对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思想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汲取其对当前中国建设发展的启发和激励,发掘并光大其思想的当代价值,并以此表达对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先生的敬意和缅怀。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费孝通先生和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两位先辈对中国社会学和中国人类学都做出了各自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回顾和隆重纪念.现在,不少纪念活动,如学术座谈会、系列学术讲座、有关著作的发行等已经开始,此后会陆续达到纪念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中华民族观念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民族研究》编辑部拟于5月8日至10日联合召开《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为: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历史意义。着重讨论:1.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关于西藏农奴制问题,3.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来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为了隆重纪念曲艺大师毛依罕诞辰100周年,中国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在毛依罕的家乡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举办了“纪念曲艺大师毛依罕诞辰100周年活动暨中国.内蒙古乌力格尔艺术节”。此次艺术节云集了众多好来宝歌手,他们在地区分布、年龄结构、性别、演唱的内容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以民族主义救中国的呼声骤然而起,在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兴起,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从而推动了全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大觉醒.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不同的原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也随革命形势的发展经历着嬗变.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对于...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运动中,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思想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对中国人民进行以后的革命事业发挥了先导作用。 陕西和甘肃是毗邻的两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两省都是我国回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所以两省辛亥革命的进程不仅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两省回族各阶层人士都参加了辛亥革命,并有许多举足轻重的活动,这可以说是西北辛亥革命史的一个特色。当然,由于回族各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状况不同,他们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及其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十分注重新疆的开发建设。早年,他曾向李鸿章上书,要求到新疆考察,以便制定开发新疆的实施计划。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10月14日,孙中山主持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山先生认为,“交通最要者,则为铁路。”他说:“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敏活  相似文献   

9.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紧紧围绕回顾革命的奋斗历史,歌颂党的丰功伟绩的主题,歌颂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中华儿女英勇斗争的不朽事迹,表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和改革开放取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今天,来自世界各国及祖国各地的专家和朋友们云集昆明,隆重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共同研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功勋。作为郑和的故乡人,我感到非常激动与高兴,并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远洋这一神秘而冒险的领域尚无人问津的15世纪上半叶,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在28年的时间里,七下西洋,到达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掀开了世界远洋历史的序幕,在人类文明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举办此次郑和…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 ,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 ,非常重视国内民族问题 ,他所阐述的关于民族的概念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是中国近代民族学史上的最新理论和最高成果 ;孙中山提出的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革命的深入不断进步 ,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孙中山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 ,也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深邃与高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今天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发起的辛亥革命,距今已有70年了。这次革命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政、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命运动中,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先后汇集到埋葬清王朝的革命洪流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这次革命运动的有蒙古、藏、回、维吾尔、苗、满、彝、壮、佤、黎等民族。他们在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为这次伟大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在广西,辛亥革命前,各族人民群众就广泛举行了农民起义,尤其是大规模的会党起义,极大地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3.
<正>在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我的面前似乎又晃动着钟敬文先生那亲切、和蔼的面容。作为他的学生,我现在仍然能回忆起他给我们授课时那一句是一句的极其认真的样子。钟敬文先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人民文化,以自己一生的精力,深入研究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多方面学问,竭尽全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钟先生是我国高校文科发展史上的一位学术大师,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但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季羡林先生曾在纪念钟老百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知识分子,由几千年历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与广西各族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期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领导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关怀广西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他选定广西作为发动革命的基地之一,并且亲自领导了广西的几次武装起义。他还先后两次亲临广西视察,给各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巨大的鼓舞。在孙中山先生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广西各族人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清朝末年,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各族人民,不甘忍受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剥削,纷纷揭竿而起,发动了当时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大会,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六周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我和代表团的全体同志,能够来到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同新疆各民族人民一起庆祝这个伟大光辉的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网消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共西藏昌都地委、《中国西藏》杂志社10月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隆重举行《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出版座谈会,并藉此纪念昌都解放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的伟大功绩──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权宁朝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了中华各民族。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1893年一199...  相似文献   

19.
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于2009年10月由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为了纪念东干学著名的研究者苏尚洛先生逝世10周年、祝贺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和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东千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道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关键内容:农耕文明的农本"社稷";"家国天下"之家族-宗族的礼仪伦常。林耀华先生的《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土地上的家族"历史风俗之画卷,特别是《金翼》以小说体"客观"记述了他的家乡张、黄两个家族的社会变迁,为民族志的实验语体提供了一个典范。在林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特殊时刻,笔者谨以此文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