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化: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施科教兴藏 ,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分析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入手 ,阐述了西藏高等教育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理想应有的价值追求 ,并结合西藏实际 ,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对实施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小峻 《西藏研究》2005,(4):98-103
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是实施科教兴藏、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分析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问题入手,阐述了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理想应有的价值追求,并结合西藏实际,对实施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峻 《西藏研究》2007,(4):116-120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将成为西藏发展的动力源。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制约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是促进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分析新形势下制约西藏高等教育的经济、人口和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等因素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等教育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涵盖高等职业、普通本(专)科、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乃至全社会为发展西藏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西藏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凭借这些经验,西藏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大的辉煌.[1]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西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间,必须考虑西藏高等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水平、达到一定时间实现大众化的投入要求、未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文章试图从2007或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一大众化标准,这两个不同的发展速度来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进程。  相似文献   

6.
刘凯 《西藏研究》2010,(1):107-111
要实现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藏高等学校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文章分析了西藏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科学制定西藏高校专业建设规划;面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强化西藏地方特色,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专业建设等四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在十分广阔的领域里进行的,除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外,涉及到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各方面.从西藏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必须服从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广大群众通过充分地享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增强民主的意识及参与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西藏各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关于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调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项研究表明,西藏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与高校办学层次发展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从高校、家庭和学生三个维度出发,三管齐下、组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西藏古代新闻传播研究、西藏近现代新闻传播研究、西藏当代新闻传播研究以及西藏新闻研究特点及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20年来中国西藏新闻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关于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调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项研究表明,西藏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与高校办学层次发展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从高校、家庭和学生三个维度出发,三管齐下、组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刘海红 《西藏研究》2020,(1):153-161
普及双语教育,提升幼儿双语能力已经成为西藏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长作为幼儿双语教育的主要支持者和引导者,幼儿家长的双语态度在幼儿双语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从四个维度对西藏地区藏族幼儿家长双语态度进行分析,探究藏族幼儿家长的双语态度对幼儿双语教育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城镇和农牧区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持肯定的态度。另外分析数据显示农牧区和城镇家长所持的幼儿学习藏汉双语态度无显著差异,这为西藏幼儿双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是基于作者在2003年在西藏几所小学进行社会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的部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的。主旨是为了揭示:(1)在人类学、教育学领域梳理有关双语教育的普遍性理论;(2)当前西藏的双语教育状况;(3)老师、家长、学生和校长等群体对当前双语教育的观点和立场;(4)联系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前景、民族文化保存和继承,藏汉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如何界定和评估问题;(5)分析学生的社会和家庭两个宏、微观社会语言环境。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亦即文字采访记录和数据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藏双语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藏、汉双语并用是西藏社会语言应用的必然需求和发展趋势.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就先后实施了双语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以独特、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在旅游开发的持续推进中,也存在种种令人深思的问题.实施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的战略有助于克服旅游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对西藏生态的破坏,做到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西藏高校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打造,可以发挥其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同时还能创造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缓解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西藏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丽英 《西藏研究》2020,(1):130-136
全民阅读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与基础工程,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调研、文献收集和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现状做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阐释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读者服务、宣传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提出拓展西藏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明洪  张营为 《民族学刊》2016,7(4):1-10,88-91
“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to Tibe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ways China conducted regional “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assistance. As a 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t already has had more than 20 years of history.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assistance to Tibet”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many of the is-sue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research on the“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to Tibet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he spheres of assistan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stitutional nature and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complementan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of Tibet. It further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马宁 《西藏研究》2021,(1):1-11
经过70年的探索,学术界在西藏和平解放研究方面汇集成“国家领导人与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成就和经验、意义”“‘十七条协议’相关研究”等重要专题,相关研究具备政治性和周期性特色,从历史叙事向空间叙事不断发展,研究者群体不断扩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大有成为显学的趋势。深入挖掘西藏和平解放口述史资料,从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对西藏和平解放进行专门研究应是今后学界相关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张媚玲  邹念琴 《民族学刊》2018,9(4):39-49, 108-111
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世界屋脊上的伊斯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世纪 ,伊斯兰与吐蕃几乎同时兴起。 13世纪 ,伊斯兰已推进到青藏高原的四缘。伊斯兰文化不可避免地与藏文化发生互动。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互动的结果是 :一方面 ,入藏穆斯林逐渐土著化 ,使藏地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 ;另一方面 ,伊斯兰文化以各种方式渗入或作用于藏文化 ,丰富了藏文化的体系。本文从族称、物质和技术文化、穆斯林社区、教育和著述、精神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描述伊斯兰文化在藏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