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尚书 《文史哲》2004,2(2):99-106
在宋代竞争得近乎残酷的科举考试中,士子乃至整个社会的心态,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科举束缚天下英俊,使之归于一途,使举国沉溺于时文,使士子除科名外,对其他则"集体冷漠";科举制度的严密和完善,使任何哪一个人都无法直接决定士子的命运,于是,"科名前定论"产生了,科名主于"神",甚至连考题都主于"神";在此前提下,士子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乞神、求巫、乞"先师";这种科名前定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宋人志怪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夷坚志》中有不少科举梦兆故事的记载,对于揭开宋代士子心态和社会现实具有特殊价值。科举梦兆的内容多是试题、报榜人、科名、登第时间、因果报应等与科举密切相关的事物,并对士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发生人群、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科举梦兆呈现出集中的特点。作为科举社会的产物,科举梦兆表现了士子在科场沉浮中的复杂心态,是宋代"科名前定论"的重要阐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义约是宋代科举考试中为帮助贫寒士子解决应试盘缠而结成的民间经济互助组织,它是宋代科举平民化的产物.义约不仅具有支助士子应试的经济功能,同时也成为他们切磋举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阳达 《北方论丛》2011,(4):58-61
士人以门客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是宋代科举文化的突出特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宋代特殊的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恩荫、牒试等制度。这些优惠政策赋予了皇亲贵族特有的荫补权利,由此也惠及了他们的门客,许多士子借此通过科举考试并踏上了仕途。但为了获得门客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有些士子便四处冒名、请托,又衍生了许多流弊。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的人权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 它的理念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即由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手段转变为保障人权的措施。当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的, 人权是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影响宋代的民事审判,使得宋代的民事审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审判官员渐趋专业化;民事审判与刑事审判运作机制明确分离;审判理念由伦理型向知识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维森 《学术论坛》2003,(3):127-131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使人类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阅读对象的变化 ,不仅意味着负载人类文化艺术信息的外在符号形式发生了转换 ,而且意味着随着符号形式的转换 ,人类文化艺术的内涵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从而使传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机制、阅读性质、阅读效应、阅读价值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韦兵 《文史哲》2005,15(4):27-34
乾德五年五星聚奎是宋初发生的一次真实天文现象。对此天象的星占解读却在宋代的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它始终处于被构建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解释各时期某些重大政治文化事件的天命理由,宋代王朝受命、文运昌盛、理学兴起皆与之相附会。这一天象从最初纯粹的政治性符瑞转变为后来的文化性符瑞,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 ,与其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观念转变相联系 ,实现了丧葬明器从玉、石、金属、竹、木等材质向纸质的转变。虽则有宋一代丧葬明器尚且不能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明器 ,但纸钱、纸质明器极为盛行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本文将探讨宋代丧葬明器变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熊燕军 《学术探索》2006,9(6):93-99
在土地制度方面,宋代一反汉唐时期对土地买易、转移的种种干预和限制的传统职能,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并随之成为宋元明清阶段处理土地问题的主要准则.本文认为,"不抑兼并"政策具有广泛的经济内涵,它标志着传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公平优先转为效率优先.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转型期。宋代音乐的转型以民间俗乐的繁荣发展为显著特征,开启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由宫廷乐舞占主流向市民俗乐为大宗的转变。宋代音乐文化的这一转型以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革为动因;以音乐性质和形式的世俗化转换为内在质态,以音乐表现功能、活动场所与参与对象等的变化为外在表征。宋代市民音乐的典型形态———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发展变化,是宋代音乐文化转型中最直观、最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晏畿道所代表的婉约词风,是当时北宋时期士人心态和风貌的反映,也是其时宋代文人士子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思维的折射和反映.工致言情的词风与生平坎坷起伏的遭际,导致了晏畿道感伤词风的形成与臻于完善的过程,其清婉伤感与格律精微体现出宋代词体逐步成熟与完备的发展历程,颇具考证与论议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豪侠小说经历了唐传奇的繁盛后 ,在宋代发生了质的转变 ,逐渐走上与统治思想合拍的道路。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狂放之侠的文人化、血性之侠的仙道化和自由之侠的官府化。这一转变既与宋代统治阶级政策有关 ,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相一致 ,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宏观调控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部分走出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便死,一死再放……”的传统怪圈,但这主要并不是因为目前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有了真正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运行间的关系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应归结于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使得我国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我国微观经济运行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似乎进入了一个稳定与增长温和互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善,干谒请托成为考前的必要前奏,应举士子便在这一过程中上演了一幕幕充满喜怒哀乐的活剧,引来时人不断的批评,直至宋代罢除干谒行卷,一切付诸试篇。  相似文献   

16.
从苏联到俄罗斯,工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同的社会团体对工会及工会领导的形象理解是不一样的,通过对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对与工会关系最亲密的社会合作者对工会的评价展开的社会调查结果分析,转轨后的俄罗斯工会在社会合作者眼中的形象、地位及作用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也为我们国家工会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选择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和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至今没有实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延续至今的经济政策无疑是延续和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由此,对经济政策进行根本性和系统性的调整就成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和前提条件。经济政策系统只有具有明确的坚定的支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限制和最终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性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传媒从业生态的变化与新闻体制改革和传媒业人事制度变革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从业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伴随着传媒单位由机关事业向企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传媒从业者逐渐从行政依附向单位依附和职业依附转变,从业者的身份也开始由国家人到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从业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逐渐加强,从业自由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方式的转变,这种变化使得知识分子群体在新的社会结构方式中的价值实现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的社会框架内,知识分子重新寻找自身的社会定位,他们以与市场直接和间接的结合方式,获得了新的社会角色认定。这对重新认识和评价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学界有"唐宋变革说".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有学者特别强调宋代的突出成果,这与事实有所出入,不完全准确.通过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证明,宋代的科学技术是在唐代基础上循序发展进步的;唐代和宋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也是基本一致的,二者没有大的区别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宋代的科学技术是在唐代基础上大大向前发展和进步了,而唐宋科学技术发展的差别并不是"划时代"的变化,而是同质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