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编辑出版流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体,期刊信赖关系的6个层面是:1.作者对期刊的信赖;2.作者对编者的信赖;3.编者对读者和作者的信赖;4.编者之间的信赖;5.编者对期刊管理机构的信赖;6.期刊评价机构和影响评价的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形成作者对期刊和编者的信赖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投稿或关注等支持行为在时间上的较长持续性或经常性,以及基于某种可期待的利益,其利益包括特殊的情感和愿望。无论是编者之间的信赖还是编者对其管理机构的信赖,尤其要考虑的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规范的编辑绩效薪酬机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学的编辑工作和科研业绩激励机制;三是建设编辑及团队的荣誉观机制;四是鼓励编者之间建立友谊;五是营造和谐愉快的编辑出版工作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2.
林敏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著文认为,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作者意识,包括作者权利的意识(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责任的意识、作者群体的意识。读者意识,包括读者定位的意识、读者反馈的意识等。从出版的角度看,作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编辑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对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及出版系统运行的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出版系统保持自身…  相似文献   

3.
编辑哲学纲要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哲学纲要的内容,编辑活动的形式和发展的轨迹,编辑对社会、作者、读者的依赖关系,编者在社会的大海中撒网与在文海中捕鱼的辩证关系,编辑的动态规律、普遍联系规律、矛盾规律、过程规律、系统观和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方法论与编辑哲学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术期刊策划中的六种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刊期刊引入“策划”机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这种近似自娱行为的办刊模式、千刊一面的编辑思路,已经严重制约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长此以往,只会使发行量越来越小、读者面越来越窄,最后拱手将市场让出,被那些风格独特、编排新颖、内容丰富、贴近读者的另类学术期刊所取代。搞好学术期刊的策划,需要具备六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主编与编辑负有同责,缺一不可;二是导向意识,不仅把握政治导向不出偏差,也要保证价值导向、学术导向、审美导向不入歧途;三是品牌意识,通过文化选择、文化积累、文化创新打造自己在学术界通行的名片;四是竞争意识,以办刊理念、编辑思路与审美趋向的创新,获得学术话语权;五是忧患意识,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应对未来改革的挑战;六是读者意识,既要服务于读者,又要引领读者,形成读者、编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风,每位编辑都有自己的编辑风格。编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对作者的文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论大小,在实际工作中是确实存在的。不论作者和编辑对办刊宗旨、组稿意图或读者需求的理解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最终要通过编辑的修改使作者的文章更好地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编辑要对作者的文章产生好的影响,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编者和作者、读者的沟通,我们特设“编读互动”栏目,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与要求。每期的每篇文章,我们都有一个编号,让读者来评定其学术价值、编辑水准、样对质量。请对2006年第5期文章发表意见,并在相应栏目内打√,本表复印有效。填表者个人资料(如您确认已填过此表,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编者和作者、读者的沟通,我们特设“编读互动”栏目,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与要求。每期的每篇文章,我们都有一个编号,让读者来评定其学术价值、编辑水准、样对质量。请对2005年第5期文章发表意见,并在相应栏目内打√,本表复印有效。填表者个人资料(如您确认已填过此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编者和作者、读者的沟通,我们特设“编读互动”栏目,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与要求。每期的每篇文章,我们都有一个编号,让读者来评定其学术价值、编辑水准、样对质量。请对2006年第3期文章发表意见,并在相应栏目内打√,本表复印有效。填表者个人资料(如您确认已填过此表,  相似文献   

9.
编辑室手记     
读完本期刊物,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这期《人文杂志》的编辑风格有一点小小的改变,这就是长期隐藏在幕后的编辑们走上前台,充当起栏目主持人了。或许我们组织栏目、发表议论都还不够姻熟,但是,这是我们沟通作者与读者,实现作者、编者、读者三方互动的一个尝试。今后,作者可以根据主持人语,判断刊物的编辑意向,读者也可向编辑反馈对文章的评价,或对选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刊物办得有读者群而且能逐渐扩大读者群,是我们最深切的愿望。我们的刊物向来以学术性强、质朴厚重而著称。今后,我们期望在保持原有长处的同时,能够更多一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编者和作者、读者的沟通,我们特设“编读互动”栏目,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与要求。每期的每篇文章,我们都有一个编号,让读者来评定其学术价值、编辑水准、样对质量。倾听读者心声 欢迎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将经济危机与编辑工作结合,通过经济分析的视角,探讨作者论文与实体经济、编辑部运行的可能性边界、编辑流程中的虚拟“信贷市场”、降低编辑信息成本、品牌效应和政策扶持。编辑应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编辑工作应为作者论文实体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稿件资源、收取定金(编稿费)以防止作者随意撤稿、建立编辑部数据库、引导作者向各层次的刊物投稿。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学术期刊在期刊出版、期刊经营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他们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读者第一的办刊理念,在栏目设计和版式设计方面坚持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坚持科学规范的编辑流程,严格的审查制度,编校工作认真细致,审稿周期短,出刊及时,并善于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期刊的竞争力。编辑的素质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期刊要想取得成功,需重视对期刊编辑的培养。编辑不仅需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还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看似是个小问题,实则是个大问题,因为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就编辑而言,要尊重编辑对象,即识和氏璧,认千里马,编好文稿;就作者来说,要理解编辑工作,提供优秀作品,虚心接受改稿,理性面对退稿。编辑和作者的理想关系形态应该是朋友式的平等对话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的创造性合作关系;同时,要避免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金钱关系和人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做好编辑加工记录是快速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一个捷径.做好编辑加工记录,对掌握编排规范、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改进期刊工作、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有重要作用.青年编辑或刚入行的编辑要做全面的加工记录,经验较丰富的编辑可就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做某些方面的专项记录.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编辑的出版品牌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期刊作为传播知识、观点和科研成果的载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读者、作者需求的深刻变化.需要期刊编辑树立出版品牌意识。从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因素看,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刊名品牌意识、栏目品牌意识、作者品牌意识、编辑品牌意识、装帧、印制、发行品牌意识和创新品牌意识。期刊品牌意识的形成需要持续改进和提高期刊质量、出版精品期刊;需要从期刊策划、强化编辑的主体地位,建立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渠道,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研究,把握市场脉络等方面培养期刊编辑的出版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与作者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给了我们方法论上的启示,即“和而不同”前提下的和谐关系。编辑与作者的“和”与“不同”是由编辑出版过程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和谐认知的关键是编辑主体意识的和谐,编辑出版领域的“和而不同”体现为宽容的出版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学术期刊的编辑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采编系统的作用,除正常收稿和审稿外,还应通过个性化功能定制,嵌入编辑、校对、出版、费用管理等环节,实现约稿、审稿、编辑、校对、优先数字出版、费用管理等出版流程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通过出版流程的改造,可以使稿件处理过程更加透明化、规范化,既方便作者了解稿件进展情况,又便于编辑部对编辑的所有工作进行定量化考核。最后,针对采编系统提出应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其功能,加强与其他数字出版技术的融合,实现编、排、发一体化。在编辑环节完成结构化处理,可以实现一次生成、多次发布.真正完成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向跨媒体出版的转变,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8.
韩芳 《阴山学刊》2021,(2):79-88
学术失范现象不断发生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的学术阵地,对维护学术尊严、捍卫学术精神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把关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实现“互联网+编辑把关”,要从“编辑”到“编辑+”转变。数字时代的到来会使人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容易使编辑工作重心产生偏移。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编辑的学术素养仍旧是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报办刊质量的高低。在比较分析人员素质结构的二分法和三分法基础上,根据高校学报的质量标准要求,提出学报编辑人员应当具备政治素质、学术素质、编辑业务素质、出版业务素质和服务素质等。阐述这些特定素质要素的基本内涵,再以人员素质结构的三分法为基础,提出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全面素质结构模型。并结合编辑工作对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进行论述,这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以及对之进行考核评测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