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目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黑衣壮文化如何物化为现实生产力【何毛堂】2005.1论壮族民间传说的道德意蕴及其现代价值【凌春辉】2005.1对壮族“不落夫家”的新探讨———兼议傣族的“入赘”婚【农祥亮】2005.1宜州“百姓人”家屋文化及其变迁研究【农辉锋,徐杰舜】2005.1论城市多民族和文化多元之关系———以广东沿海城市为例【李筱文】2005.1河疍———梧州水上居民考察(上)【秦璞,徐杰舜】2005.2河疍———梧州水上居民考察(下)【秦璞,徐杰舜】2005.4论隋唐时期广西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态势———兼论隋唐对广西的统治和汉族的发展【杨东晨,李…  相似文献   

2.
广州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道教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厚,其典雅建筑、玄妙道乐、瑰丽传说、传世雕塑书画、神秘斋醮仪式以及神奇养生大法和迷人洞天福地,都带有浓郁的广州道教文化色彩,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发价值和旅游功能。开发利用广州道教旅游资源的关键,在于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具体开发策略有:拓展道教朝觐游,满足信仰的情感需要;开展道教庙会游,增强参与性和娱乐性;推广道教生态游,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开设道教生活游,体味道教文化的情趣;开展道教仙迹游,增加道教旅游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广州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广州悠久的宗教历史,成就了广州宗教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的“四地”地位,同时,也铸造了广州宗教文化鲜明的滨海特色.广州宗教文化无论过去、抑或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引领岭南,沟通中国与世界,以及辐射海内外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媒体宣传、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文化”、“名”三方面论证了广州可谓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拥有海丝文化、华侨文化、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岭南文化等个性特色,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广州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跻身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花间词作为唐五代词的杰出代表,首开“词为艳科”的香软词风之先河,却为道教文化所漫染。花间词常用的词牌,蕴含着道教文化之意蕴;花间词中常见的神仙故事意象和仙化意象,与道教文化有眷内在的关联;晚唐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后蜀特殊的文化土壤使道教文化在花间词中得以蔓延。道教文化给予花间词人以可贵的启迪,它有力地刺激了词人想像力的发挥,给花间词抹上了浓艳绮丽的色彩,增添了空灵缥缈之美感。  相似文献   

7.
在 2 1世纪 ,道教文化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许多合理思想 ,值得西方文化借鉴和吸取。道教文化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花间集》呈现出众多与道教文化相关的意象,如巫山、刘阮、箫郎、妲娥、洞房、玉楼、青鸟、瑶台、三岛等。本文从分析《花间集》中的道教“巫山”意象入手,揭示隐藏在“巫山”意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以进一步探究道教文化对唐五代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6):137-140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无国籍女人无国籍女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王晖,黄家信】2007.1人类学视野中的“无国籍女人”———以广西大新县A村为例【李娟,罗柳宁,龙耀】2007.1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流变及其思考【罗柳宁,龙耀】2007.1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民众立场: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遗产成败的关键【罗树杰,韦国友】2007.1积淀在汉民族心灵上的道家思想【徐杰舜】2007.1论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侬智高【凌春辉】2007.1文化适应:社会变迁中靖西山歌文化的选择【陆斐】2007.1从关公的“生命史”看汉民族的精神片断【熊迅】2007.1历史上岭南诸神考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广州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目标的确立,如何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研究工作也越发紧迫。文章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重点对社区街道文化站的建设和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和总结了当前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紧紧抓住依托社区文化站提升文化软实力、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创新社区文化的工作方法这三个重要环节,切实提升城市社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我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历史地位的认识;我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标志着我党找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中国文化建设与世界开展文明对话,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关注文化建设和发展、关注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更应当成为城市政府的理性自觉。在广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建成"新岭南文化中心"成为广州当下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应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维度来审视并制定广州的文化发展策略,着眼于推进以岭南文化为底色与特质的城市文化新发展,来提升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作者篇名期页【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意识从小说创作看美国性伦理与政治意识间互动的演变中国语境下的中国哲学形式文化“送去主义”与和谐世界建设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文明整合与CHINDIA“儒教”还是“儒学”?——关于近年中日两国的“儒教”说儒学的日本化与江户汉诗儒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中西文化差异与儒学的与时俱进西方感知现象学与中国感物说斯塔罗宾斯基:批评的轨迹与阐释的循环【“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笔谈】适应全球融入内地——香港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繁荣回归后香…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 (上 )【徐杰舜 徐桂兰 罗树杰 李远龙】2 0 0 2 .1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 (下 )【徐杰舜 徐桂兰 李远龙】2 0 0 2 .2近二十年中国汉民族起源、形成研究综述 (二 )【陈礼贤】2 0 0 2 .1近二十年中国汉民族起源、形成研究综述 (三 )【陈礼贤】2 0 0 2 .2开天辟地与盘古氏的传说和文化 ———兼论经纬书与野史中远古纪年的史料价值【杨东晨 杨建国】2 0 0 2 .1“伞”民俗的文化意蕴及其象征意义【凌春辉】2 0 0 2 .1嵩山传说的文化人类学探索【过 伟】2 0 0 2 .2人类家庭的文化透视【钟 年 吴彩霞…  相似文献   

15.
论道教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开展道教文化旅游的新思路,并对道教文化旅游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功能作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道教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东方体育文化起源于中国与古印度。从文化领域来看,西方体育源生于基督教文化,东方体育源于儒家、佛教、道教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强调“合一”:身心的合一,精神与肉体的舍一,人与自然的合一,即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而西方体育以竞争、对抗、获胜为中心,强调更快、更高、更强。东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中碰撞,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再发展,并一起汇入世界体育文化的大海中,共同推动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系承传华夏古代的礼乐文明,吸收百家之长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道教作为一种历久不衰的精神文化,不仅对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基石之一。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今的世界倡导道教博大宽容的平等精神,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从道教和谐社会观的理论基础、道教和谐社会观的实践基础、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贡献三个方面看,道教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推进广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广州红色文化的形成逻辑、精神内核、当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融入为内容要点;结合高校思政课相关课程,依据其性质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探索专题化和嵌入式两种主要融入路径;坚持讲透“思政道理”与用好“红色故事”相结合、站稳“思政小课堂”与善用“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升教师红色素养与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推动广州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9.
广东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文化”是现在广东省版图内生长、发展着的文化,而不等于“岭南文化”,它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体,继承传统,依托港台,面向海外,求新求实,具有典型的世俗化、平民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广泛普及,精英文化的逐渐兴起,新经济伦理的产生,标志着近年广东文化的显著成绩;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没有同步进行,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简单等同,重视大众文化建设而忽视高雅文化建设,则反映出广东文化建设的局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泛道教人格”这一工作概念的历史内涵为基础,系统地对123位道教人物的“信念构成”作了社会统计学处理。这种归纳式研究旨在揭示道教/道教的文化符号背后活跃着的国民性格及其与历史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