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构建与之相契合的人性素质,通过人的内在力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价值、技术和制度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作用于技术应用和制度设计的全过程,使现实的人成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社会生态人"。塑造社会生态人的生态理性、和谐情感、完全意志和适度欲望等人性要素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的素质品质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学术》2007,(3)
和谐社会视域下,人文素质是人内在和谐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和谐人",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主体条件、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遵循人文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搞好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养的培植以及人文形态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人的价值观念与内心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常德 《理论界》2007,19(9):31-32
人的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内心经常处在“和谐——不和谐——和谐”的调节转化之中,实现内心和谐就必须具备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的价值观反映了对人、事、物价值评判的不同尺度。人的价值观念对内心和谐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享其乐价值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价值观、遵纪守法顾全大局价值观等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去正确地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事物和评价社会,才能促进各行各业人们的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4.
美育对人性的丰富美好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语境中,通过社会力量发挥功能的社会美育对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美育使人的情感得以丰富和协调,从而促进人的主体世界的和谐,进而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大众传媒是当代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娱乐性、图像化等特性都包含审美因素,应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大众传媒的审美含量和艺术性质,使之对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吉磊 《理论界》2012,(1):145-14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体育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属性和功能,从促进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培养和塑造公民敬业进取精神,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探析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使学生学会和谐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综观当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其缺陷常体现为“人文知识贫乏,学习目的功利趋动明显;人文价值残缺,缺乏整体判断能力、是非观念、同情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感情冷漠,无责任心,举止失范。”文章认为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关键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二要科学设置好相关的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生存发展看网络虚拟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在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存境域.借助网络技术,虚拟实在不仅拓展了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而且为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但是,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不可能从网络技术那里自动发生出来,它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互动因素的决定与制约.审慎思考当前中国网络现实和人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人与网络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所为.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通过对人的素质培养 ,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好载体 ,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羌族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具体形式体现在羌族民间流传的原始宗教经典、谚语、传说、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并以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和民间习惯法的形式贯穿于羌族社会生活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体内心和谐、人事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及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应环境、对持未来.<论语>强调心理各成分以及心理和外在行为的关系的统一协调,并认为内心和谐是君子的必备素质,内心和谐的主观条件在于修身养性,经济上的贫富对人的心理和谐有重要影响,学习是达到内心和谐的重要手段.<论语>反对巧言令色,主张少说多做,强调人的行为应与情境要求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一致;认为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相互制约以及外在行为的改善对人的内在心理有重要影响;主张质朴和文采的协调统一.孔子的处世之道可以概括为识世务、讲诚信、勤思考、多行善、把握适度、名正言顺、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及善于应变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不同理解。由传统发展观中体现的人类主体性地位绝对化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中人类主体性的重新定位。在我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对人与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这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正确"待物"、"待人"、"待己",促进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发展 ,伦理关系在变革 ,确立新全球伦理观势在必然。整个人类不分肤色、种族和宗教信仰都是一个家族和祖先 ,每个人不仅要拥有全球性的伦理道德共识 ,也要普遍承担全人类的职责与义务。要以人类利益为重 ,忠于人类家族 ,服务世界共同体 ;尊重他人、他国的尊严和选择 ;去除狭隘的宗教偏见、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关心现实人类生存 ,高瞻远瞩人类未来 ,树立全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使所有人都能尽情享受由真理、正义和丰厚的物质带来的自由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冯溪屏 《北方论丛》2007,1(3):116-119
马克思从人类与自然界的区别和联系中,把人的类本质或人类的本质规定为劳动,人类和能被人所理解的自然,都在劳动中生成,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在劳动的基础上得到说明。由此,马克思创建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存在论,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性变革。人的类本质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它以生产力为表现形式,通过区域生产力和民族生产力两个阶段的发展,在人类生产力那里获得了完备的形态;而它内蕴于自身中的自由规定性,显现为人类生产力的自由维度;这一维度是人类实现自由解放的客观根据。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的根本要求是合理性。需要的合理尺度 ,节约资源 ,以人为本是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三个极其重要的终极合理性原则。需要的合理尺度 ,只有从社会发展的必然、实现需要的能力的可行性才能得到确定。节约资源 ,来自人类存在的理性和社会特征。以人为本 ,则是当今人类建构人力资源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生态维度的新审美观,是生态文明的产物,且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人类用"整体观"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观、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和"生生之美"的文化进步观的实现,生态美学的生态文明意义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香 《河北学刊》2003,23(5):16-18
本文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 ,阐述了二者是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它们辩证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在认知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匹配和协调,就是人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是真正人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实现.而全面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以及这一规律在社会的延续所展现的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吴翠丽 《兰州学刊》2008,(12):13-1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又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知的危机风险。人类正步入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人类对自身理性的过分自信和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滥用,是导致风险社会产生的价值根源。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使人类自身正面临着种种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积极应对科技发展的危机风险,将其控制在个人和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使其转化为真正的社会危害,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介入伦理价值的维度,确立和倡导科技伦理的价值规范,是有效规避和治理社会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审美教育活动,以多样性的实践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孙泊  陈瑶 《云梦学刊》2021,(3):68-74
社会转型期深层、深刻、深度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引发了社会局部道德问题叠加发酵的"蝴蝶效应",现代性道德困境引发了人的心灵秩序的时代隐忧和社会表征,并逐渐聚合和集中呈现为人的心灵秩序的功利化、碎片化和冷漠化。社会进入新时代的显要标志,首先应该是人具有美好心灵、追求美好人生、共享美好生活。因此,整个社会要更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心灵滋养的真正需求和合理诉求,透过人的心灵秩序隐忧这一社会转型特殊现象,多维探析其外在表征和发展样态,科学揭示其内在机理和实践逻辑,合力净化整个社会生态,协同优化人的心灵秩序,努力建构起契合新时代特质、彰显新时代精神、供养新时代思想的心灵秩序,从而真正推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人类幸福而美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