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某一天,看到一文,说蔡澜有一方印,印文是:相思又一年.于是,想起相思这个话题.泡一杯苦荞茶,推开半扇窗,涂抹一些与相思有关的文字. 为自己的大胆而兴奋了,在文人笔下,相思是个暧昧而敏感的话题.但,秋天毕竟是秋天,古人悲秋伤秋,未尝不是把相思变换了马甲.秋天的倾诉方式是委婉曲折的,道不尽,相思意.  相似文献   

2.
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此为抒写相思之作。开篇采用叠声,既蕴蓄全词情感为全词铺垫,又有回环往复的音乐旋律,同时也与后面的设问句式形成变化错落之势。短长句式变换,顿挫抑扬,似流畅平易,恰似凄苦硬咽难尽。具有民歌咏叹风味。长相思,相思苦,要问相思之情何时了?除非两情重逢时。甚了期:何时是结束的时候。了:口语方言,意为结束。上片言只有相见才能终结相思之情。写出相思人的哀叹与期盼。长相思,相思苦,想把相思说与谁听?浅情人儿不理会。“说似谁”…  相似文献   

3.
辽青 《社区》2010,(8):8-9
现代人把写诗文作书画的酬劳都叫做稿费,古人则称之为“润笔”。稿费也好,润笔也罢,不同阶层的文人,差距堪称悬殊,有一字一两块钱的,也有一字两千块钱的。  相似文献   

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初唐诗人王维这首寓情于物的《相思》,抒发了自己对被怀念者的相思相爱之情,韵味隽美,千古传诵。在台湾海峡东岸的沿海地区,也生长着一种富有传奇色彩和相思寄情的“台湾相思”。它与王维笔下的相思(红豆)形态迥异,却别有一番独特的魅力,深得海峡两岸同胞宠爱,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半个多世纪里,海峡两岸离散亲人种相思、寄相思、话相思、写相思、咏相思,简直形成一种“相思文化”! 婀娜多姿的“台湾相思”也叫台湾柳,枝条如柳枝般柔韧,其花毛绒绒、黄  相似文献   

5.
一、要把拓宽领域看成当务之急 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人,研究者却是今人,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今人。因此,在古代文化研究上,即使是“纯学术”研究,的确也有个“现代意识”问题。每个时代的学者,自有代表每个时代的眼光、价值观念特色和方法。因此,我们今天阅读古籍,可以明显地感到汉人有汉人的特点。唐人、宋人又自不同。乾嘉学风与王国维不同。王国维与陈寅恪又不同。胡适、陈垣与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间又相同,又不尽相同。我们处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雁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可以用来寄托相思之情,喻指男女恋情,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离别怀旧之情,还可以用来表现古人的时间意识,甚至是边塞风情等种种情思.叔原亦不例外,而喜用雁意象,来展现自己深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一、南陡河概况在桂林西南郊有一条开凿于七世纪末的古运河,名相思埭。《新唐书·地理志》七上记载: “临桂县有相思埭,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埭就是坝,意思是筑坝阻遏相思水,使之向东西两边流,成为人工运河。由于古今水道名称不同,河道也有变化。明清后一般叫南陡河或南渠,当地人民则称之为“古柳运河”。它的主要工程分水塘在今临佳县会仙墟附近。运河东段在桂林南郊良丰附近的蒋家坝流进相思江(当地人称良丰河,古称浪石江),在柘木附近流入漓江。西段在临桂县大湾附近进入清水河,到永福县苏桥镇流入洛清江,经永福、鹿寨在柳州之东进入柳  相似文献   

8.
古之冬趣     
庄喻涵 《新少年》2021,(1):66-67,87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银装素裹的冬天,我们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多姿多彩。但你了解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吗?你是否认为古人在冬季的生活会很无趣?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古人过冬的乐子可不比现在少。接下来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千年,一起去感受古之冬趣吧!  相似文献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别后相思,人情之常。《诗经》里有“一日三秋”(《王风,采葛》)、“甘心首疾”(《卫风.伯兮》)、“惄(ni)如调饥”(《周南.汝坟》)等语都形容相思之深。为把相思这种心理活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如“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  相似文献   

10.
宁静的等待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独自凭窗而立,这时,手拿一卷线装的古籍,默默回味着古人写下的文字,我会突然想:古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古人没有钟表和手表,古人没有电视和电话,古人没有手机,古人也没有电脑,不过,古人的生活节奏也不似当今这样的快速,古人的生活节奏是舒缓而闲适的,古人的民风是质朴而醇厚的. 而且,古人有着优雅的等待. 古人生活在古典的时光里,古典的时光洋溢着优雅的光泽.即使等的那个相见的人不来,古人一定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心浮气躁.即使是等待,想必古人肯定也是优雅、闲适而又心平气和的.  相似文献   

11.
细节核反应     
我是一个再敏感不过的人,对人产生好感和恶感往往都是从某个细节开始。虽然古人说过"管窥蠡测",不能"断章取义";但古人也说过"一叶知秋",有"举一反三"的含意。碰到过一些人,无论做事还是相处并不注意细节,以为这就是  相似文献   

12.
西江月     
一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此为思妇征人相思之作。上片写思妇相思情意。愁眉难展皱成一弯新月,泪流满面红妆犹如花儿残败不堪。只因为罗帐鸳鸯枕被无人同睡卧,早晨起床对镜也便懒得梳妆打扮。“颦”:皱眉。“月浅”:指月儿露出弯弯一线的样子,此句借月喻思妇愁眉。“啼妆”:指哭泣时妆容不整。“只消”:只因为。此句暗示心上人不在身边,相思夜难寐。故有下句懒得梳妆的叙述,表达思妇相思情意浓及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状。下片写征人…  相似文献   

13.
一相思,一日相思十二时,便种满园红豆子,些些草木,虽知春意,哪解慰情痴?两相思,两人心事众人知。羡煞梁间双燕子,凌空比翼,呢喃私语,我恨不如之。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人把郑州市北的山称邙山。初来郑州的人,都感到迷惑:洛阳有邙山,这里也有邙山,怎么到处都是邙山?到郑州市黄河游览区一游之后,就更迷惑了:怎么山上、道旁树起的牌子上,抄录的古人名句,歌咏的都是广武山和岳山,而未曾有一句提到邙山?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过午”真该“不食”吗? 一日三餐已是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但近年来网上传言,佛教、道教中都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古人也是深明此道.所谓“午”就是中午11时到13时,因此一天中过了13时就不能再吃饭了.那么,过午不食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现代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古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能活到70岁已算长寿,而现代人普遍能活到80岁,这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如果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巨大的现代人,在现有的生活习惯下模仿古人,简单地把晚餐从三餐中抹掉,那么人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最基本要素,诗人们常借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相思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它是恋人间表达爱情最直接、最有意味的方式.在唐代的相思诗中,存在着丰富的自然意象,它们被诗人用来寄托相思情绪,而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也提升了诗歌的深厚韵味,增加了唐代相思诗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观念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古人对时间概念从不同角度做过定义 ,这些定义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特性的认识。在对时间是否有限问题的认识上 ,古人多持时间无限观念 ,但也有古人认为时间是单无限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立论依据 ,今人对古人单无限时间观念的指责是无的放矢。古人在文学作品中还提出了同时相对性的见解 ,该见解来自于他们对仙境、尘世及梦幻世界之差别的憧憬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性。作为“人学”的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思想,也应该表现人的感情。古人说:“诗贵乎情。”其实,不惟诗歌,就是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也是以情为贵的。虽然,人们习惯上把诗歌称为抒情性艺术,而把小说列为叙事性文体,但这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早在二十年代,我国就有人明确地提出过“抒情诗的小  相似文献   

19.
安武林 《社区》2005,(6):58-58
爱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去读他的书;爱一个作家的书,莫过于把它丢进厕所里。厕所是一个污秽的地方,但若把你喜欢的书放进厕所里,绝无不恭敬的意思。我一直想在我的厕所里建造一个书架,可惜厕所的空间太小,无法把我最喜欢的作家的书放在那儿。读书是一种享受,古人有“三上”读书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蹲在厕所里读书,看来这般美妙的享受古人早已懂得。但古人所言的“红袖添香夜读书”,我倒没觉出什么好来。读书是绝对需要安静的,大概在家庭里,再也没有比厕所更安静的地方了。一个人独占,绝无人打扰你。即便你偶然想起某一件比读书更要紧的…  相似文献   

20.
屈赋乃二千余年以前的作品,其文句的结构与语词的涵义有与后世不同者。此其故;由于人的思想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人的思想即变了,他的语言自然亦随之而变,语言既变了,他的作品中文句的结构与语词的涵义亦必有所不同。再者,时代是在不断地推移,古涵义与旧结构逐渐不为后人所用而归于遗忘以至消失。因此,后人读古书则必不免以今说古,其间必有不可通者,有不可通而强说之、曲解之则必非古人的本意。盖一词之误必害及一句,一句之误必害及全篇。此孟子所谓“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也。古今学人犯此种过失者以晚明为尤甚。他们因不明古人语言有与后人不同之处,遇著解不通的文句,便以已意妄改古书,并刻其妄说以贻误后人。清代乾嘉诸老有(?)于此,尝竭尽心力,研求古代文字音训以解说古书,是即著名的清代汉学,经史诸子词句至此方得著确切的解说,方不失却古人的本意,其整理文化遗产的功劳甚大,不可没也。然而从古以来,解说经史诸子的人不可谓少,必待乾嘉诸老,一辈接一辈出而后方不害古人的“辞”与“志”,则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