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第一,中国古代的接受理论在强调接受自由的同时,不会割裂读者与作者、作品的关系,追寻作者之创作意图和把握作品之本意是主要的接受阐释目的。西文的接受美学则提倡孤立考察文本意义,强调读者解读的自由性。第二,中国古人知音理论梳理与阐释《,文心雕龙·知音》集中阐述如何成为知音。  相似文献   

2.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3.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突破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肯定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中心地位及能动作用,认为文本意义的最终实现,依赖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和接受。这一思想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尺素寸心》英译本加以分析,可以发现l、立德的译文既有效地照应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成功地把握了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因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一致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 ,共同完成了西方文论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转向 ,对后来的解构主义和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 ,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选取两种文论中具有典型方法论性质的内容 ,结合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创作以及绘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翻译活动是一个“翻译→作品→读者”的线性接受过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读者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文本意义的实现在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关注“未定点”,聚焦如何实现“视野融合”,如此才能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由《黑暗的心脏》不同解读及殷企平与王丽亚学术争鸣说起,讨论了文学批评理论对文本意义理解的作用及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意义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指出依据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美学理论是近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影响甚远的一种思想理论。它首次完善了对“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这一体系的研究,历史性地提高了作为读者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解释了为什么面对同一原文文本,不同的译者会给出不同的译文这一现象。文章拟通过接受美学这一理论视角,对《春晓》三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接受美学和古诗英译之联系。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他的现象学文本阅读理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另外,他还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文本与读者在阅读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成为伊瑟尔审美反应阅读理论的中心内容与核心理念,而具有鲜明现象学色彩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和"隐含的读者"则共同构成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独特知识建构。作为对读者一极关注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界、美学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理论风暴,并实现了文学批评研究第三次重心的转移,即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并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中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包括两极,一极是具有未定性的文本,一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只有这两极的合壁而成完整的文学作品。从而将对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研究转向对读者反应进行研究,强调读者的能动创造作用。接受理论给我们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涉及到读者、文本、作者和社会背景等多视觉研究。使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在霍桑的小说《红字》中,作者有意识地运用歧义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填充其“空白”,重新建构,不断调整期待视野,确定其未定点,使不同时代的不同层次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不同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1.
“兴观群怨”说与“卡塔西斯”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文艺理论和中西方美学奠基人。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歌理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创造性提法,长期影响中国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论是西方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的标点性内容,影响到西方戏剧乃至其他文体。两种理论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导致其逻辑基础和适用文体的差异,但从都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价值,都倡导"中庸"、"中和"的美学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2.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执中致和"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中致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表示协调不同声音,构成美妙的乐章.当人们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事物发展规律后,便逐步向认识、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心灵审美各领域拓进,要义是将利益不同、政治要求不同的力量协调起来,实现国安民悦的"大和"目标.甲骨文"中"为"王旗"形,表示王法之中道,后伸延为道德之中正,认识之正确,以及人性之至诚、人情之中节."执中致和"就是执政者以其中直之性和中节之情,实行合乎中道的法律制度,让矛盾中的各方各得其位,使创生中的万众各张其性.但由于"执中"权在君不在民,而原本作为协助君王"执中致和"的士人,在利禄的诱惑下成为官僚机构的一员之后,竟投王所好,使君权失去了稳定的、理性的制约力量,这样,其"中"不中、其"和"不和便成为经常的社会现象.在经过长期的治乱循环之后,人民最终以民主革命的形式推翻了君权专制制度.而今天,当我们运用"执中致和"的思想资源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时,一定要忠实地分析这一理论的本义,注意克服其主客观的历史局限性,使它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湘菜翻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艺术的接受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是美学实践的中介。现以接受美学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为依托,阐述湘莱翻译应以受众为中心,力求重塑源语言的应用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湘莱从物性存在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审美艺术的生命力从而为受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西方文论而言,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其中"比类"型思维特征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譬喻形容、连类比较和两极观念下的辩证思考.它有着适合于描述事物内在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性质特征和适合于对文学现象和批评对象的宏观把握等诸多优点;当然,它也有着若干不足缺乏对概念定义的精确描述,不利于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容易导致文本阐释上的牵强附会,等等.对此,我们应该取中西方思维之长,以达到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进行创新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成仿吾以康德美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本体论上,他以康德哲学认识论解释“客观”、“自我”等概念,指出文艺批评是“自我”的表现;在文艺批评建设论上,他提倡以“反省”的方法,借助“合目的性”概念,从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方法论上,他提出了以“同情”为批评方法和批评态度;在文艺批评对象论上,他从康德哲学关于“美的艺术”理论出发,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价值在于作品的能引起想象力和知性协调自由运动的“论理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总之,在康德美学背景下进行观照,成仿吾文艺批评观体现出相当的严谨性和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7.
“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它对当代文学创作、文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具体表现为:一、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焕发主体灵性,张扬生命自由;二、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求新求变,加强艺术表现力;三、启示正确看待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审美为文学的价值之所在;四、启示倡导文学审美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文学批评取向;五、启示反对庸俗的文学之趣,追求健康的文学趣味;六、启示文学批评要亲近文学现象,抛却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借鉴接受美学对读者的接受研究成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内涵,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接受性,具体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第二文本"3个方面进行借鉴,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