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新闻深度报道不仅对新闻叙事手法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形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即一方面通过视角和聚焦的“陌生化”,使新闻更具新鲜感,做到“文有别材”;另一方面行文中运用有意味的形式与合式的叙事技巧,做到“文有别趣”,从而使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与叙事的生动感性相得益彰,达到了“真”与“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报道镜像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表现于微缩层面的“中国防疫”“中国倡议”“中共党史”“国家形象”等。“恐中”报道的底层逻辑建立在丑化、贬损中国形象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黏附时代议题的新闻炮制、冠以“正名”的意识形态内容嵌套、扩大“恐中”传播的措辞加工、强化“恐中”传播的“媒体联盟”等。审视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镜像表现和内在逻辑,目的在于从聚焦并澄明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具体内容出发,揭破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存续逻辑,“有的放矢”推进内生性新闻报道和充实国际话语传播场域,形成内外双向一体化格局的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建设进路,共促新形势下国际认同建设取得实质化成果。  相似文献   

3.
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与文化现象,目前虽然在法理、医学等方面已被认可,但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简单化、污名化等刻板印象,且具体表现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选择及由此建构的“真实”与“意义”中。新闻叙事的视角和聚焦选择体现的是对叙述对象的态度,严谨合适的选择不仅能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就同性恋报道而言,同样对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构建有着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徐克的电影中都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徐克从不把自己电影中的女性往传统妇德典范的标准来塑造,这也是徐克区别于其他男性导演之处。其导演的《刀马旦》作为一部“三个女人共演的一出戏”在当年充斥着“阳刚美学”氛围的香港影坛并不被看好。而最终在影片呈现出的三个女性形象,却是颠覆了电影银幕上女性只是作为“花瓶”存在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5.
参照普洛普对俄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离归类.14种不同的叙事功能组成了典型人物报道稳定的内在叙事模式,各类故事情节都是其叙事功能的衍生和组合.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模式复现了中国古代英雄叙事结构原型,为实现传播者对受众的思想召唤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新世纪乡村叙事有两种农民形象的书写。与占主流的受难农民形象书写不同,它们要么侧重从苦难和底层中发掘和构建富有新生质素的令人鼓舞的农民形象,要么侧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审视农民的现代主体建构所面临的深层的精神桎梏。比较而言,后者更能深刻反映出农民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因而更深沉,更有力度。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是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例,解读其叙事方式,分析了深度报道叙事模式构建的途径,即用事实成就深度、用逻辑建构深度、用视野驾驭深度。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形象叙事特点为:儿童叙事形象鲜明,叙事声音传递童真、善良、美好;叙事视角、叙事距离多样化。时间上,成人世界与儿童视角的交织;空间上,异乡漂泊与乡土记忆的融合,让鲁迅儿童形象叙事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领域。近年,国家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体的权利越来越重视,然而煤体在以儿童为报道对象主体的“儿童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报纸必须具有“蹲下来看孩子”的儿童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1.
自翻译研究领域发生文化转向之后,互文性理论以其独特的文本交互关系引起了翻译研究者们的注意并将其引入翻译理论研究中,赋予翻译研究全新的视角。文章也从互文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新闻翻译中的文本互文性及其转化,分析互文理论在新闻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小说呈现出文学叙事与新闻叙事的杂糅和纠缠。新闻话语对文学话语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的话语表征、叙事结构和美学趣味,体现出市场逻辑和新闻法则对文学自主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3.
在叙事研究中,对叙事资料的分析主要从下面两个维度进行: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组合出四种叙事分析的方法:整体-内容分析、整体-形式分析、部分-内容分析、部分-形式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各有其优势与适合的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从整体-内容视角入手进行分析诠释,勾勒出完整、立体的“叙事自我”。  相似文献   

14.
围绕小说叙述视角、叙述体和它们之间的切换等展开论述。指出:许多被视为“叙述不可靠”的作品,由于读者视角的参与而弥合了其“不可靠性”;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时,不一定要让叙述者扮演一个诗性化的全能的角色,也可以把叙述角度严格地限制在“我”之所见所闻。这样做往往会给读者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新闻报道方式出现了“深度报道”、“短新闻”、“文学化新闻”等新形式 ,其变革的原因在于 :报道内容的多样化、受众要求以及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媒介之间的竞争等 ,导致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篇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语篇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信息结构特征和人际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闻语篇的语言特色,揭示了其语类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读图时代,话语霸权已经让位给图像霸权,"触电"也因之成为小说叙事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选择,它直接导致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危机。小说叙事与图像叙事应该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忽视这种差异性的结盟可能就是一场自相残杀,只有恪守这种差异性,两者的结盟才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精确新闻积极借鉴并尝试运用量化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加以全方位的综合应用,从而不断增强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性与准确度。精确新闻报道应特别重视社会科学的规范与方法,最大限度减小新闻报道的可能偏差,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精确新闻要理清新闻报道数据的来龙去脉,精心筛选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善于挖掘数据背后深藏的含义,运用多种技巧使数据更具可读性,从而彰显精确新闻报道更大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记言兼叙事的历史文选,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总集,其中的叙事篇章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金縢》。《金縢》全文调动了周公、成王和史官三种叙事视角,通过对三种叙事视角的限制和调整,造成全篇情节上的矛盾与悬念,具有强烈的小说审美效果,因而其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短篇小说。应用叙事学的视点理论,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人物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两方面对《金縢》的叙事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揭示《金縢》文本深层的思想内涵和潜在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