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人从语言的角度研究风格是早始于伊历二世纪阿拉伯东方学家对阿拉伯辞达学奥秘的探寻,尤其是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在辞达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语风格学的基本原则得以奠定,并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风格理论。而阿拉伯西方学者则不仅继承了阿拉伯东方学者的遗产,而且深受希腊亚里士多德风格理论的影响,对阿拉伯语风格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阿拉伯东方的风格研究 阿拉伯东方学者对风格的研究发端于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他们在《古兰经》和其他作品的对比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理论。伊本·古太白(伊历213~276年)在《<古兰经>结构注释》一书中,首先提出“风格就是言语方式的多样化”。当阿拉伯演说家即兴谈论某一话题时,往往不偏于一隅,而是形式多样。轻描淡写时,惜墨如金;阐明事理时,详尽有余;强调时,不惜重复;委婉含蓄时,暗隐要义;劝说他人时,明示利弊。因此,话语的组织通常取决于客观的环境,听众的多寡和场合的主次。由此可见,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风格,甚至在同一情境中也会集多种风格于一身。风格的形成是与不同情境中的表意手段密切相关的,即不同的情境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风格的多样性首先缘于情境的差异,其次是主题的性质,再次是表达者的语言能力和艺术性。此外,  相似文献   

2.
人们说话或作文,无论华巧或质拙,全以“意与言会,言随意遣”为极致。为了适切地达意传情,说话者或作文者总会按照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与习惯,甚至运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调整或修饰自己的语辞,这就是修辞。阿拉伯语修辞学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十一世纪,著名语言学家阿卜杜·查希尔·朱尔加尼(卒于公元1078年)就写出《修辞秘诀》、《雄辩例证》两书,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阿拉伯语修辞学的一些基本原则,被认为是阿拉伯语修辞学的第一奠基人。一个半世纪以后,艾布·叶阿孤卜·赛卡基(卒于公元1229年)在《学术之钥匙》一书第三部分(修辞学)中,首先将阿拉伯语修辞学分为三大部分:辞达学()、辞巧学()、辞华学(),从而使它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在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散文是表达优美,结构精良,风格雄辩,含有严密思想的作品.关于它产生的年代,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但不少认为它产生在《古兰经》之前,然后与《古兰经》并行发展、繁荣.艺术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短明了的方式阐明思想.它主要分为演说、批评、书信三大类.阿拉伯著名的演说家有:齐亚德·本·艾比、哈扎兹·本·尤素福、穆赫塔·沙格菲·本·弗贾埃、艾哈纳大·本·伊萨;麦地那的泰米姆·达利;沙姆的格兰和奥扎依.到了阿拔斯朝,散文创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数量上甚至超过了诗歌作品.当派别斗争和叛乱之火平息,阿拉伯的雄辩艺术(指演说)衰落时,人们便借助文化知识和写作艺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用笔代替了嘴.行政文书、国家的印刷品,艺术和文学的争鸣取代了演说.  相似文献   

4.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是著名的阿拉伯文学艺术家、画家、诗人,近代阿拉伯文学的倡导者和侨民文学叙美派的创立者.1883年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风景秀丽的贝什里,家境贫寒,生活环境艰苦.1895年,他随母亲、哥哥和两个妹妹移居美国北部的波士顿,住在一个贫民区里.当时他只有12岁,刚刚读完小学.家里先送他学英语,15岁时又把他送回黎巴嫩去学习阿拉伯语.他在语言学校学习了4年,然后又回到了波士顿.不幸的是,灾难接踵而来,他的母亲、哥哥及一个妹妹先后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另一个妹妹玛尔雅娜.平日里靠妹妹做些针线活养家.20岁的时候,纪伯伦开始从事绘画和写作.他在一次自己的绘画作品展上结识了玛丽·哈斯凯勒女士,由于她的支持和帮助,纪伯伦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1908年,玛丽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伯近代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式的英国人.由于他与阿拉伯人的特殊关系,以及他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独特作用,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称赞他是“战争英雄”,也有人咒骂他为“殖民骗子”.这个人就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也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劳伦斯于1888年8月出生在英国威尔士多塞特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五个儿子中的老三.8岁时,全家从多  相似文献   

6.
艾哈迈德·邵基是近代埃及和阿拉伯国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被誉为“阿拉伯诗王”。邵基的父亲曾在宫中任总督私人视察员。邵基于一八六八年出生在总督伊斯梅尔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他的祖籍并不是埃及,曾祖父艾哈迈德·阿里在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时,从土耳其迁居埃及。曾祖父通晓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曾任海关秘书之职。他生前豪富,死后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现代艺术的大观园中,阿拉伯国家的作品出现较迟.其原因,众说不一.大多归咎于阿拉伯文化落后.这种说法失之偏颇,至少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对阿拉伯文化艺术的历史和传统缺乏了解,也忽视了殖民政策给阿拉伯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带来的影响. 早在十三世纪,当时阿拉伯文化的首府——巴格达就有一所绘画学校.它曾经是阿拉伯传统绘画、装饰艺术的摇篮.杰出的艺术家叶海亚·本·马哈茂德·瓦斯特是该校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美学上有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穆罕默德·古奈尼·希拉勒是埃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他于1952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以法国比较文学学派的体系为基础,结合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欧洲各国文学,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乃至工具的运用等.介绍了自滥觞至20世纪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史,特别介绍了比较文学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情况.《比较文学》是迄今阿拉伯比较文学的最重要著作,已成为阿拉伯国家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伊本·赫尔敦(1332~1406)出生在突尼斯的一个官宦家庭,全名叫阿布·宰德·阿卜杜·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尔敦,他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少年来,伊本·赫尔敦一直是东方学者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学者把伊本· 赫  相似文献   

10.
一、生平和著作伊本·巴哲的本名是艾布·伯克尔·穆罕默德·本·叶海亚·伊本·巴哲,巴哲是他的号,他的拉丁文名是Avenpace译为阿芬帕斯.他是中世纪安达卢西亚最著名的阿拉伯哲学家之一.安达卢西亚即现在西班牙南部地区,公元710年至1492年曾为阿拉伯人统治.我们手中关于伊本·巴哲的生平资料比较零散,不成章节,许多著作失传,所以对他的许多哲学观点了解也不甚详细.十一世纪末他出生在西班牙南部萨拉戈萨(Zaragza),712年至1119年该城曾为阿拉伯人所统治,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1118年伊本·巴哲来到塞维  相似文献   

11.
《日子》是阿拉伯大文豪塔哈·侯赛因的传世之作,它的语言风格在阿拉伯文坛上独树一帜。本文就其语言风格中的语言结构作一些探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反映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烙印的特征。凡属文学作品,它集语言的各种要素——词汇、语、修词等于—体.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所使用语言民族的语言特征,也可以全面或部分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正如西方学者爱德华·萨皮尔和李杰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书法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艺术之一。阿拉伯书法具有净化的线条美,它反映了阿拉伯民族性格的特征和东方艺术的风格。阿拉伯书法种类纷繁。最近,埃及研究书法的权威艾哈迈德·里兹格撰文介绍,阿拉伯书法有八大类:库法体、誊  相似文献   

13.
首次全侧性阿译汉译文评艾办法(附 参赛单、L七赛原文) ·,’’··1·····……次阿打:泊世界》编辑部2首次全「i礴性阿译汉义学洲计有奖比赛 揭晓,···.J.·,二“纷丁拉伯世界》编辑部·4 文化·教育伊木·冉西德的理性主义折学 ……、、....……、.....··,.··……蔡德贵1·16西方史学界对阿拉伯文化西传途径的 研密:、·二···················……吴长存1·25古埃及艺术一州吮念年:.卜则…郭黎2.9阿拉伯友刘服})小听斑;。西‘冷特王朝的· 社会、灾‘匕劝戈况认···、··……庄素雯2,16关国的阿拉伯人和…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吸取益处.”①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就是阿拉伯穆斯林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例证. 一、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始起阿拉伯翻译运动始于倭马亚朝第六任哈里发时期(公元7世纪后半叶),到阿拔斯王朝中期(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达到顶峰. 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鼻祖是哈立德·本·  相似文献   

15.
伊本·穆吉拉是一位才气横溢、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他一生潜心笃志,意不他鹜,孜孜于书法艺术,为发展阿拉伯书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伊本·穆吉拉的书法作品植根于伊斯兰文化的土壤,蓄传统技法,破前人框架,经融汇贯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技法表现形式上的兼收并蓄,而且更重伊斯兰思想和书法造型的有机结合,使宗教和传统文化在内在气质上得到交融.意境深而构思巧妙,使伊本·穆吉拉的作品脱颖而出,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考验,流传至今,被当代人视为传  相似文献   

16.
30年代初,《复兴》与《曙光》两本杂志的问世,象征着苏丹文艺复兴的开端,一种思想与风格崭新的苏丹文学渐渐地成长起来.在此之前,苏丹诗歌一直墨守中世纪阿拉伯古典诗的陈规和传统,从内容到形式都无重大变化. 由埃及诗人马哈茂德·萨米·巴鲁迪开创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在哈菲兹、邵基·穆巴拉克、阿卡德、塔哈·侯赛因、阿波罗诗社等诗人、文学家和文学组织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苏丹与埃及有着密切联系,苏丹青年文学家向往埃及,深受埃及文坛的影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世界》2004,(5):58-63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 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目前,阿拉伯国家中,全国性的阿拉伯语言学会有四个,简述如下: 一、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大马士革阿拉伯语言学会,成立于1918年10月28日.它的前身是“阿拉伯语翻译编辑部”,后来易名为“阿拉伯科学学会”,最后才定名为“阿拉伯语言学会”.第一任主任是穆罕默德·库尔法·阿里,现任主任是胡斯尼·苏卜哈胡博士. 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1932年12月13日成立,当时称作“王室  相似文献   

19.
1961年12月底,科威特国独立之后不到半年,埃米尔亲自宣布设立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基金会设立至今已有1/4个世纪,它有力地促进了阿拉伯各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基金会现任总经理是白德尔·哈米德,历任总经理为阿卜杜·阿齐兹·白哈尔、阿卜杜·莱提夫·哈迈德、费萨尔·哈利德.  相似文献   

20.
肯迪(又译铿迭)的全名是;艾布·优素福·叶耳孤卜·伊本·易司哈格·伊本·萨巴哈·艾勒·肯迪。根据肯迪的这一名字,可以认为他是原居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建立肯德王朝的肯德族后裔。肯迪于公元801年生于库法,后游学巴士拉,873年卒于巴格达。阿拉伯乃至西方哲学史界一直认为肯迪是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史上由翻译古代希腊哲学文献进入创建伊斯兰自身哲学的一座里程碑。肯迪不仅仅精通哲学,而且还对数学、几何学、辩证学、医学、天文学、音乐有精深研究。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对肯迪有过根高的评价,认为肯迪在历史上的作用,应视与古希腊学者托勒玫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