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琴  刘学英 《山西统计》2003,(1):39-39,43
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也就意味着从一种文化的经营跨越到另一种文化的经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形成的反映企业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他是企业借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大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开拓力,甚至可以创造奇迹。一、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第一、语言差异语言差异是跨国经营中首要应解决的问题。语言的沟通对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成败关系重大。经营者有时不可能完全掌握当地的语言,这就给经营带来了困难。事实上,即使不同国家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由于其年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从财务报表上看资产负债率适中、销售利润率也比较不错的企业,却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通常情况下,这类企业报表上的收入和利润很高,而账上却没有钱,这就表明,是企业的现金流出了问题.企业经营者在解决这类危机时,通常会利用借贷、再融资等手段来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3.
塑造企业统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统计文化的含义统计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与管理的基础。因此研究企业统计文化,必须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由于企业统计文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把握企业统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就必须首先系统而深入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抽象出企业统计文化的含义及特殊性。企业文化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浪潮,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目前有不同的提法。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如下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哲学、企业…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是摆在搞经济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谈如下看法。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与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它可分成四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这是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具有自身特点,根源于自身企业,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一个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搞好经营。经营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依据靠信息,而统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主体,是企业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统计信息的管  相似文献   

6.
魏炜 《统计与决策》2004,(5):121-122
企业在确定战略后,需要通过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等方式,将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但是,由于资源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他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时会产生冲突.这样,尽管他们早期对合作有承诺,但是基于理性人的考虑.有的承诺会失效,这些现象在企业屡见不鲜.在实现焦点行动时各行为主体(部门、个人等,以下同)都必须投入自己的资源,这就会产生关于在合作过程中的双方预期投入资源的约定问题,本文将各行为主体都要投入自己资源的承诺称为"契约",把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与承诺相关的制度问题归结为契约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对资本管理和运作的重视,一大批控股公司、集团公司逐渐成长起来.这些控股公司、集团公司与我国传统的企业集团模式不同,它们具有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组成、多元化行业经营等特点.这些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随之也给企业领导者进行管理带来一个新课题,如怎样管理有着诸多行业的投资企业,如何判断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劣,如何监控它们的投资回报等.  相似文献   

8.
陆蓉 《上海统计》1998,(6):21-22
我国的工业股份制企业大多是从国有工厂改制而来的,它们的组织形式、经营目标、评价方式、管理模式与以前有很大不同,然而由于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向变动不大.用于考察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统计指标体系也无多大改动.许多工业股份制企业的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既不能反映工业股份制企业的特点——即产权多元、经营多角的状况,又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统计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情况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工业股份制企业管理的要求,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工业股份制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产品价值、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员工素质、企业品牌等多种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念,这就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普遍认为 :对企业经营提出通向未来的有创造性而又能被市场接受的思想、战略、策略与方法就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出和传播方案的制订应该由企业的最高层来完成 ,并应该运用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对理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论证和系统化 ,使其变成可操作的策略 ;理念首先被企业内部传播并至少被多数中层管理者接受 ,否则难以推广和实施。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具有隐蔽…  相似文献   

11.
王兴建  郭吉元 《山西统计》1998,(1):32-33,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必须有竞争力,必须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本文就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问题作一些浅探,着重考虑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一、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的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的种类很多,在整个国民经济这个有机体内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这就是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要进行各种投入。这个生产经营条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前…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工作出成果的重要阶段,更是实现统计服务优质化的主要手段.在企业中,只有把收集的统计数字经过多次加工处理,进行系统地、深入地分析,才能转换成各种有用的信息,使大量的统计数据完全实现它们的使用价值,才能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企业的统计分析是利用各种统计数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全部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揭露矛盾,找出原因,提出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核心竞争力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于1990年首次提出.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已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源流动和重组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租赁也成为促进资源流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在企业租赁的具体经营操作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复合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阿城钢铁股份公司在“以钢为主,炼轧配套”的经营宗旨下,租赁了哈尔滨市轧钢厂线材车间,这里我们谈一谈在经营操作过程中对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筹集资金。其原因在于:首先,资金是企业的生存条件。其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如不及时补充,就可能使企业的正常生产遭到破坏,甚至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及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短缺资金,是企业免遭经营损失,维护信誉,减少破产风险的重要举措。在多样化的筹资方式下,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最经济、成本最低?每一种特定的筹资方式各有什么利弊?这些都是筹资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行我国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七种。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先后产生了不少的国内"知名"企业,它们往往在短短几年内红遍大江南北,而过个5到7年又随即销声匿迹,能够支撑15年以上的并不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短暂的繁荣之后的迅速衰败?怎样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延长寿命? 大量事实表明,核心竞争力的注重程度与企业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众观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经历就会发现,卓越企业之所以卓越,一个重要的共同推动因素就是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与培育.百年老企业就像一根长青藤一样,不断滋长壮大,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往往就像一颗颗流星,发出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就永远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一些优秀的经济学学者对一些庞然大物般的美国大公司纷纷被当时不过是初出茅庐的日本企业在竞争中打得一败涂地的原因的深思和研究,他们在惊呼"日本第一"的同时,对日本那些在竞争中崛起的企业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剖析,试图找出其强大竞争力的核心来源,一时在美国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潮流,出现了四部重要著作:、<战略家头脑--日本企业的经营艺术>、<公司文化>、<寻求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一、虚拟企业及其竞争优势 "虚拟企业"是空间上分散的各个独立的企业、组织为赢得市场机遇,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一种动态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有业务外包、虚拟研发、虚拟营销、虚拟管理、虚拟服务和策略联盟等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它们突破了传统的有形企业的边界,使企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与以资产为纽带而组建起来的传统企业或企业集团不同,它们是以抓住市场机遇为动机而组建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我们应根据它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充分发挥它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论保险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保险企业的组织与治理特征 传统的企业理论抽象了企业的所有内部特征和多样性,企业成为一个生产无法分割的单一产品的单位,它被假定为只有一个目标,且认为控制权是明确地掌握在单个所有者手中的,该所有者是唯一对企业利润有要求权的人.其中内含的现实前提是,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者,或者企业的所有者能有效的行使对企业的控制权,保证不出现严重背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或决策.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情形是,企业的所有权与企业的有效控制权的分离,并且这种分离有不断发展的趋势.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以及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都在一定时期内经历过相当快的增长.在这个快速增长阶段中,它们从内部留存收益中获得的资金和通过外部融资获得的资金,都无法满足它们的投资需求.这使得企业开始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将企业的部分所有权出售给一些不一定参与公司日常决策,甚至不一定参与公司发展战略决策的人.这就导致了企业的所有权与有效控制权在相当程度上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一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就会导致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很难找到着力点。因此,加强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