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诗《离骚》的后半部分几乎用了全诗二分之一的篇幅写诗人求美女的行动。诗人先是叩阊阖求帝女。帝阍不开门,再登阆风仙山求仙女。“衷高丘之无女”,转求宓妃,此女更美丽却无礼,“来违弃而改求”。欲求有 之佚女,求有虞之二姚,都因媒人不可靠或不能办事而未获成功。在卜师灵氛和神巫巫成的指点下,诗人又重新振作起精神,准备到别国去求美女,终因临睨旧乡,仆悲马怀,“蜷曲顾而不行”,求女活动宣告彻底失败。诗人在政治上遭到排斥打击被逐出朝廷流放边地后,为什么不顾路漫漫而修远,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艰苦的求美女活动?诗人…  相似文献   

2.
屈原《离骚》有一段求宓妃、佚女、二姚的浪漫主义描述。对此“三求”,历来注家解释不一。王逸以为往求“天下贤人”,“与俱事君也”(见《楚辞章句》);赵南星以为是“托为远游,求女圣帝之妃以配怀王”(见《离骚经订注》);贺宽以为“女以比郑袖”,“求女”即欲走郑袖之路,“转以达于其君”(见《坎骚》);朱熹、蒋骥则以为是“求贤君之意”(分见《楚辞集注》、《山带阁注楚辞》)。诸说纷纭如此,实有一辨之必要。怀王无贤内助,《离骚》“求女圣帝之妃以配怀王”,此说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屈原  相似文献   

3.
<离骚>抒情主人公三次求女的空间方位分别是西方、北方和东方.求女是象征求贤君,楚地位于南方,没有贤君可求,所以没有出现到南方求女的情节.同时,三次求女反映的是楚地与秦、赵、齐三国的关系及屈原的态度.求女使者的原型是图腾对象,屈原对它们作了艺术改造.求女情节具有现实依据,屈原化腐朽为神奇,把现实中人生转向的堕落变成人生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证了二《思》的创作时间与《离骚》相距不远,且二《思》早于《离骚》。“思美人”与“求女”实际上是同一意象体系,两者的喻意应是相同的。从取喻缘起,所求对象和结果三个方面看,二《思》所思的“美人”均喻指君王。因此,与二《思》内容紧密相联的《离骚》中“求女”的喻意,理应紧承“思美人”的喻意,即喻为求合于君,而非“求贤”或其他。  相似文献   

5.
《离骚》中之“求女”,其对象主要有三组,即宓妃、有俄氏之佚女有虞氏之二姚。这几位女性,都见于上古史料中。照通常的解释,其中宓妃为伏善氏的女儿,溺死后为后世所谓之洛神;有诚为古国名,相传有诚氏有二美女,其一为简狄,后来嫁给帝誉(即高辛氏),是商人祖先契的生母;有虞亦古国名,姚姓,为舜之后代,寒促使浇杀夏后相,少康达到有虞,有虞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更详细的史料则无从稽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三者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是血统高贵的贵族妇女。但倘若想仅就她们自身在史料上的记载来认识她们,则显得非常不够,主要…  相似文献   

6.
作为楚辞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离骚》文本充满难以索解的巨大疑难。其中最为独特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莫过于抒情主人公屈原在诗篇后半部分邀游天界的求索历程(Questprocceeding)中设置了三次求女的奇异情节。如果说诗章前半部分是情感的直抒性表露,是诗人内在世界的自然呈现,那么其后半部的求女情节应该如何理解把握呢?作者为何求女?所求之女指寓什么?在整篇弥满着浪漫意绪的文字中,求女情节的性质归属为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这些处于隐喻象征体系与现实人物之间的暖昧难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自秦汉以降数千年的楚辞阐释者和注解者,这直接关注和影响着《离骚》诗作内涵的体悟与艺术价值符码的解读。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说:“此辞难通处,无如中间求女三节。然文意坦然明白,寄情属望之恳到全在此段……历来往家莫有得其说者。”近人游国恩先生也指出:“《离骚》有求女一节,他在登阆风,反顾流涕,哀高丘之无女以后,又想求宓妃,见(女戎)女,留二姚,而三次求女都归失败。这一节的真正意义,从来注家都不了解。……越讲越糊涂、越支离,令人堕入云雾。这是《离骚》中一大难题。”传统学者对“求女”一义的假说性阐解大致可归结为六种:(一)求君;(二)求贤臣;(三)求隐士;(四)求诸侯;(五)  相似文献   

7.
金开诚先生的《〈离骚〉的整体结构和求女、问卜、降神解》一文,发表在《文学遗产》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下引金文皆出此篇)。文章“联系《离骚》的创作旨意、全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阐述了他对“求女、问卜、降神”这些古今众说纷纭问题的看法。读过之后很受启发,觉得可备一说。不过,我对文中所提出的重要问题都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现在把它写出来,以求教于金先生和楚辞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离骚》求女之构思与“巫歌”原型性恋的关系试探梅琼林(湖北省文联)1《离骚》作为“上称帝,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①的庄严的政治抒情诗,为什么设置了邀游天界,三次求女的奇异情节?求女的指寓为何?这是一个自秦汉以来纷争不休,难以定论的问题。黄维...  相似文献   

9.
《离骚》"求女"的象征意义前后有所不同。前四次"求女"喻求贤,但每次所求之贤又有区别;后一次"求女"喻求君。前后喻指的转变,则由于诗人所处地位的不同。前者立足于国内-为国求贤,而后者立足于国外-为己求主。转变的契机在去国远逝。  相似文献   

10.
关于《离骚》句法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而《离骚》句群之探讨,却一直不被人注意。虽然前人如钱杲之《离骚集传》,王邦采《离骚汇订》、张德纯《离骚节指》、林云铭《楚辞灯》等,对《离骚》段落也作过一些讨论;但其着重点仍在于揭示篇章大旨,而于章节内部更小单位的句群及其结构特点,却未加深论。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离骚》句群略述己见,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以君臣之道和圣人之经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始终是封建社会特别是两汉文学评论的一条规律。两汉对《离骚》或褒或贬的论争及这场论争在后代的延续,其焦点就是《离骚》是否背君臣之道,离圣人之经。今天看来,《离骚》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浪漫主义的瑰奇虚幻写法,这些在文学史上引起论争的焦点,正是《离骚》的成就和特色,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离骚》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骚》之“离”,暗合《周易》“离卦”.《周易·说卦》云:“离为火,为日,为电.”又云:“离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离为雉.”故《周易》《离卦》之“离”其本义为太阳.楚人祀日崇鸟拜火,《离骚》之“离”,暗合《周易》,其义当为太阳神鸟,据我国先秦巫书《山海经》及两汉张衡《思玄赋》等辞赋,太阳神鸟即阳离鸟(或名长离鸟),即今所称之黄鹂鸟.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誉为“英国的底波拉”(希伯来女先知),一方面是巩固和扩大英国宗教改革成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使女性国王统治合法化的一种策略.女王先知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政治寓意,它既是英国人爱国忠君热情的表达,亦是政治精英对新型混合君主政体和共和理想的诉求,又是准共和政治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正> 1 《离骚》中的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一直没有正确的解释。第一种,认为主人公就是屈原自身。这是传统的看法,把《离骚》看作诗人的自传式作品,认为所写的是“真的事实”,“表达了屈子一生的经历”,把主人公当作一个历史人物。这种看法,文史不分,把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混同起来了。第二种,认为主人公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这是新起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郭沫若先生。《离骚》中的具体事物,郭先生  相似文献   

15.
<正>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和但丁(公元1265——1321),虽然时隔千余年,地隔几万里,可是他们的生活道路和代表作品却异中有同,存在不少惊人相似处。下而,我就略举同异,谈谈两者的类同性和独特性。不当之处,还望同志们指正。1 众所周知,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七国纷争向中央集权过渡的重大转折时期。当时,秦最强,楚最大,所谓“横则秦帝,纵则楚王”,都有统一中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历来研究屈原的学者都重视《离骚》而忽视《远游》,一则以为《远游》非屈原所作;二则以为《远游》多言神仙,其实《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也同样应该受到重视。若说神仙思想,《离骚》同样有较明显的神仙思想。学者们多注重《离骚》所表现的坚持直道、“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忽略了它巫术神仙方面的内容,其实神仙思想并无损于屈原的伟大。以下就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离骚》、《远游》同为屈原作品《远游》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屈原,学术界颇多争议,但若将《离骚》与《远游》细加比较,便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内容上看,《离骚…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篇开明宗义指出:“《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接着又指出: “现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矣!”  相似文献   

18.
高阳伯庸《离骚》主人公灵均作为一个神灵从天而降楚地,他自述“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他是高阳的后裔,伯庸是他的先祖。可见“高阳”和“伯庸”与楚地关系密切。“帝”,古指最高天神,如上帝、天帝;也指专主一方的神。然而与楚地有关的天帝高阳、伯庸在楚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我们只有从地下出土的文物中探求。  相似文献   

19.
20.
众多楚辞读本往往回避章节之学、层次分析的原因为: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研究史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特殊性。《离骚》分段争议颇多,大略分为二、三、四、五、八、十、十二、十三、十四段以及“二分法”或“三分法”与“多段法”的结合等。从结构层次的合理性而言,“两分法”最经得起推敲,古人“前半”“后半”之说,“人境”“神境”之论,颇切辞旨。延续“两分法”的王邦采的“三分法”,在较多学者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构成了“三分法”与“多段法”的结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