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证据开示制度是当事人主义或类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司法制度 ,对于维护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证据开示制度最早发端于英美法国家 ,现已发展得甚为完善。这一制度对我国正在拟议中的证据立法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文拟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一、证据开示制度的含义证据开示 (Discovery或Disclose) ,又译为证据展示、证据再现、证据先悉。证据开示的基本涵意是庭审调查前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布莱克法律辞典》将之定义为“了解原先所不知道的 ,揭露和展示原先隐…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刑诉法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部分合理因素 ,强化了控辩双方庭审过程中的对抗性 ,但辩方在证据资源利用上的不利地位使对抗失去了平等性 ,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得不到落实。另外 ,控辩双方为求抗辩效果以达胜诉目的 ,庭前彼此隐瞒证据 ,庭审中抛出对方未知的证据搞举证突袭 ,往往使审判的质量和效益也深受影响。一、国外有关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况及我国立法之缺失证据开示 ,是指控辩双方在庭审前依照法律规定相互展示各自掌握的案件的有关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 ,又可称证据展示或证据先悉。其基本要求是控方在审判前应允许辩护一方查…  相似文献   

3.
鉴定结论不仅本身具有特殊性,并且一般能对案件的审理结果产生实质影响。鉴定结论开示的具体作用是:信息的收集,为庭审制定攻防战术,确定双方当事人分歧所在、防止证据突袭,检验辩护理由,保全专家证言,促使控辩双方决定是否进行辩诉交易,保障鉴定结论的客观性。鉴定结论开示的启动有两种: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由对方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进行鉴定结论开示;法庭依职权指定鉴定,鉴定结论开示由任何一方当事人申请启动。鉴定结论开示最好的做法是单独进行,开示过程应由法院主持和监督,开示的方式通过三种主要形式进行:提交文件、口头询问以及鉴定人证言保全。  相似文献   

4.
整个产权经济学的核心是科斯定理。那么,科斯定理在整个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科斯定理的实质是什么?科斯定理有哪些局限性?科斯定理给产权经济学带来了什么?正如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一样,科斯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其中最严重的是新古典经济理论与科斯声称的动摇标准微观经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关的是科斯的效率观的前后不一致问题;以及科斯第一定理与第二定理之间的逻辑矛盾。由上述三个方面引发的问题:政府干预必要性与自愿交易有效性之间的矛盾。 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与结论之间的矛盾 科斯受过严格的西方标准经济学的训练,他所接受的知识背景无一不打上新古典经济学的烙印。因此,他在发现新大陆时,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巨人的肩膀。这个在“旧制度”中脱胎而来的理论就肯定会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对于科斯来说,“《企业的性质》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已经明确地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中”。科斯本人也没有想到,他的这篇万把字的论文会“改变经济理论的特性”。他认为,在当时条件下,“有任何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随着当事人人权保障意识的提升,以及举证能力的增强,私人非法获取证据的情形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这些非法获取的证据能否被法庭采纳,就成为庭审的关键。美国立法规定了“私人取证的认同模式”,其立法的价值理念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保障相关当事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仲裁庭审中,当事人采用的话语策略是影响最终裁决结果的重要因素。作为仲裁庭审中的主要答话人,当事人在明知正面回答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闪避策略进行回答。为实现定纷止争,仲裁员应针对闪避策略作出及时的问话调整,提取有效信息,作出公正裁断。实证研究表明,答话人使用的各类闪避策略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与高度的语境依赖性等特点,且答话人倾向使用无明显话语标记的暗示闪避,这是其为顺应仲裁庭审规则、角色身份以及试图隐藏消极信息等不同的心理动机而进行的动态的有意识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7.
求解“科斯定理”之谜张克难(复旦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国内外学者对“科斯定理”的解释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斯本人却长期未置一词。那么,“科斯定理”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本文拟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外部性——科斯研究的出发点作为产权学派的奠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交通事故“私了”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博弈可能产生的结局。交通事故“私了”博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类博弈。无论是一次博弈还是有限次完全且完美重复博弈,结果只有唯一的一个纳什均衡,即(不合作,不合作)策略组合。但只要引入时间因子,将博弈扩展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当前合作就成为可能。制度能够保证整个交通体系的顺利运行,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双方的合作策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科斯定理———进行系统考察后可以发现,科斯定理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有三大方面:一是“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将交易正式纳入经济分析之中;二是科斯定理明确地揭示了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得出了产权界定状况决定资源配置结果这一反传统的结论;三是强调了外部性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看,科斯定理和博弈论共同反映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斯定理对经济理论贡献卓著,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缺陷:一是方法论的矛盾,二是效率标准的贫困,三是分配理论的缺位与公平问题的回避  相似文献   

10.
确保律师对鉴定结论进行有效审查,提高控辩双方在庭审中的对抗性,符合我国打击犯罪与保障当事人权益并重的诉讼价值观。然而,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律师在审查鉴定结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法律在鉴定结论的审查时间、内容、方式及证据交换等方面作进一步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行劳动诉讼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欠缺应有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诉讼程序启动欠缺独立性,裁判机构欠缺独立性,诉讼程序欠缺独立性。独立性缺失的恶果是劳动仲裁与诉讼受案范围不清;劳动争议当事人诉讼选择受限;劳动纠纷处理时间过长;劳动诉讼忽视调解的重要作用;审判人员构成背离"三方协调性"和"智识专业性"。中国劳动诉讼改革的制度取向应是构建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其基本制度内涵是"或裁或审",劳动诉讼独立于仲裁;在普通法院内部设立劳动审判庭;在我国正在制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法》中确立劳动诉讼特别程序。在劳动诉讼特别程序中,要适当缩短审限;确立相对诉讼时效;突出调解的地位;规定小额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2.
诉讼效益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程序的运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合理性 ;二是效果的实现必须符合诉讼参与人的欲望和需求即合目性。从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 ,诉讼同样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诉讼成本与诉讼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厌讼意识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对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必须消除民众的厌讼心理,才能为法治建设铺垫观念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民众都应当发挥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彦丽 《文史哲》2003,72(1):88-93
“上控”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上诉”。“上诉”是诞生于西方语境之中的概念与制度 ,它与民族 -国家、公民、权利等等一系列概念装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清代的纠纷解决、决讼断狱主要诉诸于“冤抑”、“伸冤”之类的话语表达。在这样以“家 -国 -天下”为背景的等级差序结构里 ,解决纠纷或审案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关系的调整 ,是两造在第三方——德性、智慧或统治的权威的带领下对自己原本的位置和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不断展开思考和达成共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现行行政诉讼法启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天然"缺陷,导致"事不关己"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无一例外地陷入困境,亟需在立法上构建与之相应的制度。三种行政公益诉讼启动程序各有利弊,而三元式启动程序最佳,必须在坚持三元式启动程序的前提下,在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设置三种机制,以完善检察机关启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政策的调整,法院调解重新受到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调解的纠纷解决功能得到凸现与强化。法院调解的本质属性是合意,其法律基础是当事人享有的处分权。应当构建当事人自主性解纷机制,树立新的调解理念,建立审前调解制度和重建我国的诉讼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7.
诉权赋予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诉权约束制度 ,致使滥用诉权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滥用诉权的行为违背了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 ,诉讼效益要求我们有必要规制诉权的滥用。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 ,完善我国的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崭新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政党关系的和谐。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需要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处理好坚持执政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中的重要环节,解释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的对接,也影响到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对法律尊严和法官权威的认同。然而在法律解释过程中,解释者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矛盾之中,导致法律解释结果在适用中出现困境。究其原因,伦理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伦理在法律解释过程中,能够影响法律解释主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语言表述以及解释方法的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律解释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张书铭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41-48,107
制约与监督起源于不同的政治制度,其共同内涵是控权,但在外延、运行机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将二者有机结合,符合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控权要求,但对制约与监督关系的混淆给刑事诉讼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带来错乱。本文以制约与监督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为载体,通过对制约与监督的源流考察,对制约与监督的关系进行了对比与辨析,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厘定了监督、制约、法律监督、诉讼监督的关系,及其之于刑事诉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诉讼制约与诉讼监督如同法律监督的两翼,应当在完善诉讼制约的同时不断强化诉讼监督,并将检察机关的追诉与诉讼监督职能作适当分离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