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3年夏,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带领一批学生赴江西庐山写生,途经南昌时,下榻于江西大旅社。当地美术爱好者闻讯,纷纷前去拜访,一睹大师风采。当时在中学任代课老师的傅抱石也慕名而去,并随身带  相似文献   

2.
萧淑芳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19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处于艺术创作高峰期的萧淑芳,面临着新旧生活变化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这一点,在她1950年代的日记中有详尽的记录。通过对萧淑芳1950年代的日记进行梳理,可考察到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一个女艺术家是如何处理个人与外部世界、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李永杰 《老友》2013,(9):14-14
1946年8月31日,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师徐悲鸿抵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徐悲鸿到任前,就尽力物色了一批优秀教师,如聘请吴作人担任教务长,聘请艺术成就卓越的齐白石、黄宾虹等担任教授。因为徐悲鸿深深懂得: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的首要条件。一上任,徐悲鸿立即召见了学生代表,仔细地询问了原有教师们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  相似文献   

4.
吴作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师从徐悲鸿大师,在“水墨画”的画法造诣颇深。世人评说吴作人的画“落笔惊风雨,画成泣鬼神”,其笔墨传情,已达出神入化之境。正因为如此,吴作人成名后,  相似文献   

5.
孙多慈的照片很少流传,她的自画像并不漂亮,但在民国年间,被画师徐悲鸿爱慕的女孩儿,传说中是美的。那年徐悲鸿35岁,正是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忙于绘画工作,妻子蒋碧薇则在他的疏忽中沉醉于交际应酬。两个人因缺乏共同语言,越来越形同陌路。平日,徐悲鸿除了绘画,就是忙于南京中央大学美术教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问珊 《华人时刊》2013,(8):64-65
范汝宜,江苏南京市浦口人,1947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往台湾,现居台北市。范汝宜生于书香世家,其伯父范陪开,父亲范陪渊,均系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其母唐云璋毕业于杭州艺专(即今中国美院)。复至南京前"中央大学"美术系深造,受业于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深受器重。范汝宜受到家庭影响,自幼即展露  相似文献   

7.
张书旂老师是我的恩师,在中央大学艺术系读书期间,我曾接受过他的教导.当时,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学方面有个规定,即到二年级时教授才上课,两个星期一次,每次半天.刚进大学,我就希望得到张老师的指导,每当二年级上花鸟课时,我总要争取到二年级班上去看张老师作画,课余并借范画去自己临摹.好不容易盼到二年级,张老师来上课了,但自1940年上期到1941年春天,不到一学年时间,张老师即受命赴美,考察艺术教育并宣扬中国艺术去了.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张老师对我们的教导、鼓励和关怀,使我终身难忘.今年八月十八日是张老师逝世三十周年祭日,现在回忆当年跟张老师学画时的二三事,以表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8.
油画艺术自欧洲传入中国后,逐渐在这块新的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其日趋成熟的标志是风格流派的异彩纷呈和艺术语言中"中国精神"或"中国风"的显示,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即"中国精神"或"中国风"最为重要。因为仅仅是风格流派的多样,可以从横向的移植中获得,而只有体现出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多种风格,才具有真正的本土文化意义。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油画艺术的先驱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只要我们提起徐悲鸿、林风眠、吴大羽、吴作人、  相似文献   

9.
1931年5月下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徐悲鸿、潘玉良等一行十四人,自南京北上冀鲁,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写生参观,首站抵达天津。 这幅刊登在《北洋画报》第629期的合影,拍摄于1931年5月23日),地点为天津法租界二十三号(即自锦州道至丹东路之间兴安路)北洋画报社门前。  相似文献   

10.
苏葆桢先生1938年因抗战从江苏辗转到重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56年底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任教,至1990年去世,虽历经磨难却锲而不舍,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将一生奉献给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时值苏葆桢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回顾苏葆桢先生的艺术人生以及在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1.
吕斯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擅长风景、静物和肖像画。尤擅风景,本文仅只他的风景画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基础期吕期百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学习,受教于徐悲鸿先生,1929年经徐先生的推荐,留学法国,以劳朗斯(LAURENS)为师。在法期间,曾至意、比、英、德等国,对画界先辈大师的作品进行了考察研究。油画作品《野味》、《水果》先后在法国沙龙得奖,最后于  相似文献   

12.
张书先生是我国著名花鸟画家 ,前中央大学教授 ,因其画风清新典雅 ,妙丽卓绝 ,通俗易懂 ,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故在 2 0世纪 30年代即名震中外。为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曾两度赴美举办画展 ,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赢得了彼方人士的高度赞赏。因其成就突出 ,我国老一辈名流学者如 :蔡元培、马叙伦、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吕凤子等均分别撰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原因,"萧"几乎被"肖"冒名取代了.其实,"萧"和"肖"是两个形、音、义完全不同的汉字.文章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如下观点:"肖"不能代替"萧"的姓氏符号作用,"肖"作姓是一个错别字.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妙对萧三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两院"),地处海南省儋县,是我国热带作物研究基地。1961年3月1日,著名诗人萧三同志来此参观。那时,"两院"刚从广州搬来不久,师生们  相似文献   

15.
由萧衍和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组成的四萧文学群体,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萧衍为首的发轫期、萧统为首的成长期,以及以萧纲、萧绎联袂为首的成熟期.纵观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将近五十年,几乎贯穿有梁一代的始终.由于"四萧"各自文学倾向的不同,使得这一文学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主张,也随着领军人物的转换而相应发生"崇尚古典--主张通变--追求新变"的改变.同时,"四萧"又凭借他们的强势政治地位及优秀文学才能,各自组织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展开各种文学活动,从而得以引领整个梁代诗风经历了"古雅清丽--雍容典丽--华艳绮丽"的转变过程.因此,四萧文学群体是梁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组织,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8日至9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台湾慈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相关高校学者近50人参会。本次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缅怀萧萐父先生的学术、道德、文章;二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书写范式和方法视野。萧萐父先生(1924-2008)是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者,在中国文史哲学界以至海外学术界均享有盛誉。在中国哲学研究上,萧先生独树一帜,论证"明清启蒙思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上,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形象被定格为"勇敢"、"谦和"。对于"勇敢",学界对他为太平天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多有记载。钟文典先生以"名不虚传的前军主将"为标题,在《太平天国人物》中大力赞扬萧朝贵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贡献。①罗尔纲、饶任坤、邢凤麟、苏中立等先生为萧朝贵立传时也多关注他的军事活动。②对于"谦和",学界则形成了一种论调:假如萧朝贵不死,天京  相似文献   

18.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俗话中的"徐娘"就是此文所要说的徐娘。徐娘乃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皇妃徐昭佩,出身名门。出于家族的政治目的,徐娘嫁给了湘东王萧绎,居住在江陵。据《梁书·世祖徐妃传》记载,徐娘并不是"第一眼美女",姿色一般,也不是"第二眼美女",气质不佳。萧绎则是圈中颇有名气的文学青年,喜欢搞搞  相似文献   

19.
"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得李苦禅教诲——与留日同学傅抱石"相交甚密"——徐悲鸿:寿石工"系我老友"——徐悲鸿故交蓝公武——画家高淑贞——建校之功宋步云先生的艺术经历与师友交往,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些鲜活、生动的片断。"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年表》记:"1930年(20岁)投考济南东鲁中学,读书半年,后又考入济南爱美...  相似文献   

20.
1939-1940年期间,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进行为期近一年的访问、讲学,许多文献对此有所介绍,但其中有的涉及的一些重要史实,如徐悲鸿到国际大学的时间,在国际大学期间徐悲鸿在谁家吃饭,以及徐悲鸿在印度举办两次画展的时间都是错误的.文章根据确切资料对这些错误史实做了厘清,以期为徐悲鸿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