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勤劳·懒惰     
勤劳词语解释努力劳动,不怕辛苦。同义词辛勤、勤恳(kěn)  相似文献   

2.
韦伯是影响巨大的社会学家,曾注目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比较了西方基督教新教伦理与中国儒家伦理,认为前者因皈依上帝而崇奉“原罪”,信仰通过苦行节俭而赎罪的伦理,后者则相反,故西方发展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则否。本文对此说进行了简单述评,认为韦氏虽陷入价值观念决定论,但充分注意到了市场经济要求节俭勤劳的精神“护甲”,有合理因素。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发扬节俭勤劳精神。  相似文献   

3.
黎柳 《中华魂》2000,(10):46-47
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中,勤劳智慧、富于作为可以说是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深入人心的美德之一。所谓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一种传统精神,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不怕苦累,勇于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世界和创造生活。古人所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就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勤劳的要求。而智慧,讲的是人的聪明才智。明智好学,智勇双全,苦于思索,善有作为。所谓"智老不惑",正是古人推崇的辨别是非、选择行为、处己立身的一种规范。勤劳与智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勤劳智慧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民风,已经渗透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影响久远,代代相传。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开发建设着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隋朝修筑的赵州桥和开挖的大运河,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用聪明智慧和勤劳无比的双手,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勤劳智慧的论述颇多,广大劳动人民中间更有许多此类格言和谚语,这对我们今天发扬民族精神和加强道德建设仍有重要的意义,需大力提倡并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4.
苏恣语 《社区》2002,(16):25-25
中国人都说日本人勤劳,连日本人自己都这么认为。素以勤劳民族自称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一比,好像就差了那么一截。电影《远山的呼唤》里,高仓健的那种工作方式,像永动机似的,连干一整天不歇一口气,曾经让上世纪80年代初吃惯大锅饭的中国人目瞪口呆。日本人吃了什么,能够这么干啊?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举世闻名的《学会生存》著作的推动下 ,大大促进了教育改革范围的同步性 ;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正是从强健学生身心出发 ,促进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重视快乐和勤劳的检验 ,用“三维”健康观 ,探索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挑战自我 ,培养学生创造新世界的能力 ,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的爹娘     
有一种农民,是土生土长土葬的农民,像我爷爷他们;有一种农民,像我父亲他们,背井离乡,抛老弃子,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从事最卑微的体力劳动,领受最低廉的工资,无论风雨,无论烈日,在那繁华的地方,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是喧嚣的人群中的一道永远沉默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我的爹娘     
有一种农民,是土生土长土葬的农民,像我爷爷他们;有一种农民,像我父亲他们,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是喧嚣人群中一道永远沉默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制中对个人所得的划分包括了勤劳所得、非勤劳所得、由他人处转移而来构成的所得和推定所得四类。同时,美国联邦税制中消极活动亏损规则对于所得进行的划分包含了投资组合所得、积极所得与消极所得三类。基于这两类划分所做出的规定能对个人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从而有利于税负公平和鼓励劳动,这两种划分及其相关规定值得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制完善过程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柳如 《社区》2013,(7):55
他们同岁,55岁那年有了他们的小孙女,从此老两口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因为她要到城里给儿子看孩子。儿子在城里上了大学,然后在那里安了家,有了孩子。儿子也想让他来,可他总有无数个理由来拒绝:家里得有人看,家里的鸡狗也要人来喂,还有地里的庄稼、山里的果园,总之离了他那是万万不行。儿子知道他的脾气,没有坚持。他送她和儿子到村头坐上客车,直到远去的车变成了一个黑点,再也看不  相似文献   

10.
王文波 《社区》2013,(1):50-50
过年了!过年了!如果不是10岁的儿子在鞭炮声中快乐地呐喊,我似乎感觉不到要过年了。年是什么?年怎么过?过了40个年头,“年”的概念更模糊了,特别是爹娘过世后,年好像越来越远,年味越来越淡,因为一直觉得有爹娘在才像过年。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古代的勤俭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勤劳美德的内涵包括克勤于邦,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节俭美德包括俭以立德,以俭持家治国和不奢不吝等思想。勤劳和节俭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享受工作很重要。王征峰:上海建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现为漕河泾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人才培训部人才教育培训专员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勤劳小人和一个懒惰小人。当你犹豫不决时,他们就会打架。偶尔打个平手,偶尔一方独胜。今天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勤劳小人战胜懒惰小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陈达文 《百姓生活》2014,(11):62-63
多年来,我经常深入闽南乡村采风,最为吸引我的是一些老人们的劳作场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虽然辛勤劳动了一辈子,至今还在干着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活儿,仿佛身上永远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好心态。尽管他们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没有公园的鸟语花香,没有城市小区休闲健身的场所,可他们在劳作中照样收获了生命的充实和心情的愉悦。  相似文献   

14.
八连村民非常重视团结、协作、互助等传统.乐群、诚实、朴实、踏实、认真、实干、内敛、稳重、自尊自重、自强、宽容、礼貌、谦让,是长辈们教育晚辈的重要内容.同时,村民们要求孩子要尊重长者,对父母要知道感恩,要养成勤问候、勤招呼、勤劳、节俭等等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儿女爱护的时间太久,而且爱护得简直没完:从儿女呱呱坠地,一直延伸到儿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以及再下下一代,再下下下一代,无不十指连心。所以问题不出在老爹老娘  相似文献   

16.
吕妈妈就是我老妈,是简单勤劳节俭朴素爱唠叨没多少文化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中平平凡凡而独一无二的一员。因为我爸爸姓吕,妹妹某日突来兴致,冲着妈妈嚷“吕妈妈”。在妹妹的长期荼毒下,妈妈也开始笑称自己为“吕妈妈”。  相似文献   

17.
徐志华 《老友》2020,(2):32-32
在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光明村,提起90多岁的老人谭万芝,人们都说老人家好福气,有两个孝顺的好儿媳。谭万芝一生勤劳善良,省吃俭用,嫁到赵家后将丈夫前妻2岁的儿子抚养大,供他上大学直至参加工作。她自己生有2男3女,1993年,丈夫去世后,她就跟着大儿赵子亮和儿媳妇李启琼一起生活。李启琼从1973年结婚开始,就时时处处尊重婆婆,关心婆婆,大小事情总是和婆婆商量,家务活总是抢着干,地里活也很少让婆婆去做。  相似文献   

18.
自留地最先出现在东北、山西等老解放区一些农民自发的合作化运动中,1950年代末取得合法地位,此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两收两放",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最终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自留地的恢复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集体化时期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那年的草莓     
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种草莓的。那年,他从城里的书店买来栽种草莓的书,天天埋头看。看了一段时间,父亲果断地把书一放,从外地买来草莓秧苗,在自留地里种了五分地的草莓。  相似文献   

20.
成功需要三个因素:勤劳、智慧和运气.缺一不可。当然像诸葛壳这种旷世奇才可以省去勤劳,但却少不了运气,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如果运气不佳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