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胡义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6,(2)
韦伯是影响巨大的社会学家,曾注目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比较了西方基督教新教伦理与中国儒家伦理,认为前者因皈依上帝而崇奉“原罪”,信仰通过苦行节俭而赎罪的伦理,后者则相反,故西方发展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则否。本文对此说进行了简单述评,认为韦氏虽陷入价值观念决定论,但充分注意到了市场经济要求节俭勤劳的精神“护甲”,有合理因素。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发扬节俭勤劳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中,勤劳智慧、富于作为可以说是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深入人心的美德之一。所谓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一种传统精神,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不怕苦累,勇于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世界和创造生活。古人所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就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勤劳的要求。而智慧,讲的是人的聪明才智。明智好学,智勇双全,苦于思索,善有作为。所谓"智老不惑",正是古人推崇的辨别是非、选择行为、处己立身的一种规范。勤劳与智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勤劳智慧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民风,已经渗透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影响久远,代代相传。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开发建设着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隋朝修筑的赵州桥和开挖的大运河,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用聪明智慧和勤劳无比的双手,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勤劳智慧的论述颇多,广大劳动人民中间更有许多此类格言和谚语,这对我们今天发扬民族精神和加强道德建设仍有重要的意义,需大力提倡并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4.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举世闻名的《学会生存》著作的推动下 ,大大促进了教育改革范围的同步性 ;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正是从强健学生身心出发 ,促进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重视快乐和勤劳的检验 ,用“三维”健康观 ,探索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挑战自我 ,培养学生创造新世界的能力 ,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7.
8.
赵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1):127-130
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制中对个人所得的划分包括了勤劳所得、非勤劳所得、由他人处转移而来构成的所得和推定所得四类。同时,美国联邦税制中消极活动亏损规则对于所得进行的划分包含了投资组合所得、积极所得与消极所得三类。基于这两类划分所做出的规定能对个人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从而有利于税负公平和鼓励劳动,这两种划分及其相关规定值得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制完善过程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11.
略论中国古代的勤俭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伟东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中国古代勤劳美德的内涵包括克勤于邦,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节俭美德包括俭以立德,以俭持家治国和不奢不吝等思想。勤劳和节俭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伍隆萱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1):88-93
八连村民非常重视团结、协作、互助等传统.乐群、诚实、朴实、踏实、认真、实干、内敛、稳重、自尊自重、自强、宽容、礼貌、谦让,是长辈们教育晚辈的重要内容.同时,村民们要求孩子要尊重长者,对父母要知道感恩,要养成勤问候、勤招呼、勤劳、节俭等等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儿女爱护的时间太久,而且爱护得简直没完:从儿女呱呱坠地,一直延伸到儿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以及再下下一代,再下下下一代,无不十指连心。所以问题不出在老爹老娘 相似文献
16.
17.
18.
柳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91-96
自留地最先出现在东北、山西等老解放区一些农民自发的合作化运动中,1950年代末取得合法地位,此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两收两放",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最终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自留地的恢复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集体化时期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成功需要三个因素:勤劳、智慧和运气.缺一不可。当然像诸葛壳这种旷世奇才可以省去勤劳,但却少不了运气,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如果运气不佳的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