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梅山民俗体育文化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探索梅山民俗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推动湘中地区旅游市场开发,加速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以及“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下的梅山武术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蛮”是梅山武术的精神要核,梅山武术的“文化悖谬”主要体现为文化传统与现实诉求的矛盾;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差异是梅山武术生存危机的直接导因,社会基础的变迁是梅山武术现代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升华梅山武术的现代精神价值理念,确立对梅山武术文化的认同与适应,重视传统的维系与超越是梅山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20余年来,学者们从梅山地理区域、梅山名称由来、梅山主体民族构成、梅山历史、梅山文化内涵、梅山宗教与巫傩、梅山音乐、梅山体育与梅山民俗等方面对梅山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整体性和宏观性概述多,具体实证性研究少;具有理论深度和文化品位的精辟论述较少;田野报告太少,文献分析较多;研究方法单一,跨学科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5.
梅山文化通过系列习俗事件呈现出形象化的图像,梅山剪纸就是梅山文化的形象化展示。安化县的梅山相衣剪纸是其代表,具有民俗性、综合性、祭祀性等基本特征。梅山剪纸的传承在当代出现向亮晶等当代剪纸的有效参与与创新,呈现了令人欣喜的发展,使梅山剪纸出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7.
从梅山方言切入来研究梅山文化,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梅山方言本身,因为梅山方言本身就是梅山文化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梅山方言所反映的梅山历史与地域文化内涵,探讨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例如可从梅山方言中的底层语言成分出发考察梅山族群的历史源流与民族属性。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从民族学、文化学和思维创造学、人才学等多角度探讨梳理了梅山文化从古代而近代而现当代的流变发展脉络。梅山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动”的目的意向性,它经过历时性的五次流变发展既融入中国现代文化,又卓然而立和而不同,保持着梅山文化的独特品格。梅山文化的现代形态和核心精神主要体现在该文化圈的现代人身上:从屈原的《离骚》到成仿吾早期的诗歌、再到黄永玉的美术创作、贺绿汀的钢琴协奏曲《牧童短笛》、谭盾的渗透着楚风神秘因子的《风雅颂》等,无不既流淌贯通着古梅山文化的血脉又体现了梅山文化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以梅山地区戴清石一系一门五代的师承、经籍的具有、经籍的组合运用方式、经籍的内容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个案,展现当今梅山地区民俗性宗教信仰活动的现状与特点,为我们认知、感受、研讨梅山文化,提供一个现实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梅山傩戏是古代梅山文化的遗存,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活化石”,它融合了2000多年以来梅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并在周边文化不断影响下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产业化开发,是保证梅山傩戏文化传承和塑造梅山傩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通过加强梅山傩戏文化品牌塑造与推介,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来实现梅山傩戏由文化遗产和经济累赘向“文化宝石”和“经济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梅山文化是梅山区域在长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积淀,他包含着山人固有的性格与内在精神。这种性格或精神有其顽强的绵延性和鲜明的散发性,它深深地扩散和折射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道德情操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规范与行为准则。梅山文化终归是一种区域性传统文化,它与别的文化虽有同构,但又存在异质,有其独具的不二品性,它一经产生就异常鲜明地打上了“梅山”印记。无论何种文化都有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现实的品质,从这点来说,梅山文化又何尝不是一个优秀典型!九六年七月,新化县横遭洪祸,在县委…  相似文献   

12.
梅山文化研究新著《新化方言修辞研究》是姜珍婷博士的最新学术力作。该书以梅山文化核心区域新化县方言修辞为研究对象,对新化县地名修辞、禁忌语委婉语、俗语修辞、山歌篇章修辞等语言现象进行了深描、考证、阐释。该书取得的学术贡献有三:一以独特的视角扩展了梅山文化研究视域;二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梅山文化研究内涵;三以丰厚的方言语料补充了梅山文化研究资料。该书取得的成果为梅山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确立了新的范式,增续了新的增长点,是梅山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3.
梅山地域考     
梅山首先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主要出现在唐末宋初的170余年的史籍中,它的地域范围就是雪峰山东麓北段的上、下梅山。梅山也是一个对大西南广大少数民族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梅山文化的发生地也是瑶族、土家族等族群起源生息之地,梅山文化区域覆盖了湘西、湘南、大西南甚至整个长江以南的广阔区域,但是,其核心区域在湘中梅山。  相似文献   

14.
梅山文化以渔猎文化、巫傩文化为主,是苗瑶的早期文化,生成于湘中地区,影响了大西南诸多少数民族。我刊拟在此推出系列梅山文化艺术作品,旨在以艺术的视角找寻梅山文化遗珠,感受其文化张力,启迪我们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梅山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古梅山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挖掘梅山文化内涵,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对于开发梅山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梅山传统建筑既是梅山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当地人民精神与心灵的栖息地,深入挖掘梅山传统建筑的地域性文化内涵,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梅山地区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考察的方法,对该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及特色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梅山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注入持续动力,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7.
梅山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梅山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山地文化。北宋以前,该地区尚处于一种自然松散的社会形态下,但由于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梅山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北宋在梅山建制以后,梅山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随着民族交往与融合的加强,开始被汉族文化所接受和尊重。梅山文化在诸如民风、歌谣、方言、饮食、节日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形成并保留了其地方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山文化核心景区已逐步形成,可进入性进一步畅通,旅游服务有潜力可挖。梅山文化的旅游资源、利好政策、区位衔接、文化底蕴、消费市场等已形成自身特色。要提高梅山文化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应在政府扶持与沟通、各方利益协调与平衡、旅游品牌打造与培育、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等方面构建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梅山武术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梅山武术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对梅山武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应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梅山武术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发现梅山武术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有许多的显著特点区别于其他武术门派.并对梅山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梅山文化的意义管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山文化是一种特色明显的地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梅山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梅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