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字有形、音、义三方面,对于这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古今学者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汉字形、音、义的纠葛,“可以分别下面这些情况:(1)一字多形——异体字;(2)一字多音——异读字;(3)一音多字——同音字;(4)一字多义——多义字”。除了吕先生所说的以外,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一类字:一形多字,即几个字形体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这是一种“同形字”,严格地说,应当名之曰“异音同形字”。例如: 柜:gui,衣柜;ju,柜柳。丁:ding,壮丁;zheng,丁丁,伐木声。铅:qian,一种金属元素,符号Pb;yan,铅山,县名,在江西省。这种异音同形字,从语言上看,它们并不是一个词,而是几个声音不同的词共用了  相似文献   

2.
黄侃对《通俗编》所做的笺识曾涉及异形词,虽然他并未提出异形词概念。他从文字角度分析了包括因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而形成的异形词,从语音方面分析了因通假字、古今音变、方言音转、听音为字、联绵词等原因而形成的异形词。黄侃强调语言研究必须形、音、义结合,其所"发明"的异形词研究对传统的训诂研究有丰富、补充之功,更为我们全面、深入的汉语词汇学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汉字和传统文化联系非常密切,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研究汉字的形与义,可以探讨它反映的古代文化。本文通过对"天"字的形、义分析,发现"天"字体现了三种哲学意义,即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人文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4.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相似文献   

5.
汉英委婉语比较--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委婉语的相似性表现在忌凶求吉、避俗求雅、礼貌悦人及美化时政等方面;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同一事物,一方婉言,另一方直言,汉语因同音字和谐音字而产生的委婉语多于英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彝文单字结构后,认为彝文造字方法中最基本的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类形、类义、类音等。这些造字方法既有与世界各种在意义字(如汉文等)所共有的,如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也有彝文所独有的,如类形、类义、类音等。  相似文献   

7.
反形字作为《说文解字》一书中的一类特殊字体,许慎认为是由某一字体的反形构成的,在意义方面也与原字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后世学者对此有所讨论,但不够全面。笔者从反形字形体的分类、反形字与原字古音的远近、字义的差异三个方面,对反形字进行了具体分析,反形字与原字之间在音、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联系是主要方面。笔者并对反形字字形的历史演变及历史作用进行了考察,《说文》中的篆体反形字大多是从早期的字形继承和分化而来,是在字体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词义是词的核心,是音、形所表达的内容。英汉双语之间名词的转化既要以词义转化为核心,又要与词音、词形转化相结合。本文正是本着这种思路,从名词的音、形、义入手,结合大量的翻译事实,提出了音译,形译,义译,音义译,形义译等五种英语名词汉译的策略,重新解读了这些策略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了这些策略的实践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密切相关。一个汉字既表示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词。研究古今字就必须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本文试对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的形音义关系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古今字。  相似文献   

10.
江西别称为"赣",因赣水纵贯全省而名,而赣水、赣县名称源流在古代文献中复杂歧出。从赣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对其来源进行考察,并辅证于史籍、方志等诸多文献,可以得出赣水之"赣"是假借表"赐予"义之"■"为之。后"■"字形体俗讹成"赣",并非来源于"贑"。从文献学及地名命名规律也可论证赣水名称先于赣县。  相似文献   

11.
诗格理论是主要以近体诗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体系化探讨,对偶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讨论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对偶类型,如何运用对偶,才能在诗的音声和篇章上表现出偶丽、谐和、严整的艺术效果,从而容纳万象于一体,展现内涵丰富、时空开阔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唐人研究的对偶类型丰富,涉及字、音、义、句等多个方面,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其整体意识和篇章意识的贯注,表现出从"专对不移"到"随势通变"的特征。诗格讨论对偶形式目的在于审美建构,即建立诗篇严整偶丽的结构,表达圆融丰富的意义和建构时空开阔、时空交融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2.
诗格理论是主要以近体诗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体系化探讨,对偶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讨论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对偶类型,如何运用对偶,才能在诗的音声和篇章上表现出偶丽、谐和、严整的艺术效果,从而容纳万象于一体,展现内涵丰富、时空开阔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唐人研究的对偶类型丰富,涉及字、音、义、句等多个方面,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其整体意识和篇章意识的贯注,表现出从"专对不移"到"随势通变"的特征。诗格讨论对偶形式目的在于审美建构,即建立诗篇严整偶丽的结构,表达圆融丰富的意义和建构时空开阔、时空交融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对现代广告语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广告语中大量运用了诗歌、对联、成语、名言名句等传统文艺形式。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短小精悍、内涵丰富,在广告语中它们不但宣传了商品,而且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英语中的拟声及语音联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拟声及语音联觉的角度,对英语中的音与义关系作出分析,从而得出:即使是拟声和联觉,词的音与义的关系也具有任意性。另外,从修辞作用看,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诗歌中,有着较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南宋后期诗人方岳有论诗诗数十首,这些论诗诗依托日常吟咏、题书题画、次韵往复的形式表达诗学主张。其论诗诗的主要内容体现在3个方面:一为本体论,即诗之淡雅、诗之奇、诗出本意等诗歌问题;二为作家论,即谈论杜甫、方干、林逋等人的诗歌,从而体现方岳诗兼有唐音宋调的诗歌特征;三为作品论,即从谈论《离骚》追溯方岳田园诗中出世与入世的内在矛盾。从论诗诗"体"与"义"的二律背反而言,方岳的论诗诗诗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系统思维理论,分别从"节省"和"协同作用"等两个方面,对中国楹联中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从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两个类型进行了形、音、义的例析,得出的结论是:楹联艺术中系统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孔望山"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的组合状况.论文运用训诂学方法,结合实证,从中国文字特点入手,本着文字产生源于生活的根本思想,对镌刻在石台上的"启"(啓)字进行说文解字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做比较,从而确认了该字为启字.认为这一启字祭台与图腾组合是夏启打败东夷人伯益后,在此设置的钧台,是与各诸候方国进行祈天祭祖、庆祝胜利、宣赫王威的场所.尽管这一"启"字只是一个字,但它是具有形、音、义的文字体系,有了社会性,是中国夏朝时候已有文字的实例,它早于甲骨文700多年,距今有 4000多年.  相似文献   

18.
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功能对等与译者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论(即音美、形美和意美)是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文章通过列举各种实例,分析了诗歌翻译中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功能对等,并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时刻考虑到译文受者的理解与感受,增强读者意识,才能创造出好的译本.  相似文献   

19.
考“后”     
<说文>日:"后,继体君也."经过采用形训的方法,结合古代文献,依据"后"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并寻找"后"字词义发展的线索,可以系统地解释"后"字的含义:"后"的本义为"妇女产子",由此在母系社会被用作对最高首领的称呼,从而引申出"君"义及"继体君"义;由产子时的母前子後引申出"後"义,并造"後"字,因"后"的"继体君"义与"後"相通,加之音同,故常假借"后"为"後";综合"妇女产子"义、"後"义、及"继体君"义,引申出"天子之妃日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字,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往、假借,一字一形、一声、一义,或有一字数形、数声、数义者,形、音、义结合,组成语辞,则情况复杂。因此,要准确理解、把握一个语辞的本义及其引伸义、假借义等多种义项,必须从一字一词的构造、演变等情况着手,并将之置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心理的发展背景中加以考察。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很基础但又必不可少的工作。故笔者不揣谫陋,选拈三例,予以考释,抛砖引玉,并冀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勾栏“勾栏”是宋金元时杂剧、百戏等戏曲曲艺演出的场所。“勾”字本作“句”,于甲骨文中已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