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市场上出现了麻烦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立刻想起国家及其政府,想通过政府的超经济力量去消除这些麻烦。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运行机制的功能性缺陷,致使政府的干预行为并不尽如人意。信息失真、决策滞后、“寻租”行为等往往使“政府干预失灵”,造成许多恶果,不仅如此,政府无休无止地干预经济生活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也是值得人们怀疑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报道读者关注的社会新闻?作为报纸,要摈弃低级趣味的煽情、刺激的手段,应全面准确反映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新闻的教育功能,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并形成报纸自己独特的角度、见解和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会议报道阳建中会议,作为一种有领导、有组织地商议事情的集会,是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是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会议也就理所当然地在报纸版面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长期存在于会议报道之中的“滥、长、空、公式化”的痼疾,尽管读者对此多有烦言,新闻...  相似文献   

4.
〈一〉 党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也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几年来,经过经济体制及各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深入开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除过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外,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使许多旧的观念和意识受到了猛烈冲击,许多新的观念与意识正在产生和形成。这些新思想、新观念,体现了新时期人们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能有个“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奋斗目标。在城市,房地产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电视、报纸、杂志上,“丈母娘经济”、“胶囊公寓”等异化词,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相似文献   

6.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道应注重连续性,这不仅是时事报道自身的一个显著特点,而且也是搞好时事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何在报纸的时事报道中很好地体现其连续性,是我们许多报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作为报纸家族成员之一的晚报,尤其需要下功夫探索一下时事报道的连续性这一课题。一、晚报时事报道缺乏连续性的弊端1.有头无尾。有的晚报时事报道只报道“发生”,不报道“发展”,更不报道“结局”,使读者对所报道的时事缺乏“全过程”的了解,因而批评这种报道是“开台锣鼓挺热闹,唱到中间没戏了”。2.掐头去尾。有的晚报对所报道的时事,开头的消息漏发了,过几…  相似文献   

8.
二次开掘要出新意门泉东期刊的出版周期比较长,以月刊为例,其稿件从采编到送达读者,一般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报纸等“短线”传媒则只需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因而,报道同一事件或人物,期刊要比报纸晚得多,简单重复地“炒冷饭”只会使读者倒胃口。要使“旧闻”重新获得...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诸如艺术、法律、道德、社会生活方式、政治、经济等领域。思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由于自然压迫和社会力量的压迫,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荒诞的反映,按照人类的现实生活加以想象而构成,表现为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主宰着自然与社会的力…  相似文献   

10.
一部《重放的鲜花》放在我们面前。今天,当我们百感交集地再次捧读它们的时候,这批作品那积极“干预生活”、尖锐地反映重要社会课题的胆略、勇气和率直、泼辣的战斗风格,就象火焰似的烧灼着读者的心。读着它们,人们在激动之余,不禁想到:文艺作品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有什么错误?作家“干预生活”又有何不对?为什么一九五七年要把这批作品批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将其多数作者打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翻阅一下当年的批判文章,我们发现:在紧锣密鼓的讨伐声中,姚文元的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领域。近年,国家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体的权利越来越重视,然而煤体在以儿童为报道对象主体的“儿童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报纸必须具有“蹲下来看孩子”的儿童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在新文化建设中,我们面临着电视、无线电广播、电影、书籍、报纸、杂志等六种传媒的选择。其中,无线电广播、书籍、报纸、杂志,要在人们具有了一定文化水准和理解能力之后才能接受。电影虽然不受到这种限制,但放映场所无时不在制约着它,唯有电视,摆在客厅里可以随手掀动开关,犹如我们拧开自米水龙头那样,文化信息之流便源源不断地流注到每个人的视听感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视日常化”。电视日常化使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3.
虚拟经济从字面上讲是对立於实物经济的,但人们对实物经济的理解是不同的。目前许多人把信息(网络)经济和经济中的货币化部分理解为虚拟经济,虽然这种理解可以突出虚拟经济的特徵,但并不能把握虚拟经济的本质,问题就在於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实物经济”。在这一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误解,使人们误以为人们所 追求的只是一种物质 生活,其中生产物质 产品的“技术”是最重 要的,但答案应该是 否定的,因为人们所 追求的快乐并不只是 来自於物质生活,而 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 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和 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  相似文献   

14.
记事本     
电视上,报纸上,医疗事故此起彼伏,“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媒体中使用频率颇高的短语,“医托。、“红包”等词语使人们的生活闷闷不乐。看着医院发票上的高额费用,人们不禁长叹:“人性,哪里去了?”然而,就在这样一种医疗状况令人失望的情况下,有一个人,凭着自己心中的那把标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人生,成为百姓心中的“再世华佗”。  相似文献   

15.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与人的活动密切联系着,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基本动力,激励着人们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由于“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需要理论是多学科研究的课题,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研究需要的有关问题。为了使需要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指导社会经济生活,试对我国社会消费需要的发展趋势与引导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论萨缪尔森“政府失灵”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萨缪尔森“政府失灵”理论的内涵与启示乔万敏冯继康在我国理论界,“市场失灵”的存在已为人们所熟知,对于“市场失灵”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亦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剖析;这也正是政府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与基本动因。而对于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纠...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把握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从而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许多媒体正在着力破解的课题。回顾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媒体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动作为。不仅要报道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而且要参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市民宪法坚持“宪法从人民生活中来,到人民生活中去”的理念,与传统政治宪法比较而言,具有独特的品格。一是生活的品格:宪法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应与人们的生活范围重合,人们可以运用宪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二是精细的品格:宪法应该是一个“有效且无漏洞”的规范体系,关注人们生活中琐碎、具体的事件;三是制度的品格:任何权利均具有“制度保障”的品格,立法机关的“形成自由”不得侵害特定法律制度的核心与本质内容,在履行宪法的保护义务时遵循“不足之禁止”与“过度之禁止”两项基本原则;四是技术的品格:宪法条文的内容要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发掘,宪法问题要借助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节目表、剧情已非电视报的全部,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的是一张容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报纸。因此,若想在报业中立足,必须从深层次探究办报的新路子:即服务大众,贴近生活,增强报纸的可读性。1.面向大众,力争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所谓众口难调,对于广播电视报来讲,若使众口“协调”,就必须在“雅”与“俗”上做文章,以求雅俗共赏。所谓“雅”即是高雅的文学作品,它的对象主要针对文化层次比较高的读者。本报办了许多这样的栏目,例如《两极之间》、《心灵独语》、《校园传真》、《生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犹太文学”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犹太文学”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末叶.美国社会中就出现过相当数量的犹太报纸、杂志和书籍,主要反映犹太人在异国他乡为生活而进行奋斗的经历.二十世纪初年,由于居在在东欧和俄国的犹太人不堪政治虐待和经济压迫.因而大批移居美国,移民们的艰苦历程和生活变迁成为当时犹太文学作品内容的主流。比如女诗人艾玛·拉扎勒斯(1849-1887)的诗歌剧《向死亡舞蹈》(1882).描述了欧洲种族主义者大批屠杀犹太人的悲惨景象。二十世纪初年.美国“犹太文学”中比较著名的作家是玛丽·安廷(1891-1949)。她的作品主要反映了犹太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